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出古诗之美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中华浩瀚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古诗吟诵起来抑扬顿挫,能充分展示和发挥汉字的声音特点,充满了音韵美,还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提高鉴赏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美呢?
  依义行调。依义行调是根据某首诗的含意判断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再读出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语调。
  比如《游园不值》这首诗,笔者和学生讨论每一句中哪个字应该读得最高。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学生认为“印”字应该读得最高。因为诗人猜想是园主人怕诗人的木底鞋踩坏了青苔,这个“印”字最能表现不开门的缘故。那么唱起来,“印”字就要唱得高一些。第二句“小扣柴扉久不开”,强调的是柴门不开。“不”这个入声字要唱得又高又短。第三句“春色满园关不住”是要强调“关不住”的,那么“关”和“不”要唱高一些。第四句“一枝红杏出墙来”,那“一枝红杏”引起了诗人的无限遐想,因此“红杏”要唱高一些。从整首诗来说,前两句诗人是有些失望的,后两句诗人的心情又是快慰的,所以整体上一、二两句要唱得稍低一些,三、四句要唱得稍高一些。这就是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依义行调。对于小学生还可以加上一些表情、动作,辅助学生情感的表达。
  掌握格律。格律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时在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教师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应渗透一些格律的知识。以七律为例。七言律诗的平仄要求如下:第一条,“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每句诗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不重要,而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则非常重要。第二条,同句相间,即一句之中,平声和仄声要间隔开,就是说二四六字的平仄要间隔开。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第三条,同联相对。一联之中,平仄要相对,就是相反,所以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就得是仄声,第二句的第四个字就得是平声,第二句的第六个字就得是仄声,构成“仄平仄”。第四条,邻联相粘。邻联就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它们挨着,但不是同一联。它们的平仄要粘起来,就是平仄需一样。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它有一个内在的格律,读的时候声音高低起伏,婉转迂回。
  笔者在执教《元日》这首诗时,让学生理解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岁”字。学生说,“‘岁’就是‘年’的意思,年年岁岁。这句话意思就是: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有一个学生提问:“老师,既然‘岁’是年的意思,为什么不说‘爆竹声中一年除’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笔者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请大家反复吟诵这首诗。这一句中的‘岁’可不可以换成‘年’?说说你的看法。”学生通过吟诵,发现这一句中的“岁”不能换成“年”。根据“同句相间”的原则,这一句中二四六字的平仄要间隔。这句的第二个字“竹”是仄声,第四个字“中”是平声,第六个字就应该是仄声,“岁”是仄声,构成“仄平仄”。如果第六个字换成了平声字“年”,这个格律就不對了,听起来就不那么好听了。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体会:“‘一岁’和‘一年’这两个词,吟诵起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到:“一岁”这两个字都是仄声字,读起来很快,好像旧的一年很快过去了,而“一年”的“年”是个平声字,要拖长,显得旧的一年还有很长时间。“岁”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新的一年万象更新的喜悦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岁”更能表达作者的心情。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大尺度环流、水气输送和低空急流等各个暴雨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因素对暴雨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各要素与暴雨形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的《过秦论》,是西汉奇才贾谊的作品。它既是一篇上书汉文帝的奏疏,又是一篇雷蟠电掣、辞采飞扬的绝美散文。《过秦论》运用的对比排偶、铺陈夸饰、先扬后抑等艺术手法在他人的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为何此文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渲染效果?笔者认为,这与作者的史学视野有关系。《过秦论》的史学视野对其文学手法的生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使文章虚实相间、错落有致  在文学创作中,古人讲究虚实结
"自然笔记"起源于欧美,是一种观察、记录自然的方式,由美国著名学者克莱尔·沃科·莱斯利在《大自然笔记》一书中首先运用。近年来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被引进我国台湾和香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创新意识可理解为:它是一种创新的欲望,是人们尝试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探究数学规律或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白凌晓老师带领团队开展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一年来,他们形成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大家探索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课堂活动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案例。  激发创新动机,
童心是一泓清泉,晶莹、透亮。"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孩子在追逐春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孩子在遐想明月;"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孩子在对话自然……
在林崇德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中提到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我特别的赞同。书中提到:在中小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既有问题学生.也
论文根据Fich等(2015)的定义,如果一个机构投资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占它的投资组合的权重不低于10%时,那么称这个机构投资者为目标公司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