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改的开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小学音乐教育究竟应使幼儿获得什么的讨论,迫使我们重新认识音乐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模式。本文的研究能够加强有关单位和部门对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认识,同时丰富了关于小学音乐教育方面学术研究范围。本文的研究属于小学音乐教育实例研究,通过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旨在起到提示的作用,使学术界以及有关教育部门对于加强中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予以相应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音乐;自主教学;早期教育
一、引言
在强调综合教育的今天,大部分学校仍以传统的知识观来指导学生的音乐学习,侧重于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片面强调,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法,教师用在课堂上的精力不少,但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即便是近年来开展的素质教育,更注重的也是单位个体的或是小集体(比如特长生、兴趣班等)。但仍没有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比较完美教学方法,能够代表先进教育教学的理念来指导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地进行调整,为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教师主导教学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是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式教学方法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生成性、创造性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己概念而形成。注重的不是学生外表上的活跃,而是学习强度和效率的提高,是学生独立、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使音乐学习活动更富有实效。
(三)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由师生共同掌握,学生知识技能及洞察力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性的培养。
三、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是指学生、教师为了有效地学习、教学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模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模式和方法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使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更好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但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教学以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也缺乏新意和活力。
(二)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教学知识,忽略审美能力培养
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分重视教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2.课堂活动模式化,影响学生创造力发挥
进教室听音乐——发声练习——复习旧内容——讲述新内容——出教室,这是前辈为我们总结的典型的音乐课的模式。许多老师就是延用这个模式走到今天的,它使我们不用考虑今天是唱歌,还是舞蹈,是音乐游戏,还是打击乐,只要套用这个模式就可以了,至今还有一些老师陷在这个模式中跳不出来,好像没有听音乐出教室的环节。然而,正是这个模式限制了老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一些如表演、欣赏,制作、操作简单乐器等需要师生双方有创造性表现的活动,因为没有模式可以借鉴,老师们不敢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保险起见还是选择一些能套用原有模式的唱歌、舞蹈等活动。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单一,使学生只能从唱、跳、敲等“技术活儿”中学到一些音乐技能。另外,长久以来把音乐活动各环节是否完整、齐全,长久以来都是作为评价一个音乐活动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束缚老师,使老师不敢轻易改革教学方式的一个原因。
四、解决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平衡教学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应当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老师们必须改变现在的我教你学的现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听辨、唱歌、韵律、敲击、欣赏等的活动,去体验、去实践,从而获得与音乐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进一步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整体发展—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自身素质、审美能力、个性的培养;调整教育行为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心里想的应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比音乐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在音乐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思维,通过老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并不是摒弃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是必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孩子们可以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模仿阶段必须较快地跳过去,使学生进入探索期,让学生在模仿中回忆动作、声音,并且发展自己的动作、旋律及节奏。因此,勇于突破妨碍学生发展的旧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新时期小学音乐教育对老师的要求和希望,也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持下教师需转变的音乐教育行为之一。
五、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两种办法的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改革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并且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并且培养和提高了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杨月.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愉快教学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闫大宝.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2期
[3]曹际升.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4]刘燕飞.浅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4期
[5]张福保.一次小学生音乐情趣调查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06期
[6]王晓洁.浅谈专业知识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中的教师素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07期
[7]陈丽君.对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6期
【关键词】 小学音乐;自主教学;早期教育
一、引言
在强调综合教育的今天,大部分学校仍以传统的知识观来指导学生的音乐学习,侧重于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片面强调,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法,教师用在课堂上的精力不少,但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即便是近年来开展的素质教育,更注重的也是单位个体的或是小集体(比如特长生、兴趣班等)。但仍没有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比较完美教学方法,能够代表先进教育教学的理念来指导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地进行调整,为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教师主导教学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是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式教学方法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生成性、创造性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己概念而形成。注重的不是学生外表上的活跃,而是学习强度和效率的提高,是学生独立、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使音乐学习活动更富有实效。
(三)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由师生共同掌握,学生知识技能及洞察力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性的培养。
三、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是指学生、教师为了有效地学习、教学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模式和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模式和方法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使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更好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但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教学以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也缺乏新意和活力。
(二)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教学知识,忽略审美能力培养
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分重视教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2.课堂活动模式化,影响学生创造力发挥
进教室听音乐——发声练习——复习旧内容——讲述新内容——出教室,这是前辈为我们总结的典型的音乐课的模式。许多老师就是延用这个模式走到今天的,它使我们不用考虑今天是唱歌,还是舞蹈,是音乐游戏,还是打击乐,只要套用这个模式就可以了,至今还有一些老师陷在这个模式中跳不出来,好像没有听音乐出教室的环节。然而,正是这个模式限制了老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一些如表演、欣赏,制作、操作简单乐器等需要师生双方有创造性表现的活动,因为没有模式可以借鉴,老师们不敢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保险起见还是选择一些能套用原有模式的唱歌、舞蹈等活动。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单一,使学生只能从唱、跳、敲等“技术活儿”中学到一些音乐技能。另外,长久以来把音乐活动各环节是否完整、齐全,长久以来都是作为评价一个音乐活动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束缚老师,使老师不敢轻易改革教学方式的一个原因。
四、解决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平衡教学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应当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老师们必须改变现在的我教你学的现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听辨、唱歌、韵律、敲击、欣赏等的活动,去体验、去实践,从而获得与音乐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进一步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整体发展—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自身素质、审美能力、个性的培养;调整教育行为是对学生实施美育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心里想的应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比音乐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在音乐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思维,通过老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并不是摒弃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是必要的,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孩子们可以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模仿阶段必须较快地跳过去,使学生进入探索期,让学生在模仿中回忆动作、声音,并且发展自己的动作、旋律及节奏。因此,勇于突破妨碍学生发展的旧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新时期小学音乐教育对老师的要求和希望,也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持下教师需转变的音乐教育行为之一。
五、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两种办法的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改革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并且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并且培养和提高了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杨月.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愉快教学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闫大宝.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2期
[3]曹际升.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4]刘燕飞.浅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4期
[5]张福保.一次小学生音乐情趣调查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06期
[6]王晓洁.浅谈专业知识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中的教师素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07期
[7]陈丽君.对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