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让学生向往的“圣地”,是我们快乐学习、真诚交友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第二个家,校园是孩子的乐园,是孩子学知识的地方。虽说校园是乐园,但是,人们常常都不去注意校园的侵害,不懂得预防校园的侵害。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分为语言欺凌、网上欺凌、行为欺凌。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在内,造成受害人心灵以及肉体上的伤害,而被欺凌者往往害怕欺凌者而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二、校园欺凌形成的原因
根据我国社会目前的现状,非常适合“它”生长。首先,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长一心赚钱,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或者给孩子的教育太宽松,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其次,学校对学生无可奈何。禁止老师体罚学生,剥夺了学校惩戒学生的权利,让学生肆无忌惮。再次,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太仁慈,甚至成了某些学生违法乱纪的保护伞。校园欺凌事件中折射出欺凌者往往有以下特点:
(一)施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
(二)寻求存在感和价值感,吸引关注。校园欺凌在中行小学阶段比较突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等标签,他们以“拳头”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以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却完全不考虑到行为的后果。
(三)物质利益的驱使也會造成某些欺负行为。
(四)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面的,对受害者与欺凌者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对于受害者,上学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坟墓。
1.失眠。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响正常学习。霸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而在我国,普遍情况就是,只有当一件事情影响到孩子成绩时,才会引起家长关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了。我国父母对于孩子成绩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钝。
5.严重行为问题。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
(二)对于欺凌者,首先,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欺凌他人的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欺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患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
四、校园欺凌的预防
(一)学校
1.加强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完善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各学校、教育部门等对于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加强监督。 5.出现校园暴力,学校负责人需及时与涉及到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家校沟通透明。
6.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二)家长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选择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校园暴力伤害的案例,让这些事件对孩子有一个警醒的作用。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类的训练强身健体,尤其女生;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三)学生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对方的言语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为自己争取时间。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或家长解决;
5.穿戴不要奢侈,尽量低调,不过于招摇。
6.独自行走时尽量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总之,虽然校园欺凌只是学生之间发生的,但要想减少校园欺凌的情况,必需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学生、老师、家长的维护,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校园欺凌的坏人坏事永远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孩子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分为语言欺凌、网上欺凌、行为欺凌。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在内,造成受害人心灵以及肉体上的伤害,而被欺凌者往往害怕欺凌者而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二、校园欺凌形成的原因
根据我国社会目前的现状,非常适合“它”生长。首先,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长一心赚钱,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或者给孩子的教育太宽松,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其次,学校对学生无可奈何。禁止老师体罚学生,剥夺了学校惩戒学生的权利,让学生肆无忌惮。再次,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太仁慈,甚至成了某些学生违法乱纪的保护伞。校园欺凌事件中折射出欺凌者往往有以下特点:
(一)施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
(二)寻求存在感和价值感,吸引关注。校园欺凌在中行小学阶段比较突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等标签,他们以“拳头”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以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却完全不考虑到行为的后果。
(三)物质利益的驱使也會造成某些欺负行为。
(四)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面的,对受害者与欺凌者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对于受害者,上学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坟墓。
1.失眠。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响正常学习。霸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而在我国,普遍情况就是,只有当一件事情影响到孩子成绩时,才会引起家长关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了。我国父母对于孩子成绩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钝。
5.严重行为问题。被欺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
(二)对于欺凌者,首先,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欺凌他人的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欺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患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
四、校园欺凌的预防
(一)学校
1.加强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完善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各学校、教育部门等对于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加强监督。 5.出现校园暴力,学校负责人需及时与涉及到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家校沟通透明。
6.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二)家长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选择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校园暴力伤害的案例,让这些事件对孩子有一个警醒的作用。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平时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类的训练强身健体,尤其女生;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三)学生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对方的言语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为自己争取时间。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或家长解决;
5.穿戴不要奢侈,尽量低调,不过于招摇。
6.独自行走时尽量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总之,虽然校园欺凌只是学生之间发生的,但要想减少校园欺凌的情况,必需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学生、老师、家长的维护,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校园欺凌的坏人坏事永远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孩子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