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数学故事谈数学教学感想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人们提出了让数学走进生活的教学思想。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其中也有特级老师的课,都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以致用,效果良好。但其中不乏也有弄巧成拙的,书上的例题本来也不错,改用了其他例题后,牵强附会,反而适得其反。
  我在《故事会》上读到这样的一则笑话,颇受启发。数学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一所房子,一个人造需要一个星期完成,而如果7个人造,只要1天就可以完成了。”学生在下面融会贯通地说:“老师,如果有168人造,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老师笑着点头:“对,是这样,是这样啊!”这时候,一个顽皮的学生眨眨眼睛,站起来问:“老师,按照这个逻辑推算,如果有604800个人一起造,这所房子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造好了?”老师无语,学生笑倒。当然,生活中的数学远远没有我们课堂讲的这么简单。
  而且,有时候一些数学题与生活中的事实有出入。就拿我们六年级的一道数学题来说。一个粮仓,上面是个圆锥,下面是个圆柱,底面直径都是2米,圆锥的高1.2米,圆柱的高3米,如果装满小麦,小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就数学的角度而言,这道题很不错,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根本不是这样的,这个粮仓不可能放满,一是不好放,二是放得太满了,粮食不利于保存。那个圆锥只是起一个遮盖的作用罢了。
  我们不要以为把应用题改成了生活中的数学就说明数学课适应了新课程教学方案,就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事实上现在学生的解题能力倒不弱,可实际操作能力却很弱,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也很差。我们如何来让数学真正地走进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我试着让同学们用3、4、5三个数字排列出能被2或5整除的三位数,是为学生下面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作准备。而后又引导学生能不能再用3、4、5三个数字排列出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呢?学生经过排列,不论个位上是几,这三个数字排列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产生疑问,引发探索的愿望。
  接着再用实验的方法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由教师采用列举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从而归纳特征的方法。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会一些研究方法,开发智力。通过摆小棒的实验,学生初步发现小棒的根数凡是3 的倍数,摆的小棒根数就能被3 整除,这只是初步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因此,要让学生说出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让学生判断,老师再请学生说出能被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最大两位数、最小三位数……再同桌互说等活动,让学生的感知逐步内化。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给人以一种新的感觉,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仔细分析,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在这节课中,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一分析一验证的学习过程来发现知识、感悟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2.在这节课里老师能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整合在一节课里进行练习,作为整个学习任务来处理,它在知识上是一个整体,而在特征和判断方法上又各自不同,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在“产生冲突一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为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摆小棒、填表”再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验证。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3、我感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数学课中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数学知识。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市林场小学)
其他文献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我县已实施两年多,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无论是对新教材的认识,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及学习评价方面都有很深的感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读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历史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适应《历史课程标准》,谈一谈体会和感想。    一、领会课标精神,把握教材特点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规定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这是对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面阐述,具有指导性意义。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是灵魂,而过程与方法是完成这两项任务的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目前让生物学习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方法很多。采用加强目的教育,增强教学趣味性,善于质疑,多做试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等教学方法,会收到很好效果。  主题词:生物 学习 兴趣 培养 技巧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处于“低谷”,难以适应“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除政策性的大环境影响外,教师教法陈旧,学生学得枯燥,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是
期刊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 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  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试图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划分的角度,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物理概念是反
期刊
由于条件限制,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农村学校很难开展,几乎成了一种摆设。有的学校勉强也搞,但教师只是从应试的角度,抓几种题型,如对联、仿写、说话、图表解说、材料探究、名著(仅仅是提要)欣赏等,进行大量的讲解与练习,以达到考试拿分的目的。  其实,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虽然有其难于克服的弱势,如教学设施缺乏,学生见识相对狭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缓等,但农村学校自有其
期刊
摘 要:社会功利化取向、不良现象、重智轻德、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发展等因素制约着中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应采取强化综合素质、基础道德、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指导、丰富德育活动等措施,改善德育工作的现状。  关键词: 德育 现状 对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学校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且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这一要求的重点是让道德教育
期刊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情绪、态度等。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等特征,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等功能。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  情感的动力功能表现为:如果动力系统作用大,操作系统的效率就高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西身能力提高的必须。语文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突显综合素养、渗透学科知识、引导主动参与等方式,达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主题词:语文 教学 素质教育 方法    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劳技、心理等素质为根本的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必,注重开发学生潜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对初中阶段的写作这样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从阅读上看,这样的“推敲、锤炼语言”,和写作时 “借助语感”做到“文从字顺”,就是一种“语文意识”。 我通过连续五年新课程的教学
期刊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 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  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