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普及,计算機应用技能也变得日趋重要。中专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课程,在培养中专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各个学校学生生源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素质修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等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中职学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中,并得到了普及。特别是在中专学校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与调查,本人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是很高,因此,如何合理地进行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中专学校面临的难题.本人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 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取中,应该考虑两方面的特点:一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二是中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是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二是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针对这些特点,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核心是强调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1)改革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计算机应用的现状;(2)改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4)结合多年教改经验,为适应新的形势,教改突破口选择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
2. 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建议 要达到对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要求,促进教学内容深化与完善。应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
2.1 合理的整合计算机课程模块。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合理切割,将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拆分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FP数据库》两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教授与计算机有关的简单的软、硬件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应用软件(如office系列软件)的知识,重点要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office系列软件。《VFP数据库》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优化处理和整合,形成多个以软件实际应用能力为龙头,打破常规教学内容,组合多个行业实际应用知识点为主的课程模块。
2.2 完善教材建设。课本是一课之本。计算机教学必须适合本校学生,适合本校开设的专业特点,不能所有的专业都一律使用一本教材,因此,我们在充分酝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调剂了适合我校专业特点的计算机教材,这些教材有以下特点:(1)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2)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3)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
2.3 改革教学方法。定位中职,针对学生的特点与基础,以培养思维和应用能力,增加可接受度为目标,突破传统,锐意创新,形成了大众化、通俗化、多元化的案例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要求老师灵活采用个案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理解。要求师生做到:课前—— 学生借助网络、借助教学资源库,进行自学。我们有要求、有检查,有辅导。教师上课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课中——教师精讲内容,进行实例分析,综合应用。课后——实践、答疑、测试等。
2.4 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将全部课程都放在机房上,所有机房都安装投影仪。通过选取的真实应用案例,教师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演示,引导学生提高和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有机地融人到基础性教学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讲练结合。
2.5 运用现代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实现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开发计算机教学实用软件,建立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网络教学体系。
2.6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素质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不足,应召开座谈会,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参与交流。老教师结合自身经验,总结青年教师在授课方法和技巧、教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不足,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应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向,各教研室主任要通过听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及时发现情况,加强同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使其带着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到教学任务中去。不断分层次的选送各级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2.7 加强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设置特点,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实地培训,通过等级考核,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已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雍潜,《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北京
【关键词】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中职学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中,并得到了普及。特别是在中专学校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与调查,本人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是很高,因此,如何合理地进行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中专学校面临的难题.本人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 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取中,应该考虑两方面的特点:一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二是中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是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二是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针对这些特点,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其核心是强调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1)改革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计算机应用的现状;(2)改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4)结合多年教改经验,为适应新的形势,教改突破口选择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
2. 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建议 要达到对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要求,促进教学内容深化与完善。应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
2.1 合理的整合计算机课程模块。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合理切割,将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拆分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FP数据库》两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教授与计算机有关的简单的软、硬件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应用软件(如office系列软件)的知识,重点要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office系列软件。《VFP数据库》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优化处理和整合,形成多个以软件实际应用能力为龙头,打破常规教学内容,组合多个行业实际应用知识点为主的课程模块。
2.2 完善教材建设。课本是一课之本。计算机教学必须适合本校学生,适合本校开设的专业特点,不能所有的专业都一律使用一本教材,因此,我们在充分酝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调剂了适合我校专业特点的计算机教材,这些教材有以下特点:(1)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2)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3)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
2.3 改革教学方法。定位中职,针对学生的特点与基础,以培养思维和应用能力,增加可接受度为目标,突破传统,锐意创新,形成了大众化、通俗化、多元化的案例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要求老师灵活采用个案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理解。要求师生做到:课前—— 学生借助网络、借助教学资源库,进行自学。我们有要求、有检查,有辅导。教师上课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课中——教师精讲内容,进行实例分析,综合应用。课后——实践、答疑、测试等。
2.4 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将全部课程都放在机房上,所有机房都安装投影仪。通过选取的真实应用案例,教师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演示,引导学生提高和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有机地融人到基础性教学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讲练结合。
2.5 运用现代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实现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开发计算机教学实用软件,建立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网络教学体系。
2.6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素质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不足,应召开座谈会,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参与交流。老教师结合自身经验,总结青年教师在授课方法和技巧、教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不足,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应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向,各教研室主任要通过听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及时发现情况,加强同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使其带着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到教学任务中去。不断分层次的选送各级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2.7 加强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设置特点,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实地培训,通过等级考核,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已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雍潜,《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