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深入进行,教师不可能像原来一样依靠题海战术,靠磨功来取得成绩。教师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更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追求高效的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長的必由之路。然而,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数学教学,试从以下几方面多举措并举来打造:
一、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如果没有备好课就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此追求高效课堂不仅要认真备好教案,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例如,在准备《认识时间》这一课时,笔者首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谈论“时间在我的生活中”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上,学生因为有了生活中的经验基础,因此从生活中的时间展开讨论,突破了学生恐惧时间这一难题,使得后面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
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更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效,师生双方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有人说:“无情境不教学,情境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下,传统的数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例题 习题”模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模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执教《概率》一课时,师创设以下情境:哪位同学能讲出《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典故?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位同学讲述完后,师追问:长江水面上何时起雾是随机的,诸葛亮怎么知道三天后的四更时分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呢?难道他是神吗?学生兴致高涨,教师便解析:其实不然,原来他是翻阅了古代历书上记载,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每年这个时候,长江水面必然起大雾,由此他断定三天后四更时分必定浓雾满长江。其实,他的推理基本思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随机事件的概率。接着便再进一步创设情境:抛硬币的试验(掷一枚硬币,落地时一定正面向上吗?)学生们各抒己见,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出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遇到活生生的数学问题,感到数学与自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三、讲究有效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不可能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例如:在“十几减几”的教学中,学生计算12-9=□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积极参与,经过讨论得出了不同的计算思路:
生甲:因为9 3得12,所以12-9=3;
生乙:因为3 9得12,所以12-9=3;
生丙:因为10-9=1,1 2=3,所以12-9=3。
看,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地活跃,他们的想法有时候让我们老师有一种为之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课堂上的教学如此,我们教师还要注意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说,只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能做到有机结合才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化,“为学生负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质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构建一种自然、朴实而又开放、创新的有效数学课堂而努力,注重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尊重学生最原始的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彰显本色课堂,凸现数学的价值。真正体现新课标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多举措并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一、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如果没有备好课就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此追求高效课堂不仅要认真备好教案,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例如,在准备《认识时间》这一课时,笔者首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谈论“时间在我的生活中”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上,学生因为有了生活中的经验基础,因此从生活中的时间展开讨论,突破了学生恐惧时间这一难题,使得后面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
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更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效,师生双方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有人说:“无情境不教学,情境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这种理念下,传统的数学教材也作了相应的改变,由“例题 习题”模式转变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模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好课妙趣横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执教《概率》一课时,师创设以下情境:哪位同学能讲出《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典故?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位同学讲述完后,师追问:长江水面上何时起雾是随机的,诸葛亮怎么知道三天后的四更时分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呢?难道他是神吗?学生兴致高涨,教师便解析:其实不然,原来他是翻阅了古代历书上记载,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每年这个时候,长江水面必然起大雾,由此他断定三天后四更时分必定浓雾满长江。其实,他的推理基本思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随机事件的概率。接着便再进一步创设情境:抛硬币的试验(掷一枚硬币,落地时一定正面向上吗?)学生们各抒己见,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出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遇到活生生的数学问题,感到数学与自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三、讲究有效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不可能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例如:在“十几减几”的教学中,学生计算12-9=□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积极参与,经过讨论得出了不同的计算思路:
生甲:因为9 3得12,所以12-9=3;
生乙:因为3 9得12,所以12-9=3;
生丙:因为10-9=1,1 2=3,所以12-9=3。
看,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地活跃,他们的想法有时候让我们老师有一种为之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课堂上的教学如此,我们教师还要注意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说,只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能做到有机结合才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化,“为学生负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质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构建一种自然、朴实而又开放、创新的有效数学课堂而努力,注重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尊重学生最原始的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彰显本色课堂,凸现数学的价值。真正体现新课标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多举措并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