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猜测,每个语文老师都布置过记日记的作业,主题任选,形式不限。我猜测,每个对此感到烦躁无比,苦于交差的学生,都用这样的主题来凑过数:“未来游记”。内容无非是在未来,主人公到达了宇宙深处,遇见了外星人,打了一仗,毁灭了个把星球;或是一觉睡醒,发现衣服上的图案会动,吃的东西会自动出现在桌上,住的房子到处都能显示和触控,窗外的车会飞,种种。但其实这些,和“科”“幻”这两个字都不怎么沾边。
那么,不服气的你,可能会这么问:“一个正牌的科幻作家会怎么描写未来呢?”
按照知乎网回答提问的标准格式,在正式解答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定义,什么是科幻,什么是未来?
“科幻”是个外来词,来源于英文science fiction,字面意思是科学小说。1926年,一个居住在美国的卢森堡人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了一本在科幻史上举足轻重的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科幻杂志。1960年匹兹堡科幻年会颁给他一份特别的科幻奖,并授予他“科幻杂志之父”的封号。现在世界科幻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之一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雨果奖”。《惊奇故事》在出版之初使用的副标题是ScientiFiction,由scientific(科学的)一词和fiction(幻想故事)一词拼缀而成,是科幻小说的原始称谓模型。
什么样的文章才叫Scientifiction呢?根斯巴克解释说,像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和埃德加·爱伦·坡这些人写的作品就是Scientifiction,既新奇浪漫,又有科学根据,还有预见性的展望。最好的例子就是课本上出现的科幻小说的典型,儒勒·凡尔纳1869年的《海底两万里》。那时世界上还不存在像“鹦鹉螺号”那么大的潜艇,但后来能在深海航行的潜艇真的被制造出来了,虽然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钠分解出来的钠发电至今还没实现。
除了这种中规中矩的样板,早期的科幻故事也有直到现在读起来仍然前卫的作品。在《惊奇故事》诞生之前,科幻小说并不作为独立的类型文学存在,即使是《海底两万里》也被硬核科幻迷排斥为博物小说。爱伦·坡在1845年写过一个叫做《福德玛先生病例》的故事,说的是几个医生通过催眠手段,延长了一个濒死患者的生命,然而几个月之后,患者用非人的声音倾诉“让我沉睡,要么让我立刻醒来,我已经死了……”,医生们加深了催眠的程度,患者却即刻腐烂,化为一滩脓水。可以肯定的是,爱伦·坡在写作时脑海里并没有“科幻”这个概念,可这个故事却包含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科学的手段,和这种特殊手段所造成的异化结果。
我们发现,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学的想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现在看来,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创造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方法——用电流刺激拼凑的尸块给予其生命——完全就是无稽之谈。虽然雪莱描述的科学手段早已被证明是伪科学,但其中包含的反思和焦虑至今仍不过时,那就是对“人造人”的担忧。尤其是在西方人的观念里,造人是上帝的特权,如果人也拥有了这种权力,整个宗教信仰的基础就会动摇,人性和神性的混淆必会招来灾祸。这也是至今主流社会对于克隆人研究仍持保守和反对态度的原因。
和人造人很相近的设定,还有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人们对这两种元素的焦虑和对人造人的情绪如出一辙。人对于自己造物终将失控的忧虑大约起源于亚当偷吃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的“原罪”,当然“原罪”并非实际存在的罪恶,但反映了人类对自己存在的正当性的思考。
关于“人”的主题还有另一个分支,就是生物工程,听起来好像很高端大气,但实际上这类作品里面充斥着各种丧尸、怪物,多以阴森恐怖的氛围取胜,例如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机》系列。日本作家濑名秀明的科幻小说《寄生前夜》,不仅获得了第二届日本恐怖小说比赛的冠军,还被誉为日本两大恐怖小说之一,足以见其惊悚的程度。《寄生前夜》是一部题材较为另类的科幻小说,小说的男主人公永岛利明是一个生物化学学者,他的研究对象是线粒体。有一天,永岛利明的妻子圣美在一起神秘的交通事故中变成了“脑死亡者”,她的肾脏被移植进了一位名叫安齐麻理子的少女体内。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接受妻子死亡的事实,永岛利明取出了圣美的肝细胞,将其命名为“Eve”,并加以继代培养,以期圣美能以细胞的形式继续存活下去。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沉睡在“Eve”中的线粒体却在伺机利用安齐麻理子发动一场恐怖的“反叛”……这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故事其实有着扎实的科学背景,其理论基于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的“自私的基因”学说,其主要观点是: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够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不为的。看到了这个学说,你能猜测出小说中的线粒体究竟做出了怎样可怕的事情吗?阅读的乐趣还是留给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书里寻找吧。
外星人也是科幻小说中不朽的主题,特别是科幻电影,每年都会有外星人电影的科幻大片,而且外星人的形态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要知道变形金刚也是外星人啊。统计了一下,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绝大部分是两种,一种是来毁灭地球,另一种是拯救地球,像《黑衣人MIB》里那样来地球安居乐业的实属少数。针对这个现状,引用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句话:“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他们到地球来必定是友好的。手持圣经穿越茫茫宇宙远比手持武器要来得容易。”所以,斯皮尔伯格拍的外星人电影是感动常在的《E.T.》。
人是科幻小说中活动的主体,而未来,则是科幻故事发生的时间,起码每年大量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都是发生在未来的,比如《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复仇者联盟》,伊唷,不要说好莱坞,连《铠甲勇士之雅塔莱丝》这种全程高能的影片都是未来的故事。或许编剧的心态和写日记的你并没有什么差别——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想怎么写都没关系吧?所以,未来的人类往往生活在一些看起来非常浮夸的环境中,比如飞车可以随意在空中任何位置飙车或是悬停,摩天楼修得和山一样庞大并且内部结构纵横交错,再也不需要固定的显示屏和控制设备,任何地方都可以3D全息投影、手势操作,一键换装或一键换装修也不再是梦。 在未来的人们掌握了那么多我们现在想都不敢想的技术之后,他们会想去一些遥远的地方探险,人类的远征队早已出发了几百个世纪,征服了数不清的星系。在星空的深处人们建造了无数的星门,从一个星门穿梭到另一个星门,可以瞬间跃迁几个星区。冥王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际航运中转站,因为地球上没有空间和材料建那么大的星港。终于,宇宙也不再神秘,人们把视野转向了时间,穿越时空终于成为可能,就这样,过去和将来一样,都成为了科幻故事发生的舞台。
但是无论采取怎样的技术,无法回避的事情是,时间在我们这个维度作为一个恒常的指标,一旦人为地翻转了前进方向,就会产生很多“破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祖父悖论”,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他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说的是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会有你的父亲;没有了你的父亲,你就不会出生;你没出生,就没有人会回到过去把你祖父母杀死,那么,你究竟还存不存在呢?加之,人的每一个行为对周围事物的影响都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混沌性,如果回到过去,影响的可能远远不止自己的存在,整个人类社会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去年由好莱坞影星伊桑·霍克出演的电影《前目的地》说的就是一个时间旅行的故事,改编自科幻大师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小说《你们这些还魂尸》。这个故事概括起来有点费劲,说的是1970年的一天,故事的主角接到一个已经变成了男性的双性人的委托,这个双性人已经生育过一个小孩,却被人把孩子骗走了,双性人于是做手术变成了男性。主角接受了委托,把婴儿从1964年的时空送到了1945年,又去1963年找到了孩子的父亲并把他送到了1985年。而真相大白的时候主角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委托自己的双性人,是孩子的母亲又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那个小孩!人物关系概括出来是不是已经看晕了?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能够承担不同的角色,但其实时空旅行的离奇之处可能远不止这么点哦。
以人为主体,在过去、现在或是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科幻故事,几种主要题材,包括灾难、战争和超自然力,一再被书写或是搬上银幕,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回想一下,基本上每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都逃不出这个框架。《猩球崛起2》里的灾难元素是流感病毒,《明日边缘》的背景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的战争,《复仇者联盟》不正是一群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们的故事吗?
科幻作品还常用到一个有点特殊的题材,就是反乌托邦(Dystopia),科幻作家们集体对“科技会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一命题抱普遍怀疑态度,并由此形成了科幻文学的一支经典流派。改编自美国小说家苏珊·柯林斯作品的电影《饥饿游戏》的背景就是反乌托邦的,在毁灭后又重生的一个科技几乎无所不能的年代,社会结构却非常专制,富裕的统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一群少年少女的命运,甚至让他们去进行自相残杀的比赛。更夸张的是,在比赛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改变比赛条件,想让谁获胜就让谁获胜,这不是毫无公平可言嘛!反乌托邦描绘的就是这种非常残酷的社会环境,科技在发展,人们却生活在压迫和痛苦之中。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幻的基本元素,回到文章开头提的那个问题,在科幻小说里面,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综合以上元素,未来的样子应该已经比你一开始想的更丰富一些了吧?或许人类生活在无数个巨大的泡泡里面,沿赤道轨道悬浮在离地面几公里的地方,物资由几千米高的电梯运输。这些泡泡里非常拥挤,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受到限制,但由于污染太过严重,地面上由机器人进行重建生态环境的作业,没有个几百年,是不会完工的哟,在这段时间内,人们都不能回到地面。生活在泡泡里面的人也早就忘记住在地球表面的感觉了,可是,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面,还保留着对地面上风光的记忆,那些雪山、大海、森林和草地。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偷偷违反规定,回到了地面,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那个秘密还是留给你们猜吧,这就是科幻,想象没有尽头。
那么,不服气的你,可能会这么问:“一个正牌的科幻作家会怎么描写未来呢?”
按照知乎网回答提问的标准格式,在正式解答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定义,什么是科幻,什么是未来?
“科幻”是个外来词,来源于英文science fiction,字面意思是科学小说。1926年,一个居住在美国的卢森堡人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了一本在科幻史上举足轻重的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科幻杂志。1960年匹兹堡科幻年会颁给他一份特别的科幻奖,并授予他“科幻杂志之父”的封号。现在世界科幻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之一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雨果奖”。《惊奇故事》在出版之初使用的副标题是ScientiFiction,由scientific(科学的)一词和fiction(幻想故事)一词拼缀而成,是科幻小说的原始称谓模型。
什么样的文章才叫Scientifiction呢?根斯巴克解释说,像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和埃德加·爱伦·坡这些人写的作品就是Scientifiction,既新奇浪漫,又有科学根据,还有预见性的展望。最好的例子就是课本上出现的科幻小说的典型,儒勒·凡尔纳1869年的《海底两万里》。那时世界上还不存在像“鹦鹉螺号”那么大的潜艇,但后来能在深海航行的潜艇真的被制造出来了,虽然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钠分解出来的钠发电至今还没实现。
除了这种中规中矩的样板,早期的科幻故事也有直到现在读起来仍然前卫的作品。在《惊奇故事》诞生之前,科幻小说并不作为独立的类型文学存在,即使是《海底两万里》也被硬核科幻迷排斥为博物小说。爱伦·坡在1845年写过一个叫做《福德玛先生病例》的故事,说的是几个医生通过催眠手段,延长了一个濒死患者的生命,然而几个月之后,患者用非人的声音倾诉“让我沉睡,要么让我立刻醒来,我已经死了……”,医生们加深了催眠的程度,患者却即刻腐烂,化为一滩脓水。可以肯定的是,爱伦·坡在写作时脑海里并没有“科幻”这个概念,可这个故事却包含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科学的手段,和这种特殊手段所造成的异化结果。
我们发现,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学的想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现在看来,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创造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方法——用电流刺激拼凑的尸块给予其生命——完全就是无稽之谈。虽然雪莱描述的科学手段早已被证明是伪科学,但其中包含的反思和焦虑至今仍不过时,那就是对“人造人”的担忧。尤其是在西方人的观念里,造人是上帝的特权,如果人也拥有了这种权力,整个宗教信仰的基础就会动摇,人性和神性的混淆必会招来灾祸。这也是至今主流社会对于克隆人研究仍持保守和反对态度的原因。
和人造人很相近的设定,还有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人们对这两种元素的焦虑和对人造人的情绪如出一辙。人对于自己造物终将失控的忧虑大约起源于亚当偷吃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的“原罪”,当然“原罪”并非实际存在的罪恶,但反映了人类对自己存在的正当性的思考。
关于“人”的主题还有另一个分支,就是生物工程,听起来好像很高端大气,但实际上这类作品里面充斥着各种丧尸、怪物,多以阴森恐怖的氛围取胜,例如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机》系列。日本作家濑名秀明的科幻小说《寄生前夜》,不仅获得了第二届日本恐怖小说比赛的冠军,还被誉为日本两大恐怖小说之一,足以见其惊悚的程度。《寄生前夜》是一部题材较为另类的科幻小说,小说的男主人公永岛利明是一个生物化学学者,他的研究对象是线粒体。有一天,永岛利明的妻子圣美在一起神秘的交通事故中变成了“脑死亡者”,她的肾脏被移植进了一位名叫安齐麻理子的少女体内。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接受妻子死亡的事实,永岛利明取出了圣美的肝细胞,将其命名为“Eve”,并加以继代培养,以期圣美能以细胞的形式继续存活下去。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沉睡在“Eve”中的线粒体却在伺机利用安齐麻理子发动一场恐怖的“反叛”……这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故事其实有着扎实的科学背景,其理论基于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的“自私的基因”学说,其主要观点是: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够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不为的。看到了这个学说,你能猜测出小说中的线粒体究竟做出了怎样可怕的事情吗?阅读的乐趣还是留给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书里寻找吧。
外星人也是科幻小说中不朽的主题,特别是科幻电影,每年都会有外星人电影的科幻大片,而且外星人的形态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要知道变形金刚也是外星人啊。统计了一下,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绝大部分是两种,一种是来毁灭地球,另一种是拯救地球,像《黑衣人MIB》里那样来地球安居乐业的实属少数。针对这个现状,引用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句话:“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他们到地球来必定是友好的。手持圣经穿越茫茫宇宙远比手持武器要来得容易。”所以,斯皮尔伯格拍的外星人电影是感动常在的《E.T.》。
人是科幻小说中活动的主体,而未来,则是科幻故事发生的时间,起码每年大量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都是发生在未来的,比如《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复仇者联盟》,伊唷,不要说好莱坞,连《铠甲勇士之雅塔莱丝》这种全程高能的影片都是未来的故事。或许编剧的心态和写日记的你并没有什么差别——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想怎么写都没关系吧?所以,未来的人类往往生活在一些看起来非常浮夸的环境中,比如飞车可以随意在空中任何位置飙车或是悬停,摩天楼修得和山一样庞大并且内部结构纵横交错,再也不需要固定的显示屏和控制设备,任何地方都可以3D全息投影、手势操作,一键换装或一键换装修也不再是梦。 在未来的人们掌握了那么多我们现在想都不敢想的技术之后,他们会想去一些遥远的地方探险,人类的远征队早已出发了几百个世纪,征服了数不清的星系。在星空的深处人们建造了无数的星门,从一个星门穿梭到另一个星门,可以瞬间跃迁几个星区。冥王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际航运中转站,因为地球上没有空间和材料建那么大的星港。终于,宇宙也不再神秘,人们把视野转向了时间,穿越时空终于成为可能,就这样,过去和将来一样,都成为了科幻故事发生的舞台。
但是无论采取怎样的技术,无法回避的事情是,时间在我们这个维度作为一个恒常的指标,一旦人为地翻转了前进方向,就会产生很多“破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祖父悖论”,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他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说的是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会有你的父亲;没有了你的父亲,你就不会出生;你没出生,就没有人会回到过去把你祖父母杀死,那么,你究竟还存不存在呢?加之,人的每一个行为对周围事物的影响都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混沌性,如果回到过去,影响的可能远远不止自己的存在,整个人类社会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去年由好莱坞影星伊桑·霍克出演的电影《前目的地》说的就是一个时间旅行的故事,改编自科幻大师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小说《你们这些还魂尸》。这个故事概括起来有点费劲,说的是1970年的一天,故事的主角接到一个已经变成了男性的双性人的委托,这个双性人已经生育过一个小孩,却被人把孩子骗走了,双性人于是做手术变成了男性。主角接受了委托,把婴儿从1964年的时空送到了1945年,又去1963年找到了孩子的父亲并把他送到了1985年。而真相大白的时候主角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委托自己的双性人,是孩子的母亲又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那个小孩!人物关系概括出来是不是已经看晕了?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能够承担不同的角色,但其实时空旅行的离奇之处可能远不止这么点哦。
以人为主体,在过去、现在或是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科幻故事,几种主要题材,包括灾难、战争和超自然力,一再被书写或是搬上银幕,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回想一下,基本上每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都逃不出这个框架。《猩球崛起2》里的灾难元素是流感病毒,《明日边缘》的背景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的战争,《复仇者联盟》不正是一群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们的故事吗?
科幻作品还常用到一个有点特殊的题材,就是反乌托邦(Dystopia),科幻作家们集体对“科技会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一命题抱普遍怀疑态度,并由此形成了科幻文学的一支经典流派。改编自美国小说家苏珊·柯林斯作品的电影《饥饿游戏》的背景就是反乌托邦的,在毁灭后又重生的一个科技几乎无所不能的年代,社会结构却非常专制,富裕的统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一群少年少女的命运,甚至让他们去进行自相残杀的比赛。更夸张的是,在比赛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改变比赛条件,想让谁获胜就让谁获胜,这不是毫无公平可言嘛!反乌托邦描绘的就是这种非常残酷的社会环境,科技在发展,人们却生活在压迫和痛苦之中。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幻的基本元素,回到文章开头提的那个问题,在科幻小说里面,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综合以上元素,未来的样子应该已经比你一开始想的更丰富一些了吧?或许人类生活在无数个巨大的泡泡里面,沿赤道轨道悬浮在离地面几公里的地方,物资由几千米高的电梯运输。这些泡泡里非常拥挤,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受到限制,但由于污染太过严重,地面上由机器人进行重建生态环境的作业,没有个几百年,是不会完工的哟,在这段时间内,人们都不能回到地面。生活在泡泡里面的人也早就忘记住在地球表面的感觉了,可是,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面,还保留着对地面上风光的记忆,那些雪山、大海、森林和草地。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偷偷违反规定,回到了地面,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那个秘密还是留给你们猜吧,这就是科幻,想象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