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语汇是民俗语言的活化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民俗语汇对于提高交际能力、学习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民俗语汇的含义、特点、语文教学应用等几方面对民俗语汇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语文课程安排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其应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民俗语汇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及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深化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
民俗语汇的涵义和特点
民俗语汇的涵义 关于民俗语汇的概念,曲彦斌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中指出:“一般说来,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
民俗语汇的特点 民俗语汇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口语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在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其口语特征、传承性以及地域变化。民俗语汇的特点决定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民俗语汇的选择和应用,使语文教学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内涵,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果。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的应用
课前导入引入民俗语汇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俗语汇可以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充分体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发达,民俗历史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尤其在当今世界各国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高校学生更应学习我国的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接受传统教育,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语文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穿插民俗语汇对于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天堂和地狱比邻》一课时,可以设计导语为“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上天堂’和‘下地狱’两个民俗语汇,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么?可以先给大家简要地说一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的《天堂和地狱比邻》。”通过这一导语的设计,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语言重视民俗语汇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民俗语汇。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适当选用民俗语汇授课,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有效的45分钟内注意力持续保持。民俗语汇是民俗和语言的结合体,在民俗语汇的背后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信息,这些民俗语汇绝大多数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实践性,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民俗语汇,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讲课时常提到“鸦片战争”,其实“鸦片”一词就是民俗语汇。罂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后来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公元七八世纪罂粟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从此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通过讲解“鸦片”一词的来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然会对鸦片战争记忆深刻。
激发兴趣运用民俗语汇 大学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民族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继续。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学习语文对于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守财奴》一课时,我们通过了解葛朗台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其社会意义,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引用一些诸如“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钻到钱眼里”等民俗语汇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葛朗台吝啬的一面。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他们日后从事的主要是高级职业技术工作,所以他们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比较认真扎实,但是对于基础课却稍逊一些,因此语文课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语文教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多研究课堂授课技巧,多用一些民俗语汇,多学习一些民俗知识,笔者认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应用对教师的要求
汲取民族优秀文化 语文教师要在平时下工夫,在备课之余多看一些民族文化的优秀书籍,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料,增加知识储备,为提升教学魅力做铺垫。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深深影响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代代传承,对规范民众行为,加强伦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的重要职能是记录文化现象。”语言承载的信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民俗语汇作为民俗的载体在现实社会中更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必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各种知识。现今的学生接受事物能力很快,个性意识比较强,要教育好他们,教师必须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教学技能多面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论语·为政》中的“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三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至今天我们仍特别重视,而且还提出要以人为本,重视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所以,身为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其成长的背景,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早已不适用当今时代学生的教育实际,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关系才能教育好学生,让学生信服,受学生青睐。
教学风格勇于创新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教学风格不变,老式僵化,有的教师教学风格善于变化,富于创新。现今的学生求新求异,求变求另类,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几十年如一日,学生必然会抵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可以结合民俗学内容、语言学内容进行语文授课,给学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其注意力,可以把民俗语汇融入网络语言进行教学,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
教学手段富于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富于变化,要学习一些成语、歇后语、俗语等民俗语汇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民俗语汇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当成一种兴奋剂,把很多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师是国家母语教学的承担者,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民族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承担起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重任。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把民族的文化展示给世界各国,用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吸引世界各国。所以,语文教师要具备更多的民俗知识,懂得更多民俗语汇,让语文课变成融合知识、趣味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修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4]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王涛.试论语言教学的文化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6]唐莹.语文教学需沐浴传统文化光辉[J].科学教育,2011,(4).
[7]闫晶.高职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8]史健.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9]罗其精.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简介:
袁耀辉(1979—),男,辽宁朝阳人,文学硕士,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语文课程安排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其应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民俗语汇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及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深化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
民俗语汇的涵义和特点
民俗语汇的涵义 关于民俗语汇的概念,曲彦斌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中指出:“一般说来,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
民俗语汇的特点 民俗语汇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口语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在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其口语特征、传承性以及地域变化。民俗语汇的特点决定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民俗语汇的选择和应用,使语文教学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内涵,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果。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的应用
课前导入引入民俗语汇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俗语汇可以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充分体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发达,民俗历史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尤其在当今世界各国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高校学生更应学习我国的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接受传统教育,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语文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穿插民俗语汇对于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天堂和地狱比邻》一课时,可以设计导语为“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上天堂’和‘下地狱’两个民俗语汇,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么?可以先给大家简要地说一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的《天堂和地狱比邻》。”通过这一导语的设计,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语言重视民俗语汇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民俗语汇。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适当选用民俗语汇授课,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有效的45分钟内注意力持续保持。民俗语汇是民俗和语言的结合体,在民俗语汇的背后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信息,这些民俗语汇绝大多数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实践性,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民俗语汇,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讲课时常提到“鸦片战争”,其实“鸦片”一词就是民俗语汇。罂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后来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公元七八世纪罂粟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从此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通过讲解“鸦片”一词的来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然会对鸦片战争记忆深刻。
激发兴趣运用民俗语汇 大学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民族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继续。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学习语文对于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守财奴》一课时,我们通过了解葛朗台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其社会意义,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引用一些诸如“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钻到钱眼里”等民俗语汇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葛朗台吝啬的一面。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他们日后从事的主要是高级职业技术工作,所以他们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比较认真扎实,但是对于基础课却稍逊一些,因此语文课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语文教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多研究课堂授课技巧,多用一些民俗语汇,多学习一些民俗知识,笔者认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应用对教师的要求
汲取民族优秀文化 语文教师要在平时下工夫,在备课之余多看一些民族文化的优秀书籍,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料,增加知识储备,为提升教学魅力做铺垫。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深深影响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代代传承,对规范民众行为,加强伦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的重要职能是记录文化现象。”语言承载的信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民俗语汇作为民俗的载体在现实社会中更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必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各种知识。现今的学生接受事物能力很快,个性意识比较强,要教育好他们,教师必须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教学技能多面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论语·为政》中的“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三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至今天我们仍特别重视,而且还提出要以人为本,重视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所以,身为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其成长的背景,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早已不适用当今时代学生的教育实际,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关系才能教育好学生,让学生信服,受学生青睐。
教学风格勇于创新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教学风格不变,老式僵化,有的教师教学风格善于变化,富于创新。现今的学生求新求异,求变求另类,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几十年如一日,学生必然会抵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可以结合民俗学内容、语言学内容进行语文授课,给学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其注意力,可以把民俗语汇融入网络语言进行教学,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
教学手段富于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富于变化,要学习一些成语、歇后语、俗语等民俗语汇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民俗语汇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当成一种兴奋剂,把很多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师是国家母语教学的承担者,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民族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承担起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重任。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把民族的文化展示给世界各国,用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吸引世界各国。所以,语文教师要具备更多的民俗知识,懂得更多民俗语汇,让语文课变成融合知识、趣味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修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4]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王涛.试论语言教学的文化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6]唐莹.语文教学需沐浴传统文化光辉[J].科学教育,2011,(4).
[7]闫晶.高职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8]史健.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9]罗其精.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简介:
袁耀辉(1979—),男,辽宁朝阳人,文学硕士,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