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与审美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探究初中美术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皆在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做一些早期铺垫工作,以期给广大同行朋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特点 审美能力 培养途径
  根据我最近阶段的研究发现,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弊端。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1.美术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受到每年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美术课程不像语文、数学、外语等参加统一笔试纳入中考成绩,因此很多校领导和老师都不重视这门学科。然而,换个角度考虑,我们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考试,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错误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今后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的考核力度欠缺。
  美术课程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考核弹性大,不像语文、数学、外语那样用一个具体抽象的数字概况学生成绩。鉴于这些特点,美术一般由任课老师自己考核,很多老师平时上课就不是很负责,最后却上报一个非常满意的学生成绩。
  3.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很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4.美术教学富有时代性。
  美术更是一门艺术课程。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1.美术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学校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音乐和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开设进行。美术课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有: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同时,在该课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一些技巧美术欣赏与方法,使学生的审美空间不断扩大。最后,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作艺术。只有学生自觉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2.注重开放性教学。
  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营造出开放的新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课堂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逐渐开始由主导者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学生应当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辅助性指导能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更多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更为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野外“写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美术与大自然的联系。
  3.将课堂目标延伸到课外。
  教学内容想要得到训练与延伸,需要课外拓展训练。对于美术课程而言,美术课堂之外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创作都是课堂的延伸。美术课程受到课时的限制,尤其自身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单凭教师课堂讲解是非常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需要在课后加以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积累美术知识。课后知识梳理对学生美术学习而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要想增强美术教学效果,需要与学生有更多交流与互动,不断改变自身传统观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而言,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就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该学习过程之中,上课认真听课与思考,不懂就问。
  5.通过阅读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人的情感与审美活动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即情感,所有审美活动都会受到情感的支配。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这一过程之中,应当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足够重视,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由于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自身具有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比较低。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对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及美感等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逐渐意识到美术作品色彩的浅重及线条的粗细等都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与反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是美术教学中需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还是该课程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培养感情,因此,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美术作品的看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平时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力度不够,美术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等都制约着美术课程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课外拓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平.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7):56.
  [2]张倩倩.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J].美与时代(教学版),2014:82.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支粉筆,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的枯燥而乏味,晦涩而难懂,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导致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缺缺,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一线教师,无论何时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因而,我将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以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 要: 生态化课堂,提倡真实、自然和合乎生活情景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现在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工作应该不断向企业靠拢,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生产操作等技能,这就需要将生态化课堂与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结合起来。只要将生态化教学付诸实践,数控专业的教学就能得到实质性提升,数控专业和职业学校的发展就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数控课程 生态化课堂  1
高校体育教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质,一节好的体育课不仅仅是老师做好本职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巨大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
在流淌着古老岁月的历史中,八百里秦川以广阔的胸襟迎接着来自于黄土高原的风沙与豪气。同一时刻在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朔风中,无数的陕西汉子成群结队组成马帮,成为了神州大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还存这很多的问题,例如一言堂、强制教学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期望能够真正发挥阅读的作用,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缺乏感染力  同一
辣椒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和叶螨类等虫害,其防治措施简介如下,提供种植户参考,以旨在于与同行切磋。  一、疫病  疫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多雨季节特别是暴雨后容易发病,重茬田块、田间积水、大水漫灌等都会加重病害发生。该病危害辣椒的茎、叶、果实。主要症状是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茎部发病时,发病部位常易拆断,病斑干燥后变成淡褐色。主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