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as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15-02
  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一氧化碳中毒往往诱发脑病,这种疾病称为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积极防治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何谓“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由一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构成,一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不溶于水的气体。含有碳的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便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一旦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便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据测算,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濃度超过30mg/m3,便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河北一家甲级医院曾对该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过专项统计研究,发现在全部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为38.3%,女性患者占比为61.7%,患者的年龄下至7岁,上至90岁,其中,41~80岁年龄段患者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全部患者中,农民占比高达63.93%,离退休老人占比为8.71%,在校学生占比为6.72%,务工人员占比亦为6.72%。医院又分析了患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原因,结果显示:超过84.83%的患者由于在室内烧煤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家庭煤气泄露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在全部病例中占比为6.22%;患者本人使用热水器洗澡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在全部病例中的占比为4.73%。——研究还发现:在全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有15.17%的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病。
  在了解了“一氧化碳中毒”后,我们来重点介绍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一氧化碳经气管进入人体后,会迅速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在这里,我们须补充一点:氧分子也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分子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却比氧分子强200倍,甚至300倍,而氧血红蛋白解离的速度却比碳氧血红蛋白解离的速度快3600倍。由于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并严重阻碍血氧的释放,因此,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出现细胞缺氧。而脑组织一旦缺氧,便会出现脑血管痉挛、渗出、神经细胞能量消耗、钠泵失灵、细胞内水肿、甚至形成脑血栓。这种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脑病,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又可分为急性中毒性脑病与迟发性脑病。急性中毒性脑病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头痛、头晕、沉重、烦躁、眼花、乏力、胸闷,或出现恶心、呕吐;一些患者中毒严重,还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嘴唇呈樱桃似的红色。个别患者甚至会在一氧化碳中毒24~48小时内死亡,对这些患者的大脑尸检发现:患者的大脑充血、水肿。
  专家们发现:一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度过急性期,情况有所好转,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段时间的跨度为2~60天),又会出现新的症状,如痴呆、木僵、精神错乱(这是精神意识障碍的表现)、四肢肌张力增强、静止性震颤、偏瘫、大小便失禁(这表明患者的锥体外系统神经出现障碍,或已经遭受损害)、失语、失明、无法站立(这是患者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的表现)。专家们将这类脑病统称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二、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患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必须迅速切断一氧化碳气体来源;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空气新鲜的室外环境(在救助患者的过程中,救助者本人必须做好自我保护),然后将患者尽快送至医院。医务工作者会对患者进行氧疗,据测算,在正常情况下,一氧化碳分子从碳氧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需要耗时4个小时,但患者吸入纯氧后,一氧化碳分子从碳氧血红蛋白中分离的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40分钟;患者吸入三个大气压的纯氧后,一氧化碳分子从碳氧血红蛋白中分离的时间可进一步缩短至20分钟。采用高压氧疗可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采用高压氧疗,必须控制好给氧时间与给氧流量,防止患者发生氧中毒。此外,医务工作者还须为患者更换棉质衣服,严禁任何易燃易爆物品、以及手表、钢笔、保温杯进入高压氧舱。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人数40例。其中实验1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实验2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2组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起效时间,明显比实验1组低,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另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总发生率(25.7%)低于对照组(41.4%)(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农村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及就医行为。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该地区农村居民79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回顾性分析其首诊医疗机构选择及就医行为。结果:研究结果显示795例农村居民患者患病后去诊所或村卫生就诊人数最多,为523例,占总就诊人数的76.46%,其次为县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农村居民患病后,多数选择医疗机构就诊治疗,部分不选择任何治疗方案,在家休息使其自行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中消化内镜和开腹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均分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本院接诊的早期胃癌病患58例,实验组治疗用消化内镜技术,对照组用开腹术。对比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用时等。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29.08±4.97)ml,比对照组(41.59±5.04)ml少,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3.41±0.17)d、手术用时(41.26±5.24)min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討无痛人流术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n=8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给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实验2组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2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实验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宫外孕方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与中药治疗的观察组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β-HCG测验结果改善情况、盆腔包块缩小幅度、尿妊娠检测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2月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根据不同的修复方法将70患者分为对照组(选择常规口腔修复)和观察组(选择种植义齿),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其中主要包括:满意度、出血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优化患者术后由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转入病房的转运流程,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60例手术后转入PACU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流程,试验组采用优化转运流程。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6.6% VS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接受诊疗的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总共入选100例患者,在患者入选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处理分组。常规组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加味千金苇茎汤进行治疗。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