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研究对无人机的相关情况实行概述,对无人机存在的安全风险加以分析,对无人机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进行刍议,旨在及时明确无人机安全威胁风险,及时采取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处理问题、规避/减少风险。
关键词:无人机;信息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55
前言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较好,无人机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存在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及安全系数高等优势,所以可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比方说:农业监测、自然灾害、影视拍摄等领域。而为规避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需加强传感器协调、合理使用超声波干扰陀螺仪,并通过GPS欺骗等对策处理。
一、无人机的相关情况概述
我国无人机制造消极消费、军事应用、工业应用等方面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不同类型无人机销售形势均呈良好状态。通过使用无人机无线通信安全漏洞,可暴露产出无人机的安全问题,因而需从无人机信息安全防护网络方面进行完善,以便确保无人机的性能[1]。无人机工作基本原理:应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对无人机操控,无人机网络经卫星进行无人机通信传输,主要对影音频进行传输,卫星通信链路主要可完成传递信息,通过GPS信号和气象信息等构成。
二、无人机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机密性的攻击
机密性也可以叫作保密性,可防止保护数据受到非法访问,重点对没有授权信息进行访问,如此可以盗取相关重要信息。无人机系统中均容易受到机密性攻击,软件漏洞、病毒,以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会对地面站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系统组件间通信链路会受到口令、身份炎症及跨层攻击等因素所威胁。
(二)完整性的攻击
通过对无人机攻击切取信息,通信链路地面站会受到机密性攻击,这时必然会对无人机的完整性造成直接影响,攻击人员经删除数据、修改/破坏重要数据等形式,对无人机完整性构成影响,然后生成新的信息对无线数据链路加以破坏。
(三)可用性的攻击
系统在正常访问反应下不能获取数据信息,以伪造攻击、拒绝服务的方法攻击,容易造成网络堵塞、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状况。攻击主要包括泛洪攻击、缓冲溢出2个类型,前者会造成网络瘫痪、比较常见,需及时选择适合的对策处理。
三、无人机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刍议
(一)加强传感器的协调
新型无人机技术、处理计划,均需获得传感器协作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属于可感受被检测信息的机械设备,能够促使检测信息——特定电信号发生转变。在此之后,实行传输的过程使用微机电系统、微机电去燥算法处理,如此能充分发挥出传感器在无人机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比方说:应用多旋翼无人机时会选择陀螺仪、磁力计,以及GPS和加速度计等,实行无人机系统惯性测量。这时,主控制器会结合不同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及时传达相关指令,确保无人机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更好的应对。
(二)合理应用超声波干扰陀螺仪
所谓超声波干扰陀螺仪,即为无人机传感器抗击空气的手段,借助该种设备加速度计能形成惯性测量单元,提高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借助MEMS传感器的作用可树立振动物体传感角速度的理念,在共振下保证输出数据的可信度。然后进行陀螺仪、开源电子平台连接工作,及时采集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将数据传递于计算机中,客观评判陀螺仪输出数据的准确性。
(三)利用GPS进行欺骗
全球定位系统GPS,也可以叫作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固定位、测速及高精度时间标准。站在无人机的角度来看,GPS属于关键傳感器便于为无人机提供位置方面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GPS能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降低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并提高无人机抗干扰方面的能力[2]。当前,GPS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良好发展下,GPS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比较常遇到的为GPS干扰安全威胁、GPS欺骗安全威胁。GPS干扰会对GPS接收机施加一定的干扰信号,趋于该种状态下GPS接收机不能及时接受GPS信号,获取相关位置和时间信息。GPS欺骗经伪造/重放GPS信号,使得GPS接收机及时接受相关GPS信号,解析错误位置信息、错误时间信息。GPS欺骗经信号产生方式划分包括:转发式GPS欺骗、生成式GPS欺骗2个类型,前者需将真实GPS信号录制后,发生于GPS接收机对错误位置信息、错误时间信息实行解算;后者经特定程序生成位置GPS欺骗信号、时间GPS欺骗信号,然后发射到GPS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接收并解析GPS欺骗信号。
总结
无人机安全信息管控作为新型技术,需合理运用传感器攻防技术、无人机加密安全技术,以及芯片加密技术等处理,以此防止发生无人机飞控过程中,监控盲区安全风险事件,加强无人机生存及作战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辉,张业平,于攀,等.面向无人机网络的密钥管理和认证协议[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51(03):162-170.
[2]马卓然,马建峰,苗银宾,等.无人机网络中基于状态迁移的访问控制模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5(006):44-50.
关键词:无人机;信息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55
前言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较好,无人机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存在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及安全系数高等优势,所以可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比方说:农业监测、自然灾害、影视拍摄等领域。而为规避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需加强传感器协调、合理使用超声波干扰陀螺仪,并通过GPS欺骗等对策处理。
一、无人机的相关情况概述
我国无人机制造消极消费、军事应用、工业应用等方面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不同类型无人机销售形势均呈良好状态。通过使用无人机无线通信安全漏洞,可暴露产出无人机的安全问题,因而需从无人机信息安全防护网络方面进行完善,以便确保无人机的性能[1]。无人机工作基本原理:应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对无人机操控,无人机网络经卫星进行无人机通信传输,主要对影音频进行传输,卫星通信链路主要可完成传递信息,通过GPS信号和气象信息等构成。
二、无人机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机密性的攻击
机密性也可以叫作保密性,可防止保护数据受到非法访问,重点对没有授权信息进行访问,如此可以盗取相关重要信息。无人机系统中均容易受到机密性攻击,软件漏洞、病毒,以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会对地面站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系统组件间通信链路会受到口令、身份炎症及跨层攻击等因素所威胁。
(二)完整性的攻击
通过对无人机攻击切取信息,通信链路地面站会受到机密性攻击,这时必然会对无人机的完整性造成直接影响,攻击人员经删除数据、修改/破坏重要数据等形式,对无人机完整性构成影响,然后生成新的信息对无线数据链路加以破坏。
(三)可用性的攻击
系统在正常访问反应下不能获取数据信息,以伪造攻击、拒绝服务的方法攻击,容易造成网络堵塞、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状况。攻击主要包括泛洪攻击、缓冲溢出2个类型,前者会造成网络瘫痪、比较常见,需及时选择适合的对策处理。
三、无人机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刍议
(一)加强传感器的协调
新型无人机技术、处理计划,均需获得传感器协作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属于可感受被检测信息的机械设备,能够促使检测信息——特定电信号发生转变。在此之后,实行传输的过程使用微机电系统、微机电去燥算法处理,如此能充分发挥出传感器在无人机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比方说:应用多旋翼无人机时会选择陀螺仪、磁力计,以及GPS和加速度计等,实行无人机系统惯性测量。这时,主控制器会结合不同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及时传达相关指令,确保无人机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更好的应对。
(二)合理应用超声波干扰陀螺仪
所谓超声波干扰陀螺仪,即为无人机传感器抗击空气的手段,借助该种设备加速度计能形成惯性测量单元,提高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借助MEMS传感器的作用可树立振动物体传感角速度的理念,在共振下保证输出数据的可信度。然后进行陀螺仪、开源电子平台连接工作,及时采集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将数据传递于计算机中,客观评判陀螺仪输出数据的准确性。
(三)利用GPS进行欺骗
全球定位系统GPS,也可以叫作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固定位、测速及高精度时间标准。站在无人机的角度来看,GPS属于关键傳感器便于为无人机提供位置方面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GPS能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降低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并提高无人机抗干扰方面的能力[2]。当前,GPS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良好发展下,GPS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比较常遇到的为GPS干扰安全威胁、GPS欺骗安全威胁。GPS干扰会对GPS接收机施加一定的干扰信号,趋于该种状态下GPS接收机不能及时接受GPS信号,获取相关位置和时间信息。GPS欺骗经伪造/重放GPS信号,使得GPS接收机及时接受相关GPS信号,解析错误位置信息、错误时间信息。GPS欺骗经信号产生方式划分包括:转发式GPS欺骗、生成式GPS欺骗2个类型,前者需将真实GPS信号录制后,发生于GPS接收机对错误位置信息、错误时间信息实行解算;后者经特定程序生成位置GPS欺骗信号、时间GPS欺骗信号,然后发射到GPS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接收并解析GPS欺骗信号。
总结
无人机安全信息管控作为新型技术,需合理运用传感器攻防技术、无人机加密安全技术,以及芯片加密技术等处理,以此防止发生无人机飞控过程中,监控盲区安全风险事件,加强无人机生存及作战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辉,张业平,于攀,等.面向无人机网络的密钥管理和认证协议[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51(03):162-170.
[2]马卓然,马建峰,苗银宾,等.无人机网络中基于状态迁移的访问控制模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5(00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