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并成为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发达的经济全球化和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中,不论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还是从大学生的特点来看,社会思潮有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为消解社会思潮影响的负能量,弘扬浩然正气,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发挥大学校园政治公共课的引导作用,净化和革新社会与大学校园的不良环境。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特点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思想愿望,以某种或几种理论、学说为依据,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且得到广泛传播,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趋势和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文章试从外部环境的特点、社会思潮的自身特点、大学生的特点着手,深入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从而寻求出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策略建议。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看,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可能性
1.理论基础具有一定合理性
当代的社会思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当代社会思潮不是孤立的架子,有其自身哲学的、经济学的或者政治学的基础。”[1]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用唯心主义来解读历史,否定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否定革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客观历史。新自由主义以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原则为基础公然反对公有制、反对政府调控。”[1]民主社会主义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把基督教学说、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等思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反对一党制,否定革命,倡导改良主义道路。从上述列举的社会思潮可以看出,社会思潮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消极的社会思潮正是借着其貌似合理的“理论外衣”,蛊惑影响一部分理论功底尚不扎实的大学生并在同质群体中得到响应和传播。
2.内容具有复杂多元性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思潮越来越呈现复杂多样化特点。从内容上看,包含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艺等多个领域多层次,思潮呈现多元化特征;从社会思潮的阶级属性上看,有反映资产阶级特定阶层的资本主义思潮,也有反映无产阶级社会群体的社会主义思潮。由于社会思潮的涵盖各个领域层面的多样复杂性,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思潮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专业、关注现实问题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总能吸引有着不同关注点的大学生。就像一张张不同型号的无形“思想大网”,总能收获到不同类型的“猎物”。
3.关注问题具有现实性
社会思潮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政治情况的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思潮在内容上具有现实性特征。社会思潮大都紧扣当下现实问题,虽然切入角度和具体关注问题不同,但都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儒学替代论主张用小农社会替代工业化社会,反对现代化以解决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大、竞争压力大等现实问题。而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富有知识学问的他们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从高校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原因分析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现实针对性强(29.6%),而理论说服力强和理论观点新颖的比例分别为18.1%和18.4%。”[2]不难发现,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关注密切。
(二)从大学生自身特点看,其思想行为有被社会思潮影响的必然性
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阶段,他们喜欢广泛阅读,对新生事物开放接受,并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刺激、新鲜感强的事物,喜欢标新立异。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接受的知识层面较窄,以知识内容为主,进入大学阶段后,他们渴望接触到更多知识,渴望扩大知识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具有好奇心。各种表达方式新颖当代社会思潮必然成为他们猎奇的对象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在高校学生接触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的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觉得好奇想了解”(28.7%),其次是“觉得这些理论有道理”(24.6%)。[2]可见具备高度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内在原因。
2.自身思想的不成熟
大学生尚处在身心不断成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的判断,但又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认识,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有空隙,及其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以“消费文化”为例,“消费文化”是“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综合体,它只主张消费和享用的价值观,忽略对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理想的实现。价值观尚未确立的青年大学生,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被其俘获。
3.高度的现实敏感性
大学生从来都是社会的弄潮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巨大增长,政治、社会等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中不可避免也存在着一些失范问题,如腐败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具有现实敏感性的大学生必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关注,并试图寻找一定的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三)从外部环境看,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和兼容并包的大学校园为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1.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变的越来越容易和频繁化,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上进行交流,西方的文化思想通过影视作品、报刊书籍、网络等传播到国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上更加开放和兼容,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涌入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接触西方思潮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社会新阶层的产生,既得利益的固话,各种社会不和谐问题也凸显出来,本土的社会思潮也不断繁衍出来。儒学替代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2.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文化的集聚地,是先进文化思想传播的起源地。富有学识的学者和大学生,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论坛和社团活动,为思想交流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和兼容成为各种思潮占据的主要目标。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能性。
社会思潮、大学生、外部环境三者的共同作用为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提供了条件,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成了一种必然现象。
二、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策略建议
由于社会思潮性质上的不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两种性质的社会思潮都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社会栋梁大学生。我们必然要采取一定措施和应对策略,来发扬积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有益作用,也要抵制消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而我们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我们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两次报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做了总体部署。作为文化主阵地的高校也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校园文化高地。只有这样才能抵制各种消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二)发挥大学校园公共政治课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认知的主要平台思政课堂,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社会思潮。一方面,思政课堂内容上增设思潮介绍,通过课堂形式主动的去向大学生介绍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增加学生理论功底,并引导大学生得出客观判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新课堂形式,现在大大部分高校学生思政课堂形式单一,主要是老师讲解,不免出现课堂出勤率不高,学生兴趣不浓,我们可以尝试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主题演讲,小组谈论,兴趣小组应该更广泛的应用到思政教学中。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中,引导学生客观认识、鉴别各种社会思潮,主动吸收积极的社会思潮,抵制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易,许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J].2014(02)
[2]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0(10)
作者简介:申泽宇(1988—),男,山西长治人,硕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特点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思想愿望,以某种或几种理论、学说为依据,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且得到广泛传播,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趋势和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文章试从外部环境的特点、社会思潮的自身特点、大学生的特点着手,深入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从而寻求出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策略建议。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看,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可能性
1.理论基础具有一定合理性
当代的社会思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当代社会思潮不是孤立的架子,有其自身哲学的、经济学的或者政治学的基础。”[1]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用唯心主义来解读历史,否定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否定革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客观历史。新自由主义以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原则为基础公然反对公有制、反对政府调控。”[1]民主社会主义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把基督教学说、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等思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反对一党制,否定革命,倡导改良主义道路。从上述列举的社会思潮可以看出,社会思潮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消极的社会思潮正是借着其貌似合理的“理论外衣”,蛊惑影响一部分理论功底尚不扎实的大学生并在同质群体中得到响应和传播。
2.内容具有复杂多元性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思潮越来越呈现复杂多样化特点。从内容上看,包含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艺等多个领域多层次,思潮呈现多元化特征;从社会思潮的阶级属性上看,有反映资产阶级特定阶层的资本主义思潮,也有反映无产阶级社会群体的社会主义思潮。由于社会思潮的涵盖各个领域层面的多样复杂性,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思潮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专业、关注现实问题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总能吸引有着不同关注点的大学生。就像一张张不同型号的无形“思想大网”,总能收获到不同类型的“猎物”。
3.关注问题具有现实性
社会思潮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政治情况的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思潮在内容上具有现实性特征。社会思潮大都紧扣当下现实问题,虽然切入角度和具体关注问题不同,但都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儒学替代论主张用小农社会替代工业化社会,反对现代化以解决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大、竞争压力大等现实问题。而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富有知识学问的他们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从高校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原因分析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现实针对性强(29.6%),而理论说服力强和理论观点新颖的比例分别为18.1%和18.4%。”[2]不难发现,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关注密切。
(二)从大学生自身特点看,其思想行为有被社会思潮影响的必然性
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阶段,他们喜欢广泛阅读,对新生事物开放接受,并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刺激、新鲜感强的事物,喜欢标新立异。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接受的知识层面较窄,以知识内容为主,进入大学阶段后,他们渴望接触到更多知识,渴望扩大知识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具有好奇心。各种表达方式新颖当代社会思潮必然成为他们猎奇的对象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在高校学生接触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的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觉得好奇想了解”(28.7%),其次是“觉得这些理论有道理”(24.6%)。[2]可见具备高度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内在原因。
2.自身思想的不成熟
大学生尚处在身心不断成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的判断,但又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认识,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有空隙,及其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以“消费文化”为例,“消费文化”是“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综合体,它只主张消费和享用的价值观,忽略对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理想的实现。价值观尚未确立的青年大学生,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被其俘获。
3.高度的现实敏感性
大学生从来都是社会的弄潮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巨大增长,政治、社会等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中不可避免也存在着一些失范问题,如腐败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具有现实敏感性的大学生必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关注,并试图寻找一定的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三)从外部环境看,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和兼容并包的大学校园为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1.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变的越来越容易和频繁化,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上进行交流,西方的文化思想通过影视作品、报刊书籍、网络等传播到国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上更加开放和兼容,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涌入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接触西方思潮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社会新阶层的产生,既得利益的固话,各种社会不和谐问题也凸显出来,本土的社会思潮也不断繁衍出来。儒学替代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2.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文化的集聚地,是先进文化思想传播的起源地。富有学识的学者和大学生,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论坛和社团活动,为思想交流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和兼容成为各种思潮占据的主要目标。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能性。
社会思潮、大学生、外部环境三者的共同作用为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提供了条件,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成了一种必然现象。
二、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策略建议
由于社会思潮性质上的不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两种性质的社会思潮都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社会栋梁大学生。我们必然要采取一定措施和应对策略,来发扬积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有益作用,也要抵制消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而我们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我们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两次报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做了总体部署。作为文化主阵地的高校也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校园文化高地。只有这样才能抵制各种消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二)发挥大学校园公共政治课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认知的主要平台思政课堂,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社会思潮。一方面,思政课堂内容上增设思潮介绍,通过课堂形式主动的去向大学生介绍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增加学生理论功底,并引导大学生得出客观判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新课堂形式,现在大大部分高校学生思政课堂形式单一,主要是老师讲解,不免出现课堂出勤率不高,学生兴趣不浓,我们可以尝试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主题演讲,小组谈论,兴趣小组应该更广泛的应用到思政教学中。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中,引导学生客观认识、鉴别各种社会思潮,主动吸收积极的社会思潮,抵制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易,许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J].2014(02)
[2]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0(10)
作者简介:申泽宇(1988—),男,山西长治人,硕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