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几个人在清华南门的酒馆喝酒闲聚。谈论战争与和平,自称是原教旨自由主义者的朋友如此设想,解散所有的军队,组建摇滚乐队。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美国日本伊朗们也都效法,那世界和平的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也许是多了生养的经验。女人对于生命有更多一层的体验,切肤的体验:十月怀胎,生产的阵痛,哺育……中间无尽的辛劳和付出,只有女人自己能体会。同样,个中深沉的幸福和快乐,也只有播撒者自己最清楚。她们看待事物不习惯动辄就上升到理念的层面,不喜欢抽象概念,因此女人很少去做那类“以理杀人”的事情。很有可能,类似民族主义这种宏大的东西就不会出现,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在小社区的范围内就能解决了。这样说来,“女人见识短”也有真理的成分,因为她们确实不喜欢政治,尤其不喜欢那么遥远抽象的统治者,她们更喜欢亲密关系。
女人面对世界的方式,经常是隐忍的,宁可委屈自己。有人说,这不完全是由于她们必须适应男人主导的秩序,女人具有隐忍顺从的美德,也是一种必要的代价。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动荡、暴力乃至死亡是一个社会男性成员一生中必经的一课。他们置身危险之中,有更高的死亡率。当男人走出家庭为整个共同体的安全而战时,女人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隐忍。她们压抑克制自己,学会接受命运,因为没有人能保证她们等待的男人一定能平安回来。这个说法有道理,比如我们在伍尔夫的作品里就能看到,经过一场世界大战,她们生活圈子里的男性成员差不多折损了大半。侥幸回来的,要不身体残废了,要不精神垮掉了。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讲了一个大战之后的故事,女性之本能和男人之间的关系。
莎士比亚曾说,女人,你的名字是软弱。可是,同样一个莎士比亚的笔下,也有忠贞天真的奥菲莉亚(《哈姆雷特》),有热情浪漫的朱丽叶,更不用说集智慧美丽于一身的鲍西娅(《威尼斯商人》)。女人并不强壮的身体下面,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特殊的坚韧。我们见过被失败击垮的父亲,却很少听说过,哪个母亲在孩子的职责面前会放弃,会消沉。
女人更关注内心世界,注重感受,体察自己的情绪,也更容易把自我的价值寄托在一份关系之中。这是优点,若平衡地不好,也容易蜕变成缺点。好处是,女人往往更有生活气息,更有人情味,更适合新时代的柔性管理环境;缺点也很明显,女人显然需要更好地管理情绪,不能总是沉溺在关系和情感之中,因为这个时代男人太靠不住了。
女人的价值经常被低估。在美国,有人计算过,如果把女性在家务劳动和养育子女上的投入折算成货币,一个中产阶级母亲一年创造的GDP将达到12万美元。很简单,家务如果女主人不做,就只好请人来做,就得按照市场工资支付报酬。母亲不创造价值,只是因为现在的经济统计不包含这一项。貌似自然的男女分工,其实带着深深的歧视和压抑。所以,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来自时尚界的张建梅提出要给做家务的女人发薪,细细想来,这提案其实并不像初听起来那样雷人。可惜,众多的媒体只是把注意力放在“看笑话”上,而没有引导大家去思考张建梅提案的真正意涵,整个社会也失去了一次集中讨论女性的经济角色的机会。
女人开始有自己的声音,也开始要求这个世界倾听自己的声音了。女人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宽容、更多的亲密关系,更多的直觉,也是更多的人性关怀。女性主义者从来不像别的权利群体那样咄咄逼人,她们从没有喊出“黑是美的”那样不容许讨论的断言。就连她们试图改变世界的方式,也是温柔的,和缓的。
所以我恳请男人多爱女人,不只是18岁的小姑娘。要与时俱进,学会灵魂的交流,才有可能进入天堂。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美国日本伊朗们也都效法,那世界和平的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也许是多了生养的经验。女人对于生命有更多一层的体验,切肤的体验:十月怀胎,生产的阵痛,哺育……中间无尽的辛劳和付出,只有女人自己能体会。同样,个中深沉的幸福和快乐,也只有播撒者自己最清楚。她们看待事物不习惯动辄就上升到理念的层面,不喜欢抽象概念,因此女人很少去做那类“以理杀人”的事情。很有可能,类似民族主义这种宏大的东西就不会出现,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在小社区的范围内就能解决了。这样说来,“女人见识短”也有真理的成分,因为她们确实不喜欢政治,尤其不喜欢那么遥远抽象的统治者,她们更喜欢亲密关系。
女人面对世界的方式,经常是隐忍的,宁可委屈自己。有人说,这不完全是由于她们必须适应男人主导的秩序,女人具有隐忍顺从的美德,也是一种必要的代价。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动荡、暴力乃至死亡是一个社会男性成员一生中必经的一课。他们置身危险之中,有更高的死亡率。当男人走出家庭为整个共同体的安全而战时,女人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隐忍。她们压抑克制自己,学会接受命运,因为没有人能保证她们等待的男人一定能平安回来。这个说法有道理,比如我们在伍尔夫的作品里就能看到,经过一场世界大战,她们生活圈子里的男性成员差不多折损了大半。侥幸回来的,要不身体残废了,要不精神垮掉了。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讲了一个大战之后的故事,女性之本能和男人之间的关系。
莎士比亚曾说,女人,你的名字是软弱。可是,同样一个莎士比亚的笔下,也有忠贞天真的奥菲莉亚(《哈姆雷特》),有热情浪漫的朱丽叶,更不用说集智慧美丽于一身的鲍西娅(《威尼斯商人》)。女人并不强壮的身体下面,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特殊的坚韧。我们见过被失败击垮的父亲,却很少听说过,哪个母亲在孩子的职责面前会放弃,会消沉。
女人更关注内心世界,注重感受,体察自己的情绪,也更容易把自我的价值寄托在一份关系之中。这是优点,若平衡地不好,也容易蜕变成缺点。好处是,女人往往更有生活气息,更有人情味,更适合新时代的柔性管理环境;缺点也很明显,女人显然需要更好地管理情绪,不能总是沉溺在关系和情感之中,因为这个时代男人太靠不住了。
女人的价值经常被低估。在美国,有人计算过,如果把女性在家务劳动和养育子女上的投入折算成货币,一个中产阶级母亲一年创造的GDP将达到12万美元。很简单,家务如果女主人不做,就只好请人来做,就得按照市场工资支付报酬。母亲不创造价值,只是因为现在的经济统计不包含这一项。貌似自然的男女分工,其实带着深深的歧视和压抑。所以,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来自时尚界的张建梅提出要给做家务的女人发薪,细细想来,这提案其实并不像初听起来那样雷人。可惜,众多的媒体只是把注意力放在“看笑话”上,而没有引导大家去思考张建梅提案的真正意涵,整个社会也失去了一次集中讨论女性的经济角色的机会。
女人开始有自己的声音,也开始要求这个世界倾听自己的声音了。女人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宽容、更多的亲密关系,更多的直觉,也是更多的人性关怀。女性主义者从来不像别的权利群体那样咄咄逼人,她们从没有喊出“黑是美的”那样不容许讨论的断言。就连她们试图改变世界的方式,也是温柔的,和缓的。
所以我恳请男人多爱女人,不只是18岁的小姑娘。要与时俱进,学会灵魂的交流,才有可能进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