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中地籍测量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多年来土地调查项目质量控制的经验,罗列了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地籍测量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调查 地籍测量 质量控制 GNSS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27-2
  1土地调查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为查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国务院于1984年以国发〔1984〕70号文件批转了原农牧渔业部等五个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部署在全国开展了土地详查,即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
  这次调查历时12年,基本查清了当时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于2009年完成。
  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及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最近几年在全国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2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在土地调查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地籍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地籍测量一般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根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四部分工作。
  地籍测量的质量就直接影响到土地调查或者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质量,下面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地籍测量质量控制的方法。
  2.1地籍控制测量
  随着各地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用服务系统(简称CORS)的建设与应用,现今大多土地调查项目不再要求开展地籍控制测量,而是利用当地CORS和已有的高等级GPS控制点(如C、D级)直接布设图根点。
  地籍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一般严格按照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或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或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执行就可。
  2.2地籍图根测量
  (1)测量方法:
  地籍图根测量可采用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
  目前,作业单位大多在满足GNSS接收机观测条件的区域采用GNSS RTK方法,在不满足的区域采用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方法。
  (2)精度要求:
  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3)常见问题:
  ① GNSS接收机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② 图根点的位置不满足GNSS接收机的观测条件;
  ③ 图根点的标志不合格,不易查找;
  ④ 图根点的编号不清晰,容易混淆;
  ⑤ 用于求解转换参数的控制点不合格;
  ⑥ GNSS接收机手簿参数设置错误;
  ⑦ GNSS接收机天线架设不合格;
  ⑧ GNSS接收机观测时间、测回数不合格;
  ⑨ 图根点的密度不满足地籍图测绘。
  (4)质量控制方法:
  ①使用的GNSS接收机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②使用的GNSS接收機固定误差不宜超过10mm,比例误差系数不宜超过2mm/km。
  ③图根点的位置应满足GNSS接收机的观测条件,标志应规范、易找,编号应统一、清晰。
  ④计算转换参数的控制点等级不应低于三级,数量不应少于3个,且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及周边。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绝对值不应超过2cm。
  ⑤GNSS RTK测量时,GNSS卫星的状况应符合表1的规定。
  ⑥GNSS RTK测量前,GNSS接收机宜进行下列检验:
  (a)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链连通检验;
  (b)数据采集器与接收机的通信连通检验。
  ⑦GNSS RTK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不应超过2cm,垂直收敛阈值不应超过3cm。
  ⑧GNSS RTK测量时必须严格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严禁采用手扶跟踪杆。
  ⑨GNSS RTK观测测回数不应少于2,毎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10个观测值,并应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2cm,垂直坐标分量不应超过3cm(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要求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⑩图根点布设应有必要的密度。它既是保证地籍图测绘精度的前提,又能提高地籍图测绘的效率。
  例如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6.3.3要求全野外测量法测绘1:500 DLG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小于64点/km2;10.2.4要求宗地界址点坐标宜采用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控制点施测,少数隐蔽的二类界址点可采用图根级控制点施测,并应做好注记说明。   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采用电磁波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测量方法应符合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6.3.7。
  图根点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边长、角度或导线联测检核,导线联测应按低一个等级的常规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图根点检核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2.3地籍图测绘
  (1)测绘方法:
  现今地籍图测绘大多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且以全站仪极坐标法为主。
  对于全站仪测量困难的点位配合直角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等。
  (2)精度要求:
  ①依据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解析法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精度要求见表3。
  ②依据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3)常见问题:
  ①全站仪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②全站仪的参数设置错误;
  ③全站仪测量时未做棱镜对准误差改正;
  ④界址点标志设置不清晰;
  ⑤跟踪杆未垂直立在测量点位;
  ⑥未进行必要的检核或者检核不合格;
  ⑦采用无棱镜测距超出仪器规定测程;
  ⑧钢尺丈量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检核或者钢尺刻划不清;
  (4)质量控制方法:
  ①全站仪、钢尺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有些同志认为刚购买的检测设备具有合格证书,不需要送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合格证书不能等同于检定证书。
  ②定期对全站仪进行检验,如圆水准器、长水准器、十字丝、视准误差、指标差、对中器、三轴平行性、三角架等。
  ③每天观测前,应首先检核仪器性能是否正常、参数(棱镜常数、仪器加乘常数、气温气压值)是否正确。
  一般全站仪配套棱镜常数为0或者-30mm。检核棱镜常数可简单采用全站仪照准棱镜测距(棱镜也须架设三角架,距离不需太长),并与钢尺在地面测量的两点间距离比较。
  ④全站仪测量时应严格对中、整平,并用较远的控制点定向。
  为了减少跟踪杆倾斜的影响,可以将小棱镜放在地面控制点标志上。
  ⑤每测站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检查可以安排在本测站定向后任何时候。检查相邻RTK图根点时,检测边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
  ⑥尽可能采用全站仪测量全部界址点。
  对于实在困难的,应用钢尺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等方法。
  钢尺量距宜丈量两次并进行尺长改正,两次较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cm,并应有多余测量值用于检核。
  ⑦全站仪测量时应采取距离(纵向)和角度(横向)偏心等技术消除或减弱棱镜中心到界址点偏差(棱镜对准误差)的影响。
  目前,作业单位大多采用小棱镜及全站仪的偏心测量功能。
  ⑧測量时如果界址点的标志不清晰,应及时和土地权属调查员联系。
  ⑨测量时很多墙体不垂直,如墙基突出、风雨冲蚀的土墙等,应确保棱镜和要测量的界址点位于同一铅垂线。
  ⑩现在,很多型号的全站仪都具有无棱镜测距的功能,这样不仅使作业强度和危险性大大降低,而且对被测量目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不同的全站仪无棱镜测距的测程不同,测量时应清楚使用的全站仪无棱镜测距的测程,超出测程,精度将无法保证。
  3面积量算
  目前,绝大多数土地调查项目面积量算采用解析法,即利用解析法获取的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计算面积。实际工作中,由于采用的地籍图成图软件或者建立的地籍信息系统均具有自动统计面积的功能,所以面积量算的质量很容易控制。在具体工作中应把握好“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的面积控制与量算的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3]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4]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
  [5]TD/T 1014-2007《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十分大,这促使了煤矿开采也十分兴旺,但是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年在不断加大管理的力度,但是防范工作仍然有所欠缺。笔者将分析煤矿开采中的一些事故,并介绍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煤矿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煤矿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煤矿是否能够进行安全开采。  [关键词]煤矿开采 事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发电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若发电机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损失。文中就常见的发电机故障展开分析,重点探讨其故障原因,针对其原因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发电机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发电机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B85
期刊
[摘要]通过对现有工程隧道涌突水问题的统计分析,结合已有的隧道涌突水资料及隧道水文地质研究理论,总结了裂隙岩体隧道涌突水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裂隙岩体隧道涌突水的复杂性,对每种类型的裂隙岩体隧道涌突水结合已有的工程处治措施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处治技术。  [关键词]裂隙岩体隧道 涌突水 规律 处治  [中图分类号] K9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8
期刊
[摘要]铅冶炼技术是确保铅金属产量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常见的铅冶炼技术入手,分析了铅冶炼技术中较为先进的闪速炼铅技术,并对其未来的进步进行了展望。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铅冶炼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发展对铅金属消费的需要。  [关键词]铅冶炼技术 闪速炼铅技术 进步 展望  [中图分类号] TF8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
期刊
[摘要]电力电缆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电力电缆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电力电缆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不断探索出新的运行维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是我们丞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电缆 线路 运行维护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2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
期刊
[摘要]广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铝业基地之一,平果铝业的成功开发和华银铝业、信发铝业的建成投产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桂西南勘查铝土矿资源,进一步提供新的铝土矿资源后备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第四地质队2008-2010年在龙州响水进行铝土矿的普查工作,大致了解矿区铝土矿矿体分布、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介绍龙州响水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展望。同时对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多种采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多方位立体式对比,得出不同条件下适合的方式方法。指出发展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并论述其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采油技术 注水 压裂 微生物采油  [中图分类号] TE35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92-1 
期刊
[摘要]岩山脚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华准地台、桂北台隆越城岭褶断带西部。文章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矿产成因进行了探讨,表明岩山脚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岩山脚 地球化学 金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87-1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Z1c2、Z1c1,各地层整合接
期刊
[摘要]市政管廊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基础建设的重要标志。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与管理市政管廊,可以合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节省建设资源,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市政管线规划的预留问题,增强城市本身的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市政管廊的开发利用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市政管廊的建设开发以及管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低渗气藏孔喉半径较小,渗流阻力较大,这使得气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水和外来流体未排干净,致使气井储层的渗透率下降,从而造成水锁现象,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通过了解水锁效应的原理,从而判断气井发生水锁的状况,寻求解除水锁的有效途径,提高气井的产能。  [关键词]气井 水锁 处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E93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