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可以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渗透 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美的教育。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更显得重要。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积极地投入学习,轻松的度过学习生涯,从而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美的特点又显得格外突出,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审美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创设审美情景,让学生更好的“入境”,达到审美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与情景和心境有关,因此,创设一定的审美情景,有助于审美化教学的进行。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审美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努力运用生动、亲切、自然、得体的语言,或妙趣横生的旁征博引、或形象逼真的演示,来创造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审美氛围,这种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审美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精神享受,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与语文学习中。审美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教育及道德伦理教育,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深远性的特点,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美育读本,但是如果课文中的人、事、物,不能在学生脑中“活”起来,那就谈不上审美教育了,所以,我们还精心选择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能更好的“入境”,达到语文学习审美化的目的。如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一课,我们就采取了课前参观的方式,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入境”的审美氛围。课前先让学生去公园观察紫藤萝花开放的情形。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紫藤萝花开情形,学生很兴奋,平时他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花草,并未注意认真观察过。他们分别从远、中、近距离的角度绘声绘色地描述紫藤萝花盛开的情形,这样入境入情的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更好地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学生对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就有了更强烈的认识与领悟。
  二、发掘教材内容,从思想内容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的思想内容,都寄寓着一种审美情感。在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获得审美的感悟。一篇篇文情并茂的课文,正是我们渗透审美教育的契机,要抓住这个契机,了解汉魏作品悲壮风骨、唐宋家国诗章、婉怨元曲杂剧、透彻明清长篇,其间蕴满了楼台玉宇、竹篙毛塘的韵姿、扬唱国破家亡的凉乐,学生了解后,感受别样;那连天碧荷、香山绿叶、庐山飞泉、三峡急流,那故都的秋色、松林的涛声、天山的绿影都在心灵上感悟和受到美的熏陶,陶冶着人的性灵。这种基本的心灵感悟和美的熏陶,也就是审美教育。说得具体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文章思想、挖掘文章的审美因素,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以讽刺的笔触,着意绘制了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的宫廷丑图。文章正是通过否定丑的形式来肯定美,以间接达到唤起学生心灵的感悟。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了作者对崇高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志同道合的君子的敬仰,对趋附权贵、追逐名利的小人的厌恶和鄙弃。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本来就难能可贵,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以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
  三、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意境形象美
  1、通过媒体精选并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如《斑羚飞渡》一课,通过动画效果的精心制作,把雨后彩虹的绚丽多彩、令人陶醉的美景与斑羚飞渡悬崖,用生命组成的彩虹的辉煌悲壮交相辉映,直接给学生以视觉的强烈冲击,以达到精神上的震撼和深刻的反思。同样《桥之美》类说明文和《三峡》类诗词课件,采用这种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三峡》一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在教授此课前,我先将三峡风光片根据课文内容剪辑下来,制成了课件,加上配音与配乐。上课时我先将此视频放给学生。三峡优美的风光,很快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当学生一起对着画面齐背课文时,他们已完全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了。三峡夏季的水流湍急、春冬的清荣峻茂、秋季的空灵肃杀,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们更体会到文章遣词精当、隽永优美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情感。老师也深受感染,与学生一起吟诵起来。
  2、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课件制作中能恰到好处的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例如,在制作《云南的歌会》课件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云南原生态民歌,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感受淳朴的发风之美,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总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可渗透,只要语文教师多思考、多准备,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都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只要我们积极创造和利用教学中美的因素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灵性,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深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曾文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2] 鲁仕清.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07年10期
其他文献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期刊
摘 要: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体育教育教学中,在转化“后进生”,激发学习兴趣等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转化差生,对我们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 融入 赏识教育  著名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所施行的主要是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单纯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据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就语文教育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期刊
摘 要:“补白”是一种艺术,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对文章的“留白”进行个性补白,其实也是对课文的“二次创作”,既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更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景;补白  语文教学中的补白,通常是针对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课文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初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技巧  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视听感知和想象,使学生的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培养健全学生阅读能力,以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设情境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听说教学、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一损皆损、一容具
期刊
摘 要: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可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以人为本 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
期刊
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脍炙人口的古训。它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阅读。  “读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读就是对某一篇文章,经精心揣摩研究,体会其味,理出文章的脉络,把捏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广义的读就是指一切与眼中所见的文字、人、事、物有关的视觉与大脑中枢神经的反应,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如读文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手段,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将学生情感置于乐观的状态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理运用 情境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也真正地体会到“获得必需的数学”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强调
期刊
摘 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下一代未来的前途和命运。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期望过高,过分管制等问题存在问题,提出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发达和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其家庭教育暴露出不少问题,并且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