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件)。这些文件指示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育人,明确了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和任务。2015年10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介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将占有突出地位,新课标将增加核心素养以及其质量评价标准。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素养是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新课标反复提及的新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参与运动,其核心素质主要包括体育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的有机融合。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重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课堂观察环节,以前教师往往忽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模板化的体育教学,对课堂细节观察不够重视,浪费了一个个良好的德育渗透时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乐于助人的学生、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不畏困难勇敢拼搏的学生、比赛失败不抱怨相互鼓励的学生等,体育教师都可以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运动竞赛、游戏等手段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互动体验,从中不断认识自己,了解同伴或对手,在这种竞争和交往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于此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在游戏或竞赛中养成关心他人,互帮互助,与人和睦相处,宽以待人的优秀品质;通过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宝贵精神;通过对抗或比赛,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信、果敢和勇于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所以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的机会,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2.注重“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体育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当下服务的,还应该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运动基础。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参与运动的主要动力。对学生来说,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是引导他们练习兴趣的诱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获取知识。还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运动技能分解、减速、定格、演示,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直观性的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突破時空制约,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充分的认知,培养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实践中来。
3.注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教授者,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做支撑,要为人师表、以身垂范,此外,体育教师应该定期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当代体育教学需求的优秀体育教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在内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示范效应。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健康生活、个性发展的学科素养。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而规定的目标,也是为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潜能开发,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任务的教育。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该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才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生存。注重学生既善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是当下的趋势和任务。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有意识地选用合作性比赛、游戏等教材,既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技能,增强自身体质,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看到团队的力量,体验集体竞争与合作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守规矩、讲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以及敢于竞争、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再被进一步的研究与界定,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下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新课标指出,注重对学生自主健身、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直接的表达。重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把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的融合。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素养是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新课标反复提及的新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参与运动,其核心素质主要包括体育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的有机融合。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重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课堂观察环节,以前教师往往忽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模板化的体育教学,对课堂细节观察不够重视,浪费了一个个良好的德育渗透时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乐于助人的学生、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不畏困难勇敢拼搏的学生、比赛失败不抱怨相互鼓励的学生等,体育教师都可以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运动竞赛、游戏等手段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互动体验,从中不断认识自己,了解同伴或对手,在这种竞争和交往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于此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在游戏或竞赛中养成关心他人,互帮互助,与人和睦相处,宽以待人的优秀品质;通过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宝贵精神;通过对抗或比赛,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信、果敢和勇于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所以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的机会,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2.注重“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体育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当下服务的,还应该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运动基础。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参与运动的主要动力。对学生来说,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是引导他们练习兴趣的诱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获取知识。还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运动技能分解、减速、定格、演示,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直观性的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突破時空制约,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充分的认知,培养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实践中来。
3.注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教授者,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做支撑,要为人师表、以身垂范,此外,体育教师应该定期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当代体育教学需求的优秀体育教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在内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示范效应。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健康生活、个性发展的学科素养。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而规定的目标,也是为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潜能开发,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任务的教育。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该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才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生存。注重学生既善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是当下的趋势和任务。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有意识地选用合作性比赛、游戏等教材,既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技能,增强自身体质,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看到团队的力量,体验集体竞争与合作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守规矩、讲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以及敢于竞争、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再被进一步的研究与界定,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下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新课标指出,注重对学生自主健身、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直接的表达。重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把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