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作品中关于“梧桐”与“夹竹桃”的描写,结合它们所在环境及人物处境,寻找并分析两者意象,阐释《长恨歌》女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
[关键词]梧桐 夹竹桃 王琦瑶
中图分类号:4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245-01
“那法国梧桐的树影是女性化的,院子里夹竹桃丁香花也是女性的象征。”确实是这样的,尤其在上海。
它们仿佛是时代的使者,伴随着王琦瑶走在时间的隧道上;它们又好像不全是,年复一年,经历着花草的枯荣周期,寻不到岁月年轮的痕迹。但它们的确见证着王琦瑶及上海弄堂里的一切事迹,不管是为人知,还是不为人知。它们从来不会倾诉给别人,只是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与主人公们一起激动、悲伤、沉默,过分时也就是借助风的力量在一起窃窃私语。梧桐是王琦瑶的泪,夹竹桃则是她的笑,泪与笑,两个矛盾概念连在一起,凝缩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谁?仅仅是王琦瑶吗?说王琦瑶们应该更恰当一些吧。正如文章总是烟雾朦胧的基调,这两个意象也找不出明显的界限,但它们却又很清晰的互相渗透着演绎着她的人生。
一、夹竹桃的笑
夹竹桃的笑是优美的,那种大胆的优美;但在这大胆中又隐藏着一种残酷,艳而冷。
1、 大胆的舒展
夹竹桃是毫无遮掩的生长着的,即使处于弄堂深院,它也要“伸出墙外,锁不住的春色的样子”。王琦瑶就是这样。
“她们人在闺阁里坐,心却向了四面八方”,她们向往明星的生活,于是她敢于与吴佩珍一次次冲进片厂,去观察、等待自己所向往的明星,虽然她们对于别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她们自己内心是充满快乐,只是还有一点儿不满足,于是当导演让王琦瑶尝试拍摄电影时,她没有一般闺秀们的扭捏推托,而是毫不迟疑地大方接受;因这次偶尔的露面机会,王琦瑶走出了寻常人家的圈子,大胆的去与豪华贵人们争夺“上海小姐”;她放弃女性最看重的婚姻的外皮,宁做有权势的李主任的“金丝雀”;李主任殉难后,她隐居邬桥,但“栀子花传播的是上海的夹竹桃的气味”以及阿二的乘船闯上海,“分明是要她回家的意思”,于是她擦掉心灵低沉封闭的阴影重返上海,并又一次与康明逊私下结合;她未婚先孕,仍执著地将孩子生下来;敢于忽略岁月的痕迹,勇于弥合年龄的缺口,和老克腊发生畸形恋爱……她的大部分人生就是在这一次次冲破寻常中走过的,虽有过遮拦,有过含糊,但她的心始终是大胆的舒展着的。
王琦瑶的这种大胆舒展是凭借着她的随遇而安的,她的随遇而安不同于简单的知足常乐,也不同于单纯的依附于某个人,而是对自己大胆抉择后的结局的坦然面对与冷静接受,从常理角度看,王琦瑶的爱情婚姻都是失败的,她没有一次完整的爱情,也没有一次作为最平常女人都会拥有的婚姻,这两者勾勒着她人生的基本轮廓,并附着灰冷的色调;但王琦瑶是大胆舒展的,宛如夹竹桃的那种极力绽放,从而使这些主观的东西从表面抑或说从她的观念里淡化,以至成为别人嫉妒羡慕的对象,这就是王琦瑶。这种态度成为她选择生存的唯一途经。
2、 前进的奏乐
王琦瑶在她的时代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但岁月的流驶和世事的沧桑使得她渐渐让步于后来的主人们。“薇薇的时代,夹竹桃的叶子也是蒙垢的。”这个夹竹桃就是王琦瑶的化身。王琦瑶从时代的进步中退了下来,她的思想被薇薇们所不屑,甚至鄙夷。但并不是真正的退,她的时尚思想“乍一看,她竟是有些退伍,待细看,才发现她其实已经超出很远,将时尚抛在了身后。”
由于怀旧的情思,在老克腊与小林的心向往着王琦瑶的时代,但他们毕竟是自己时代的人,于是王琦瑶“窈窕的轮廓还在,却是美人迟暮”,于是“夹竹桃谢了,一些将说未说的故事都收回肚里去了。”而等到王琦瑶被长脚谋杀致死,“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帷幕”。
王琦瑶的思想永不疲倦地跟着时代步伐,甚至有时超过时代很远,但她终抵挡不住时间的侵噬,逃避不了人最基本的生老病死,于是花草枯荣昭示着王琦瑶时代不可挽回的过去,正是支撑王琦瑶不管经历多少人世沧桑始终如一的呆在上海的夹竹桃奏响了时代前进的乐曲,同时也弹奏着王琦瑶生命终结的哀曲。
3、 冷峻的现实
夹竹桃是冷艳的。即使面临任何情况它依然如故。上世纪60年代初,饥荒吞噬人们的年代,夹竹桃不拘一格地开着,以致“夹竹桃的气味,都是绞人饥肠的”;程先生不堪忍受莫须有的罪名而自杀,“奇怪的是,弄堂里的夹竹桃依然艳若云霞”;王琦瑶在面临要与不要自己肚里的孩子的抉择时,“她看到对面人家晒台上栽在盆里的夹竹桃,披着清冷的月光”,它依然是冷静的,含有智者的那种冷静。
其实夹竹桃就是冷峻的现实,不管人物命运如何难堪,时世情态如何颓落,它都不动声色地发生与发展着。
二、梧桐树的泪
梧桐树的泪总是那么忧郁,从来没有那种大彻大悟的或痛彻心扉,或毫无顾忌的情调,就似梧桐细雨般的那种烟雾尘灰不分的朦胧,说不清道不明,但骨子里却时时闪烁着理智的光辉。
1、沉思的明镜
在王琦瑶自己去医院打胎的路上,“她从帘缝里看到梧桐的枯枝,从灰蒙蒙的天空划过”,这一霎间的对梧桐树的审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她其实什么也没有,连这个孩子也没有了,真正是一场空呢”。此刻的她,除了别人的猜疑,除了现在的生活,除了遥远的虚幻的回忆,她什么也没有。于是她终于明确了自己的选择,她不再掩藏什么,而是毫不犹豫地留住这个孩子。
看似平静的王琦瑶的心是浮躁的,特别是在众人之间,但独自的时候,她又有所沉思,梧桐的叶与影便为她提供了沉思的契机,督促她不断地反复回顾与继续设置着自己的人生。她看似混乱的人生是经历过深思的,这种思索使得她的人生醉中有醒,醒中有醉,醉是她的人生快乐,醒是她的人生痛苦,正如“梧桐叶疏落了,天空便显得高朗”了。
2、 心灵的渲染
对于竞选上海小姐,“灯下的梧桐,也是有衷肠的,只是不说”,是啊,三小姐的美誉打破了王琦瑶本不存奢望的内心,迫使她走上寻常人家的女儿得到豪奢生活所必须走的道路。她知道这样的生活不会太长,但从来没有想到如此短暂,李主任永远地走了,当他们最后离别的那一刻,“梧桐树也不解人意,秋风未起就已落叶满地”,其实梧桐树最解情意的,它的一反常态使王琦瑶失去爱情依托的悲凉沮丧更加重一笔。
经过慎重的权衡,抚养大了薇薇,但她没有真正拥有她,时代与岁月隔开了母女之间的心灵默契,王琦瑶始终是冷静的不变的,但正是这种坦然,使她与紧跟时代、甚至有些盲从时代潮流的女儿越来越远,她的一生没有可依靠的人,甚至于自己的女儿,那她只有去切近那些和她一起度过四十年岁月的梧桐,因为她知道,只有它们永远不会拒绝她,梧桐的一枯一荣、叶出叶落都是在配合王琦瑶的人生悲喜。
于是当她临死时,一直伴随她走在人生路上的鸽子、夹竹桃一一为她送行,唯独没有梧桐,因为生命的终结对于王琦瑶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吧。疼爱她的李主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康明逊、一生执著于她的程先生离她而去的孤单,怀旧的老克腊抛弃她的苦痛都永远不会再困扰年迈的王琦瑶,这样看来死又何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呢?梧桐又怎么忍心来打扰这种人生的结束呢?
结语
“夹竹桃的粉红落花,写的是王琦瑶的名字”,“露水打湿了梧桐树,是王琦瑶的泪痕”;一个大胆分明,一个小心隐约;一个昂扬的开放,但不乏智者的冷静;一个低垂的叹息,却也不乏理性的沉着。它们因为这沉着冷静而不自觉地汇合在一起,与各自的另一面对立矛盾,演绎着那段时期人们的不可思议的人生。如果正常的选择,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他们被不符合现实的思想牵动着,明明知道到头来会是一场悲剧,却又偏偏思考、衡量后不约而同地走上不理智的道路。
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上海弄堂人们的独特人生吧。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关键词]梧桐 夹竹桃 王琦瑶
中图分类号:4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245-01
“那法国梧桐的树影是女性化的,院子里夹竹桃丁香花也是女性的象征。”确实是这样的,尤其在上海。
它们仿佛是时代的使者,伴随着王琦瑶走在时间的隧道上;它们又好像不全是,年复一年,经历着花草的枯荣周期,寻不到岁月年轮的痕迹。但它们的确见证着王琦瑶及上海弄堂里的一切事迹,不管是为人知,还是不为人知。它们从来不会倾诉给别人,只是以各自独特的风格与主人公们一起激动、悲伤、沉默,过分时也就是借助风的力量在一起窃窃私语。梧桐是王琦瑶的泪,夹竹桃则是她的笑,泪与笑,两个矛盾概念连在一起,凝缩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谁?仅仅是王琦瑶吗?说王琦瑶们应该更恰当一些吧。正如文章总是烟雾朦胧的基调,这两个意象也找不出明显的界限,但它们却又很清晰的互相渗透着演绎着她的人生。
一、夹竹桃的笑
夹竹桃的笑是优美的,那种大胆的优美;但在这大胆中又隐藏着一种残酷,艳而冷。
1、 大胆的舒展
夹竹桃是毫无遮掩的生长着的,即使处于弄堂深院,它也要“伸出墙外,锁不住的春色的样子”。王琦瑶就是这样。
“她们人在闺阁里坐,心却向了四面八方”,她们向往明星的生活,于是她敢于与吴佩珍一次次冲进片厂,去观察、等待自己所向往的明星,虽然她们对于别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她们自己内心是充满快乐,只是还有一点儿不满足,于是当导演让王琦瑶尝试拍摄电影时,她没有一般闺秀们的扭捏推托,而是毫不迟疑地大方接受;因这次偶尔的露面机会,王琦瑶走出了寻常人家的圈子,大胆的去与豪华贵人们争夺“上海小姐”;她放弃女性最看重的婚姻的外皮,宁做有权势的李主任的“金丝雀”;李主任殉难后,她隐居邬桥,但“栀子花传播的是上海的夹竹桃的气味”以及阿二的乘船闯上海,“分明是要她回家的意思”,于是她擦掉心灵低沉封闭的阴影重返上海,并又一次与康明逊私下结合;她未婚先孕,仍执著地将孩子生下来;敢于忽略岁月的痕迹,勇于弥合年龄的缺口,和老克腊发生畸形恋爱……她的大部分人生就是在这一次次冲破寻常中走过的,虽有过遮拦,有过含糊,但她的心始终是大胆的舒展着的。
王琦瑶的这种大胆舒展是凭借着她的随遇而安的,她的随遇而安不同于简单的知足常乐,也不同于单纯的依附于某个人,而是对自己大胆抉择后的结局的坦然面对与冷静接受,从常理角度看,王琦瑶的爱情婚姻都是失败的,她没有一次完整的爱情,也没有一次作为最平常女人都会拥有的婚姻,这两者勾勒着她人生的基本轮廓,并附着灰冷的色调;但王琦瑶是大胆舒展的,宛如夹竹桃的那种极力绽放,从而使这些主观的东西从表面抑或说从她的观念里淡化,以至成为别人嫉妒羡慕的对象,这就是王琦瑶。这种态度成为她选择生存的唯一途经。
2、 前进的奏乐
王琦瑶在她的时代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但岁月的流驶和世事的沧桑使得她渐渐让步于后来的主人们。“薇薇的时代,夹竹桃的叶子也是蒙垢的。”这个夹竹桃就是王琦瑶的化身。王琦瑶从时代的进步中退了下来,她的思想被薇薇们所不屑,甚至鄙夷。但并不是真正的退,她的时尚思想“乍一看,她竟是有些退伍,待细看,才发现她其实已经超出很远,将时尚抛在了身后。”
由于怀旧的情思,在老克腊与小林的心向往着王琦瑶的时代,但他们毕竟是自己时代的人,于是王琦瑶“窈窕的轮廓还在,却是美人迟暮”,于是“夹竹桃谢了,一些将说未说的故事都收回肚里去了。”而等到王琦瑶被长脚谋杀致死,“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帷幕”。
王琦瑶的思想永不疲倦地跟着时代步伐,甚至有时超过时代很远,但她终抵挡不住时间的侵噬,逃避不了人最基本的生老病死,于是花草枯荣昭示着王琦瑶时代不可挽回的过去,正是支撑王琦瑶不管经历多少人世沧桑始终如一的呆在上海的夹竹桃奏响了时代前进的乐曲,同时也弹奏着王琦瑶生命终结的哀曲。
3、 冷峻的现实
夹竹桃是冷艳的。即使面临任何情况它依然如故。上世纪60年代初,饥荒吞噬人们的年代,夹竹桃不拘一格地开着,以致“夹竹桃的气味,都是绞人饥肠的”;程先生不堪忍受莫须有的罪名而自杀,“奇怪的是,弄堂里的夹竹桃依然艳若云霞”;王琦瑶在面临要与不要自己肚里的孩子的抉择时,“她看到对面人家晒台上栽在盆里的夹竹桃,披着清冷的月光”,它依然是冷静的,含有智者的那种冷静。
其实夹竹桃就是冷峻的现实,不管人物命运如何难堪,时世情态如何颓落,它都不动声色地发生与发展着。
二、梧桐树的泪
梧桐树的泪总是那么忧郁,从来没有那种大彻大悟的或痛彻心扉,或毫无顾忌的情调,就似梧桐细雨般的那种烟雾尘灰不分的朦胧,说不清道不明,但骨子里却时时闪烁着理智的光辉。
1、沉思的明镜
在王琦瑶自己去医院打胎的路上,“她从帘缝里看到梧桐的枯枝,从灰蒙蒙的天空划过”,这一霎间的对梧桐树的审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她其实什么也没有,连这个孩子也没有了,真正是一场空呢”。此刻的她,除了别人的猜疑,除了现在的生活,除了遥远的虚幻的回忆,她什么也没有。于是她终于明确了自己的选择,她不再掩藏什么,而是毫不犹豫地留住这个孩子。
看似平静的王琦瑶的心是浮躁的,特别是在众人之间,但独自的时候,她又有所沉思,梧桐的叶与影便为她提供了沉思的契机,督促她不断地反复回顾与继续设置着自己的人生。她看似混乱的人生是经历过深思的,这种思索使得她的人生醉中有醒,醒中有醉,醉是她的人生快乐,醒是她的人生痛苦,正如“梧桐叶疏落了,天空便显得高朗”了。
2、 心灵的渲染
对于竞选上海小姐,“灯下的梧桐,也是有衷肠的,只是不说”,是啊,三小姐的美誉打破了王琦瑶本不存奢望的内心,迫使她走上寻常人家的女儿得到豪奢生活所必须走的道路。她知道这样的生活不会太长,但从来没有想到如此短暂,李主任永远地走了,当他们最后离别的那一刻,“梧桐树也不解人意,秋风未起就已落叶满地”,其实梧桐树最解情意的,它的一反常态使王琦瑶失去爱情依托的悲凉沮丧更加重一笔。
经过慎重的权衡,抚养大了薇薇,但她没有真正拥有她,时代与岁月隔开了母女之间的心灵默契,王琦瑶始终是冷静的不变的,但正是这种坦然,使她与紧跟时代、甚至有些盲从时代潮流的女儿越来越远,她的一生没有可依靠的人,甚至于自己的女儿,那她只有去切近那些和她一起度过四十年岁月的梧桐,因为她知道,只有它们永远不会拒绝她,梧桐的一枯一荣、叶出叶落都是在配合王琦瑶的人生悲喜。
于是当她临死时,一直伴随她走在人生路上的鸽子、夹竹桃一一为她送行,唯独没有梧桐,因为生命的终结对于王琦瑶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吧。疼爱她的李主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康明逊、一生执著于她的程先生离她而去的孤单,怀旧的老克腊抛弃她的苦痛都永远不会再困扰年迈的王琦瑶,这样看来死又何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呢?梧桐又怎么忍心来打扰这种人生的结束呢?
结语
“夹竹桃的粉红落花,写的是王琦瑶的名字”,“露水打湿了梧桐树,是王琦瑶的泪痕”;一个大胆分明,一个小心隐约;一个昂扬的开放,但不乏智者的冷静;一个低垂的叹息,却也不乏理性的沉着。它们因为这沉着冷静而不自觉地汇合在一起,与各自的另一面对立矛盾,演绎着那段时期人们的不可思议的人生。如果正常的选择,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他们被不符合现实的思想牵动着,明明知道到头来会是一场悲剧,却又偏偏思考、衡量后不约而同地走上不理智的道路。
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上海弄堂人们的独特人生吧。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