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如何创新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施展才华、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新力量”。在创新成为时代精神核心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研究,不仅能进一步体现社会实践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性”,更是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和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创新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G641
  当今大学教育,“社会实践”成为一个高点击量的热点话题。从古代开始,我国的思想大家对于实践育人的道理做了诸多的解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历史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与重要性作了不同的论述。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具有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概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兴起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打破零散、单一、盲目的格局,逐渐向正规化的方向靠拢。也就是在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二是逐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号召和组织下,广泛开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各高校营造的热烈气氛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化。三是发展趋于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对组织领导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加丰富,社会实践的结构也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实践层次进一步发展,实践规模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步入了初步的成熟、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
  当今,各高校通过多年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既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增长了才干。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状与当今主流知识、经济、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代特色越来越鲜明。将近年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年社会实践的主题都与当年的社会背景相紧密结合。二是 和谐德育环境的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德育的发展和完善,要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条件,要创造各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景条件,让德育主体切实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教育过程,加入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实践。三是大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和拓展的增强。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的德育理论教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但是,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技能不等同,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难以灵活如的运用。同时,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社会实践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内容逐步贴近民生、 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逐渐丰富、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等一系列成果。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制度下,关于对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学分量化标准缺少,容易造成学生只重视第一课堂、忽视第二课堂,单纯的专注于理论学习、忽略实践环节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应提高社会实践在理论教育的比重,在社会实践中继续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巩固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这种形式与条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创新。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社会实践的重视,让社会实践的意识深入大学生心中,让社会实践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该如何创新?这是长期困扰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作者看来,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會实践活动的创新应当以更新实践理念为出发点、以创新实践模式、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评价新体系为指导方向,逐渐的形成并遵循“新理念一新模式一新体系”的创新方式,进而落实创新的宏观要求,切实、务实、积极的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
  那么,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作者认为应当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理解。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结合社会人才市场对实践型人才的的需求,逐渐的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尽可能的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相沟通、相融合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向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的方向转变。有效的指导大学生明确知识方向、切实的提高实践能力、不断的完善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使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外化为自己优秀的行为和实践成果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以运用,并且只有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的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二是科学合理的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目前来看,高校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在事前提前规划好实践主题与实践基地、实践预算的活动经费、组织实践活动的计划、系统实施活动方案、科学评估总结活动绩效等各方面,系统化、立体化、全面的进行规划和管理,在这种方式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才更体现出其价值。三是创建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捷径。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建立对社会实践本质认识的新视野,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不断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类型,落脚于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体系。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用新视野看待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思路和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空间,从而为进一步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资源作为创新的资源保障提供有力支撑,继而在新视野的范围内和新资源的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与发展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永恒动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动力的源泉。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迫在眉睫,也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现就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造力;发散思维;创造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8  创造能力就是运用一切已有信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去设计多层次问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梳理知
[关键词] 专业实训;教师期望;教学研究  [摘 要]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傅)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职业能力、学情等基础之上,对学生(学徒)未来的行为或是行为表现作出的预测,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期望的形成要根据教育的实际,同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而且要将积极的期望信息有效地传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如何改革和发展,如何从“重教轻学”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为主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分析,不外乎就是三个环节:实际问题→分析探索→结论论证.目前,数学教学实际上只注重最后一个环节,忽视了探索问题的这一重要环节,忽视了发明创造的过程.本文旨在从数学的形成过程(观察→猜想→证明)来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摘要: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案这六个方面谈对《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并以“灌砂法测土路基压实度”為例介绍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桥梁工程;改革;素质  【中图分类号】U416.06-4  1、课程定位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所做的统计数据可知, 2014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绿牌专业。  为了更加明确市场需求我们做了大量
摘要:同性恋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现象。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却层出不穷,即便是在高校,也客观存在着一部分同性恋群体。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和价值观完善的关键时期,所以高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同性恋群体的心理疏导工作,为其提供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同性恋现象;同性恋群体;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1;G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