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词是汉语中重要的词类之一,是用来区别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本文首先根據语义功能将介词分为六类,再从《宛陵录》中挑选出其中的代表型介词进行简要分析。《宛陵录》中介词的系统研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介词;语义功能;时间;空间;被动;对象
作者简介:王云帆,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引言
汉语介词是伴随着语言发展日益精密、表达日益丰富的需要而产生的。介词的功用不仅体现在语义上,还体现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学界内一般将介词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其本质功能,即反映两类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是附属功能,即篇章中的连接作用、显示对比焦点信息。
正因为介词的语义功能是介词最为核心的功能,因此学界一般按照语义功能来为介词分类。太田辰夫(1985)将近代汉语的介词分为十七类,分别是“所在、起点、方向、关连、到达、距离、经由、原因、目的、代替、材料工具、处置、依据、除外、共同、比较、包括强调”等;田春来在《<祖堂集>介词研究》中同样根据介词的语义功能将研究对象分为引进时间和空间的介词、被动介词、处置和工具介词、对象介词、话题介词、依凭和原因介词六大类。
蒋绍愚先生认为:“同一介词的义项如果分得太细,会抹煞介词的本来面貌及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因为很多功能上的细微区别可能是由语境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认为田先生的分类方法最为可靠,主要考虑介词的语义功能,同时兼顾了介词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介词的分类
按照语言类型学理论,介词按所处位置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前置介词和后置介词,而汉语学界通常所说的介词是前置介词,类型学中所说的后置介词一般在汉语学界传统上被认为属于方位名词等其它词类。本文所讨论的介词也按照汉语的传统限定为前置介词,不涉及后置介词。
二.介词
1.时间、空间介词“即”
本文中,“即”的用例总共有31处,其中介词用法并不多见。在以往的禅宗史书中,“即”作为空间、时间介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大约有三种用法。第一是表示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表示动作发生在某一时间节点上,例如:
(1)即(大中)四年庚午年,诣幽州宝刹寺具戒。(《祖堂集》卷七)
第二为上古的“靠近”义,例如:
(2)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第三为从“靠近”义引申而来的“到”义,后面一般接处所名词,在此基础上,“即”之后又演变为引进动作发生地点的介词,如:
(3)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2.被动介词“被”“为”
2.1“被”
经统计,《宛陵录》共有“被”字句7例,其中6例引入主动者,即施事者。如:
(4)缠作佛见便被佛障。
在这仅有的7例被字句中,谓语为单音光杆动词的共5例,约占总数的70%,其余两例为谓语动词前有状语,如:
(5)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
在这仅有的7例被字句中,有一例非常特殊,它并不是表示一般的被动的含义,而是扩展为表示事件得以发生的原因,“被”可以理解为“因”。如:
(6)被见障故。
这里的“被”受一定的篇章影响,起着一定的连接意义。
2.2“为”
“为”字被动式是很早就产生的被动形式,而在之前的文献资料中,大多是“为N(之)所V”式,不见“为NV”式。《宛陵录》中“为”共有24例,但其中20例皆为其动词用法,表“是”或“因为”的意思,另外四例为典型的介词用法,其中两例“为”用作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相当于“向”。另外两例则表示被动,如:
(7)为属因缘造作故。
据唐钰明(1987)研究,“为”字被动句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春秋时出现的“为”字;战国时期出现的“为N之/所V”式;汉魏六朝出现的“为N所V”和“为N之所V”式。我们认为《宛陵录》中介词“为”是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即出现了“为NV”式。
3.对象介词“除(除却、除去)”
这一组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排除对象,语义上表示排除。在《宛陵录》中“除”共有6例,其中3例为“除去”,其次是“除”,2例,最后是“除却”,仅1例。如:
但除却如许多种幻想。
向熹(1993)认为,介词“除”最初产生于六朝,如:
(8)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齐民要术》)
后来王鸿滨(2003)认为介词“除”产生自三国时期,而胡敕瑞(2008)又认为东汉译经中排除标记“除”已经产生:
(9)除其宿罪不请,余不能动。(《道行般若经》)
三.结论
由于《宛陵录》中涉及的介词非常有限,本文选取了《宛陵录》一文中的几个代表型介词进行了简单描述。长久以来,汉语历史介词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探讨单个介词的意义及用法上。在没有“介词”这一现代语法术语出现之前,历史文献中的介词多被传统语文学家们成为“助字”,有关的研究也仅限于讨论该字的意义或用法。
目前汉语史上介词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汉语历史上有些客观存在的介词或者某一介词的某种用法尚未被发现。第二是对介词的系统演变研究不够,但是我们知道,在单个介词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同功能介词系统的演变和历史替换更有意义和价值。第三是有些介词要进一步结合句式研究其用法,这样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李福堂.《祖堂集》介词研究[J].语言研究集刊,2004.
[3]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中华书局,2002.
关键词:介词;语义功能;时间;空间;被动;对象
作者简介:王云帆,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引言
汉语介词是伴随着语言发展日益精密、表达日益丰富的需要而产生的。介词的功用不仅体现在语义上,还体现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学界内一般将介词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其本质功能,即反映两类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是附属功能,即篇章中的连接作用、显示对比焦点信息。
正因为介词的语义功能是介词最为核心的功能,因此学界一般按照语义功能来为介词分类。太田辰夫(1985)将近代汉语的介词分为十七类,分别是“所在、起点、方向、关连、到达、距离、经由、原因、目的、代替、材料工具、处置、依据、除外、共同、比较、包括强调”等;田春来在《<祖堂集>介词研究》中同样根据介词的语义功能将研究对象分为引进时间和空间的介词、被动介词、处置和工具介词、对象介词、话题介词、依凭和原因介词六大类。
蒋绍愚先生认为:“同一介词的义项如果分得太细,会抹煞介词的本来面貌及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因为很多功能上的细微区别可能是由语境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认为田先生的分类方法最为可靠,主要考虑介词的语义功能,同时兼顾了介词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介词的分类
按照语言类型学理论,介词按所处位置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前置介词和后置介词,而汉语学界通常所说的介词是前置介词,类型学中所说的后置介词一般在汉语学界传统上被认为属于方位名词等其它词类。本文所讨论的介词也按照汉语的传统限定为前置介词,不涉及后置介词。
二.介词
1.时间、空间介词“即”
本文中,“即”的用例总共有31处,其中介词用法并不多见。在以往的禅宗史书中,“即”作为空间、时间介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大约有三种用法。第一是表示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表示动作发生在某一时间节点上,例如:
(1)即(大中)四年庚午年,诣幽州宝刹寺具戒。(《祖堂集》卷七)
第二为上古的“靠近”义,例如:
(2)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第三为从“靠近”义引申而来的“到”义,后面一般接处所名词,在此基础上,“即”之后又演变为引进动作发生地点的介词,如:
(3)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2.被动介词“被”“为”
2.1“被”
经统计,《宛陵录》共有“被”字句7例,其中6例引入主动者,即施事者。如:
(4)缠作佛见便被佛障。
在这仅有的7例被字句中,谓语为单音光杆动词的共5例,约占总数的70%,其余两例为谓语动词前有状语,如:
(5)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
在这仅有的7例被字句中,有一例非常特殊,它并不是表示一般的被动的含义,而是扩展为表示事件得以发生的原因,“被”可以理解为“因”。如:
(6)被见障故。
这里的“被”受一定的篇章影响,起着一定的连接意义。
2.2“为”
“为”字被动式是很早就产生的被动形式,而在之前的文献资料中,大多是“为N(之)所V”式,不见“为NV”式。《宛陵录》中“为”共有24例,但其中20例皆为其动词用法,表“是”或“因为”的意思,另外四例为典型的介词用法,其中两例“为”用作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相当于“向”。另外两例则表示被动,如:
(7)为属因缘造作故。
据唐钰明(1987)研究,“为”字被动句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春秋时出现的“为”字;战国时期出现的“为N之/所V”式;汉魏六朝出现的“为N所V”和“为N之所V”式。我们认为《宛陵录》中介词“为”是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即出现了“为NV”式。
3.对象介词“除(除却、除去)”
这一组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排除对象,语义上表示排除。在《宛陵录》中“除”共有6例,其中3例为“除去”,其次是“除”,2例,最后是“除却”,仅1例。如:
但除却如许多种幻想。
向熹(1993)认为,介词“除”最初产生于六朝,如:
(8)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齐民要术》)
后来王鸿滨(2003)认为介词“除”产生自三国时期,而胡敕瑞(2008)又认为东汉译经中排除标记“除”已经产生:
(9)除其宿罪不请,余不能动。(《道行般若经》)
三.结论
由于《宛陵录》中涉及的介词非常有限,本文选取了《宛陵录》一文中的几个代表型介词进行了简单描述。长久以来,汉语历史介词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探讨单个介词的意义及用法上。在没有“介词”这一现代语法术语出现之前,历史文献中的介词多被传统语文学家们成为“助字”,有关的研究也仅限于讨论该字的意义或用法。
目前汉语史上介词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汉语历史上有些客观存在的介词或者某一介词的某种用法尚未被发现。第二是对介词的系统演变研究不够,但是我们知道,在单个介词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同功能介词系统的演变和历史替换更有意义和价值。第三是有些介词要进一步结合句式研究其用法,这样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李福堂.《祖堂集》介词研究[J].语言研究集刊,2004.
[3]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