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参观篇——夯实地基,为丰富幼儿的经验“铺路”
农耕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与孩子自身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经课程审议,我们认为这一版块的内容应从细处着眼、从身边着手,从关注午餐的各种菜,到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一些农作物以及一些农具,旨在让孩子对农耕文化有一个粗浅的概念,以下分为三步:
农具展览
为了让孩子对农具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农具,然后分类、整理、展览,很多孩子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农具,有锄头、铁耙、镰刀、石磨,竹提篮、木水桶、竹扁担等,不但增加了知识面,也拓展了眼界。
农具博物馆
为提升孩子已有经验,积极利用我镇的农具博物馆这一资源,组织孩子参观农具博物馆,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和导游的细心讲解感受农具的演变,感受先进农具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使孩子对农耕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浅显的印象,为课题的开展作了铺垫。
农耕园
农具是用于耕作的,当孩子对农具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利用春耕秋收的时节,带孩子去农耕园,认识各种农作物,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了解各种农具的用途。
亲历农耕篇——添砖筑墙,为幼儿的亲身体验“搭桥”
农耕文化不仅要以观看、参观的形式展开,更要以体验的方式深入,因此农耕体验区应运而生,我们将它分为室内自然角和户外种植区。在自然角种植易种、小型的豆类及须根类,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及根系的生长。
而室外的种植区,根据季节的不同,种植不同的东西,春天我们种莴笋和毛豆,夏天我们种黄瓜和玉米,秋天我们种萝卜和香青菜,冬天我们播种蚕豆等。在种植中有利于幼儿细致的态度、好问的精神、探究的意识、实践的智慧和学会感恩等学习品质的培养,这将惠及孩子的一生。
细致的态度
农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细致的态度。如种莴笋时,孩子们细致的态度像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作,他们会按照爷爷教的方法,间隔20 厘米种一株,对于昊昊种植得太密太挤,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昊昊,你种得太密了,你怎么没有间隔20厘米?”有的说:“种得太密了,以后莴笋晒不到太阳、喝不到露水,长不大的。”还有的甚至拿了把小尺量了量,那较真的劲头、细致的态度定会深深影响以后的学习态度。
好问的精神
孩子的提问是一种新的认识。对于翻土中遇到的蚯蚓,孩子会问:“蚯蚓为什么生活在地下?”“蚯蚓是怎么松土的?”“蚯蚓断了能再生吗?”等等,遇到土块中冬眠的青蛙,他们会问:“青蛙是怎么钻进洞的?”“春天到了(正值四月),它怎么还在睡觉?”等等。一次简单的种植能衍生很多的问题,我们秉承“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将课堂搬进大自然,改变排排坐的形式,让孩子轻松、自在,敢于探索、敢于发问。
探究的意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探究是孩子的本能。如在“谁的花生早发芽?”的实验中,我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实验,有的有壳,有的没壳,有的尖头朝下,有的圆头朝下,有的横在土里面等等,放在同样的地方、给予同样的阳光和水分,让孩子耐心等待、持续观察。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与大自然中“生命”的“对话”,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实践的智慧
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手指,农耕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一次晨间自主游戏,云云和丁丁在娃娃家边炒菜边说:“我早上吃的阿婆团子里面的花头菜真好吃,花头菜怎么做的呀?”听了她俩的谈话,我思考着:既然是幼儿好奇的、感兴趣的,与其图片讲解还不如亲身体验,况且香青菜老掉了多可惜啊!于是带孩子来到种植区采摘香青菜,去根、摘叶、洗净、焯水、晾晒。孩子们劳动着、议论着,小手轻轻地翻晒每一棵花头菜,在体验劳作中了解了花头菜的制作,这远比看图片有趣得多。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是核心素养之一。在农耕种植活动中让孩子学会翻土、去除杂质,感受泥土的包容性,感谢土地的付出;学会挑种、播种,感受种子的神奇,感谢自然的馈赠;學会浇水、捉虫,感受劳作的艰辛,体验“汗滴禾下土”;学会珍惜食物,不浪费,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实践证明,孩子在种植、管理、观察、等待、收获中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这更有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
美食制作篇——盖瓦上梁,为幼儿的能力提升“架梯”
农耕种植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种植的兴趣,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感受到了成功。我们引导孩子制作了阿婆团子(内有花头菜)、凉拌了莴笋和黄瓜、做了韭菜饼、烧了野火饭、腌了桂花、晒了萝卜干等等,在制作中孩子认识了油、盐、糖、醋、味精、麻油;分辨了粳米粉和糯米粉;发展了揉、搓、捏、团等技能;体验了凉拌、油煎、腌制、烧、蒸、晒等烹饪方式,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果实,自豪感油然而生。
农耕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与孩子自身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经课程审议,我们认为这一版块的内容应从细处着眼、从身边着手,从关注午餐的各种菜,到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一些农作物以及一些农具,旨在让孩子对农耕文化有一个粗浅的概念,以下分为三步:
农具展览
为了让孩子对农具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农具,然后分类、整理、展览,很多孩子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农具,有锄头、铁耙、镰刀、石磨,竹提篮、木水桶、竹扁担等,不但增加了知识面,也拓展了眼界。
农具博物馆
为提升孩子已有经验,积极利用我镇的农具博物馆这一资源,组织孩子参观农具博物馆,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和导游的细心讲解感受农具的演变,感受先进农具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使孩子对农耕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浅显的印象,为课题的开展作了铺垫。
农耕园
农具是用于耕作的,当孩子对农具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利用春耕秋收的时节,带孩子去农耕园,认识各种农作物,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了解各种农具的用途。
亲历农耕篇——添砖筑墙,为幼儿的亲身体验“搭桥”
农耕文化不仅要以观看、参观的形式展开,更要以体验的方式深入,因此农耕体验区应运而生,我们将它分为室内自然角和户外种植区。在自然角种植易种、小型的豆类及须根类,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及根系的生长。
而室外的种植区,根据季节的不同,种植不同的东西,春天我们种莴笋和毛豆,夏天我们种黄瓜和玉米,秋天我们种萝卜和香青菜,冬天我们播种蚕豆等。在种植中有利于幼儿细致的态度、好问的精神、探究的意识、实践的智慧和学会感恩等学习品质的培养,这将惠及孩子的一生。
细致的态度
农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细致的态度。如种莴笋时,孩子们细致的态度像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作,他们会按照爷爷教的方法,间隔20 厘米种一株,对于昊昊种植得太密太挤,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昊昊,你种得太密了,你怎么没有间隔20厘米?”有的说:“种得太密了,以后莴笋晒不到太阳、喝不到露水,长不大的。”还有的甚至拿了把小尺量了量,那较真的劲头、细致的态度定会深深影响以后的学习态度。
好问的精神
孩子的提问是一种新的认识。对于翻土中遇到的蚯蚓,孩子会问:“蚯蚓为什么生活在地下?”“蚯蚓是怎么松土的?”“蚯蚓断了能再生吗?”等等,遇到土块中冬眠的青蛙,他们会问:“青蛙是怎么钻进洞的?”“春天到了(正值四月),它怎么还在睡觉?”等等。一次简单的种植能衍生很多的问题,我们秉承“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将课堂搬进大自然,改变排排坐的形式,让孩子轻松、自在,敢于探索、敢于发问。
探究的意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探究是孩子的本能。如在“谁的花生早发芽?”的实验中,我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实验,有的有壳,有的没壳,有的尖头朝下,有的圆头朝下,有的横在土里面等等,放在同样的地方、给予同样的阳光和水分,让孩子耐心等待、持续观察。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与大自然中“生命”的“对话”,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实践的智慧
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手指,农耕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一次晨间自主游戏,云云和丁丁在娃娃家边炒菜边说:“我早上吃的阿婆团子里面的花头菜真好吃,花头菜怎么做的呀?”听了她俩的谈话,我思考着:既然是幼儿好奇的、感兴趣的,与其图片讲解还不如亲身体验,况且香青菜老掉了多可惜啊!于是带孩子来到种植区采摘香青菜,去根、摘叶、洗净、焯水、晾晒。孩子们劳动着、议论着,小手轻轻地翻晒每一棵花头菜,在体验劳作中了解了花头菜的制作,这远比看图片有趣得多。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是核心素养之一。在农耕种植活动中让孩子学会翻土、去除杂质,感受泥土的包容性,感谢土地的付出;学会挑种、播种,感受种子的神奇,感谢自然的馈赠;學会浇水、捉虫,感受劳作的艰辛,体验“汗滴禾下土”;学会珍惜食物,不浪费,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实践证明,孩子在种植、管理、观察、等待、收获中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这更有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
美食制作篇——盖瓦上梁,为幼儿的能力提升“架梯”
农耕种植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种植的兴趣,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感受到了成功。我们引导孩子制作了阿婆团子(内有花头菜)、凉拌了莴笋和黄瓜、做了韭菜饼、烧了野火饭、腌了桂花、晒了萝卜干等等,在制作中孩子认识了油、盐、糖、醋、味精、麻油;分辨了粳米粉和糯米粉;发展了揉、搓、捏、团等技能;体验了凉拌、油煎、腌制、烧、蒸、晒等烹饪方式,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果实,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