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昌的天是明亮的,湛蓝的,饱满的,是一种近乎夸张的清新。所谓“天高云淡”,顺昌的天就是最好的例证。
顺昌的蓝天下,江滨路旁便是我外婆的家。外婆做的美食,凡吃过,没有不夸好的。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一种当地方言叫“白果”的美食。平日里是吃不到白果的,只有在春节前夕,几家邻居通力合作,我们才能一饱口福。
提前一日,外婆将制作白果的粳米浸泡在大木盆里,让每一粒米儿都喝饱水。第二天,外婆将米放入木制蒸笼里蒸得半熟。外公再将半熟的米饭倒入巨大的石臼里,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一起抡起木锤,你一下我一下地捶打米饭。捶打成米饼时,外婆又将其倒回蒸笼蒸上十分钟,然后倒入石臼里捶打。反复几次后, 原先颗颗分明的米饭渐渐变成极具黏性的膏状,且洁白如雪。这时,各家的女人便围在桌边,掰下一块米团,用力揉搓成薄薄的圆饼,再放上准备好的香菇、笋干、肉丝等配菜,像包饺子一样将其封口,瞬间,一个个美味的白果就呈现在眼前,馋得我们这群孩子直流口水。大人们见不得我们这般馋相,就一人给分一个解馋。
刚来徐州时,在幼儿园里吃到类似白果的美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我兴冲冲地跑到老师跟前,大声告诉老师,这是我最喜欢的白果。
“这是年糕,不是白果,白果是银杏果。”老师自然不会相信一个三四岁小孩说的话,纠正道。是哦,她怎么能体会到我是有多么想念我的白果啊!
小时候,顺昌乡间最流行的小吃还有糍粑。常常是晴朗的天空下,正在玩耍的我,突然听到一阵“叮当叮当”的摇铃声,便一下子兴奋起来,跳着跑着找外婆。“外婆外婆,糍粑来了,糍粑来了!”我急不可待地往外拽着外婆。“现在糍粑车还没到,等外婆做完手上这点事就带你去买。”外婆慈爱地说。“到了,到了!您听!”外婆拗不过我,只好牵着我出门,寻那“叮当叮当”的糍粑车去。糍粑的制作过程和白果一样烦琐,只是糍粑用的是糯米,最后裹着炒熟的黄豆、芝麻和白糖磨成的粉,吃起来特别甜香软糯。
流年似水, 我早已离开了外婆来到徐州,但外婆却一直记得我对糍粑的偏爱。因为制作过程烦琐,如今已很少有人愿意抡起那重重的木捶,为一顿美食而汗流浃背。只有在乡村的婚宴上,才会劳师动众地制作这道美食。办宴的主家似乎对宾客的喜好心领神会,会多制作一些糍粑,任由来客吃个够,或带回家。每每此时,外婆也总会为我留一份,想着哪天我会突然出现。
顺昌的天,湿润饱满到极致时就会下起绵绵细雨。小时候,每逢雨天,我总会在外婆的地里寻找好玩的东西。稻苗被雨水滋润得十分饱胀,由内而外透着一股浓绿。石头也不例外,每当我找到一块一头尖一头钝的石头,便把它当作小螺号,放在耳边,会响起记忆中的歌曲:“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玩累了,跑回家,喝上一碗外婆独家制作的青草冻,顿时神清气爽。青草冻在其他地方叫“龟苓膏”,我也喝过。“曾经沧海难为水”,其他地方的青草冻,我实在看不上。
人的成长是与故乡渐行渐远的过程。现在,我只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怀想与外婆一起生活过的顺昌,以及蓝天下那遥不可及的美味。
顺昌的蓝天,顺昌的美食,还有我顺昌的外婆,都化作天上的明月,耳畔的清风。他们是我成长的指引与陪伴,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情思呵。
[评 改]
“通力合作”写出吃上白果是多么的难得,“ 一饱口福”则写出吃到美食的满足感。这正是“我”对白果所独有的期待、喜爱与怀念的根源。
连续运用“蒸”“倒”“抡”“捶”“揉”等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叙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通力合作制作白果的画面。与上文“在平日是吃不到的”相照应,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我”和老师间简单的对话,体现出“我”对白果深深的怀念,而老师无法理解的正是“我”与家乡之间独有的情丝。
此段运用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语言朴实真切而又温暖人心。外婆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带“我”去买糍粑,突显了外婆的慈爱,以及“我”对吃糍粑的心切和期待。
衔接自然,承上启下。
“湿润饱满”照应第一段,结构非常严谨。
作者将其他地方的“龟苓膏”与外婆做的青草冻作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外婆的青草冻十分美味。借用古诗名句表达了“我”对外婆,对外婆的青草冻的喜爱、赞美、怀念之情。
结尾与文章标题和首段相照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总 评】语言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我”与老师的对话突出“我”在徐州看到白果的惊喜之情。“我”与外婆的对话又描写出“我”对糍粑的喜爱以及生怕吃不到的急切心情。无论哪处描写,皆凸显出“我”的小孩子天性。
文章内容非常丰富。白果好吃,重点写其做法,写家人、邻居通力合作完成白果制作的过程,非常生动具体;糍粑诱人,重点写“我”与外婆的对话,凸显人物形象。两种美食都是详写。好玩的也不少,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可见文章内容虽丰富,但侧重点不同。
作者成功借鉴名家作品。“順昌的天是明亮的,湛蓝的,饱满的,是一种近乎夸张的清新”,以及文中对美食的描绘也有汪曾祺《昆明的雨》的影子,而“‘曾经沧海难为水’,其他地方的青草冻,我实在看不上”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有汪老《端午的鸭蛋》的风格。文章虽有模仿,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是难得的佳作。
(讲评教师 王洪参)
顺昌的蓝天下,江滨路旁便是我外婆的家。外婆做的美食,凡吃过,没有不夸好的。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一种当地方言叫“白果”的美食。平日里是吃不到白果的,只有在春节前夕,几家邻居通力合作,我们才能一饱口福。
提前一日,外婆将制作白果的粳米浸泡在大木盆里,让每一粒米儿都喝饱水。第二天,外婆将米放入木制蒸笼里蒸得半熟。外公再将半熟的米饭倒入巨大的石臼里,舅舅和其他几个叔叔一起抡起木锤,你一下我一下地捶打米饭。捶打成米饼时,外婆又将其倒回蒸笼蒸上十分钟,然后倒入石臼里捶打。反复几次后, 原先颗颗分明的米饭渐渐变成极具黏性的膏状,且洁白如雪。这时,各家的女人便围在桌边,掰下一块米团,用力揉搓成薄薄的圆饼,再放上准备好的香菇、笋干、肉丝等配菜,像包饺子一样将其封口,瞬间,一个个美味的白果就呈现在眼前,馋得我们这群孩子直流口水。大人们见不得我们这般馋相,就一人给分一个解馋。
刚来徐州时,在幼儿园里吃到类似白果的美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我兴冲冲地跑到老师跟前,大声告诉老师,这是我最喜欢的白果。
“这是年糕,不是白果,白果是银杏果。”老师自然不会相信一个三四岁小孩说的话,纠正道。是哦,她怎么能体会到我是有多么想念我的白果啊!
小时候,顺昌乡间最流行的小吃还有糍粑。常常是晴朗的天空下,正在玩耍的我,突然听到一阵“叮当叮当”的摇铃声,便一下子兴奋起来,跳着跑着找外婆。“外婆外婆,糍粑来了,糍粑来了!”我急不可待地往外拽着外婆。“现在糍粑车还没到,等外婆做完手上这点事就带你去买。”外婆慈爱地说。“到了,到了!您听!”外婆拗不过我,只好牵着我出门,寻那“叮当叮当”的糍粑车去。糍粑的制作过程和白果一样烦琐,只是糍粑用的是糯米,最后裹着炒熟的黄豆、芝麻和白糖磨成的粉,吃起来特别甜香软糯。
流年似水, 我早已离开了外婆来到徐州,但外婆却一直记得我对糍粑的偏爱。因为制作过程烦琐,如今已很少有人愿意抡起那重重的木捶,为一顿美食而汗流浃背。只有在乡村的婚宴上,才会劳师动众地制作这道美食。办宴的主家似乎对宾客的喜好心领神会,会多制作一些糍粑,任由来客吃个够,或带回家。每每此时,外婆也总会为我留一份,想着哪天我会突然出现。
顺昌的天,湿润饱满到极致时就会下起绵绵细雨。小时候,每逢雨天,我总会在外婆的地里寻找好玩的东西。稻苗被雨水滋润得十分饱胀,由内而外透着一股浓绿。石头也不例外,每当我找到一块一头尖一头钝的石头,便把它当作小螺号,放在耳边,会响起记忆中的歌曲:“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玩累了,跑回家,喝上一碗外婆独家制作的青草冻,顿时神清气爽。青草冻在其他地方叫“龟苓膏”,我也喝过。“曾经沧海难为水”,其他地方的青草冻,我实在看不上。
人的成长是与故乡渐行渐远的过程。现在,我只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怀想与外婆一起生活过的顺昌,以及蓝天下那遥不可及的美味。
顺昌的蓝天,顺昌的美食,还有我顺昌的外婆,都化作天上的明月,耳畔的清风。他们是我成长的指引与陪伴,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情思呵。
[评 改]
“通力合作”写出吃上白果是多么的难得,“ 一饱口福”则写出吃到美食的满足感。这正是“我”对白果所独有的期待、喜爱与怀念的根源。
连续运用“蒸”“倒”“抡”“捶”“揉”等多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叙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通力合作制作白果的画面。与上文“在平日是吃不到的”相照应,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我”和老师间简单的对话,体现出“我”对白果深深的怀念,而老师无法理解的正是“我”与家乡之间独有的情丝。
此段运用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语言朴实真切而又温暖人心。外婆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带“我”去买糍粑,突显了外婆的慈爱,以及“我”对吃糍粑的心切和期待。
衔接自然,承上启下。
“湿润饱满”照应第一段,结构非常严谨。
作者将其他地方的“龟苓膏”与外婆做的青草冻作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外婆的青草冻十分美味。借用古诗名句表达了“我”对外婆,对外婆的青草冻的喜爱、赞美、怀念之情。
结尾与文章标题和首段相照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总 评】语言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我”与老师的对话突出“我”在徐州看到白果的惊喜之情。“我”与外婆的对话又描写出“我”对糍粑的喜爱以及生怕吃不到的急切心情。无论哪处描写,皆凸显出“我”的小孩子天性。
文章内容非常丰富。白果好吃,重点写其做法,写家人、邻居通力合作完成白果制作的过程,非常生动具体;糍粑诱人,重点写“我”与外婆的对话,凸显人物形象。两种美食都是详写。好玩的也不少,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可见文章内容虽丰富,但侧重点不同。
作者成功借鉴名家作品。“順昌的天是明亮的,湛蓝的,饱满的,是一种近乎夸张的清新”,以及文中对美食的描绘也有汪曾祺《昆明的雨》的影子,而“‘曾经沧海难为水’,其他地方的青草冻,我实在看不上”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有汪老《端午的鸭蛋》的风格。文章虽有模仿,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是难得的佳作。
(讲评教师 王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