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同治三年(1864年),陕、甘、疆变乱。中亚的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殖民主義支持下,乘机侵略我国新疆,相继侵占了喀什、阿克苏等城市,建立了所谓汗国,自封为“毕条勒特汗”。并进而攻占迪化(乌鲁木齐)的大部分地区。同治十三年(1871年),沙俄帝国乘机侵占北疆伊犁。英、俄和阿古柏三个侵略者妄图瓜分我国新疆。
在新疆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率军西征。由于部队兵力所限,对日常生活用品之军需,亟待招募雇工,加倍付酬解决。由此拉开了“赶大营”的序幕。
赶大营有特殊的含义。“大营”者,指军队之大营盘;“赶”者,是指天津杨柳青人追赶西征新疆的清军大营,提供生活用品的军需。而说到“赶大营”,人们总会想到它的首倡者安文忠。
安文忠,天津杨柳青镇人。他16岁便随军出关,奔赴新疆“赶大营”。进疆后,他走遍了哈密、迪化、宁远(今伊宁)等地,先后引领数百位家乡子侄陆续到新疆经商,成为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首倡者。经过多年经营,他在伊宁创立了新疆首屈一指的大字号——文丰泰,成为当时津商在新疆成功创业的领军人物。
安文忠远在新疆,但时时牵挂着家乡的生计,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伊犁经商时,他就向天津商帮各商号倡议集资,为家乡杨柳青十八道水会捐资,每年汇寄银两用于添置消防器材,维修水会房屋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安文忠在伊犁会同周恒德、郑永清及河北省白沟河商号的杜春弟,共捐钱五万串救济难民。
宣统元年,安文忠激流勇退,衣锦还乡。这位百万富翁在回乡之前,对于资金、产业都做了妥善安排。将新疆伊犁及塔城的文丰泰京货店交由三弟安文玺经营,由四弟安文庆协助,并谆谆嘱咐两个弟弟遇有时机,即刻收市还乡。
安文忠在外闯荡了几十年,见多识广,积累了丰富的经商之道。就在他返乡前两年,他便利用“协饷”在天津采购货物之际,同天津金融界巨头郭巨卿、金品三、张云峰等人组织成立了洽源银号,定股金为10万元,并在农工商部注册。洽源银号开业两年之后,安文忠从新疆回到天津,又续存了大额款项,成为天津资金雄厚、正宗经营的金融业第一家。洽源银号作风稳重,放款格外审慎,信誉很高,有钱人到这里存款放心,在社会上曾有“铁桶银号”的称谓。
回津后的安文忠更加踊跃地投身于家乡的慈善事业。在杨柳青,他独资成立了施医局,聘请曾在甘肃做过知县的刘文蔚为局董,中医大夫马少山看门诊,还宣传提倡并施种牛痘,预防天花。每年由安文忠为施医局提供经费600多元。他还捐资1万元在药王庙西院成立了安氏私立小学(解放后改为杨柳青第二小学),同时捐献土地一顷多,以每年所得收入辅助学校经费。他还参加天津市及杨柳青镇的多种慈善团体,如杨柳青的辅善社、普济社等,多次捐款,并捐施棺木等。这些善举,有口皆碑,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与其财源相得益彰,在天津市和杨柳青老一辈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后,安文忠举家迁往意租界定居。其故居遗址在北安道与博爱道交口处东北角(今博爱道74号,已拆除),原为一座三层英式小洋楼,为其前主人、一名英国建筑设计师亲自设计督造。当时门牌为意租界六马路75号。安家曾在门房经营过文房四宝等,挂的还是安家老字号“文丰泰”的牌匾。
民国三十年(1942年)安文忠病逝,享年91岁。其丧事规模很大,仅天津市各慈善团体所赠万民伞就多达70余把。
在新疆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率军西征。由于部队兵力所限,对日常生活用品之军需,亟待招募雇工,加倍付酬解决。由此拉开了“赶大营”的序幕。
赶大营有特殊的含义。“大营”者,指军队之大营盘;“赶”者,是指天津杨柳青人追赶西征新疆的清军大营,提供生活用品的军需。而说到“赶大营”,人们总会想到它的首倡者安文忠。
安文忠,天津杨柳青镇人。他16岁便随军出关,奔赴新疆“赶大营”。进疆后,他走遍了哈密、迪化、宁远(今伊宁)等地,先后引领数百位家乡子侄陆续到新疆经商,成为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首倡者。经过多年经营,他在伊宁创立了新疆首屈一指的大字号——文丰泰,成为当时津商在新疆成功创业的领军人物。
安文忠远在新疆,但时时牵挂着家乡的生计,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伊犁经商时,他就向天津商帮各商号倡议集资,为家乡杨柳青十八道水会捐资,每年汇寄银两用于添置消防器材,维修水会房屋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安文忠在伊犁会同周恒德、郑永清及河北省白沟河商号的杜春弟,共捐钱五万串救济难民。
宣统元年,安文忠激流勇退,衣锦还乡。这位百万富翁在回乡之前,对于资金、产业都做了妥善安排。将新疆伊犁及塔城的文丰泰京货店交由三弟安文玺经营,由四弟安文庆协助,并谆谆嘱咐两个弟弟遇有时机,即刻收市还乡。
安文忠在外闯荡了几十年,见多识广,积累了丰富的经商之道。就在他返乡前两年,他便利用“协饷”在天津采购货物之际,同天津金融界巨头郭巨卿、金品三、张云峰等人组织成立了洽源银号,定股金为10万元,并在农工商部注册。洽源银号开业两年之后,安文忠从新疆回到天津,又续存了大额款项,成为天津资金雄厚、正宗经营的金融业第一家。洽源银号作风稳重,放款格外审慎,信誉很高,有钱人到这里存款放心,在社会上曾有“铁桶银号”的称谓。
回津后的安文忠更加踊跃地投身于家乡的慈善事业。在杨柳青,他独资成立了施医局,聘请曾在甘肃做过知县的刘文蔚为局董,中医大夫马少山看门诊,还宣传提倡并施种牛痘,预防天花。每年由安文忠为施医局提供经费600多元。他还捐资1万元在药王庙西院成立了安氏私立小学(解放后改为杨柳青第二小学),同时捐献土地一顷多,以每年所得收入辅助学校经费。他还参加天津市及杨柳青镇的多种慈善团体,如杨柳青的辅善社、普济社等,多次捐款,并捐施棺木等。这些善举,有口皆碑,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与其财源相得益彰,在天津市和杨柳青老一辈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后,安文忠举家迁往意租界定居。其故居遗址在北安道与博爱道交口处东北角(今博爱道74号,已拆除),原为一座三层英式小洋楼,为其前主人、一名英国建筑设计师亲自设计督造。当时门牌为意租界六马路75号。安家曾在门房经营过文房四宝等,挂的还是安家老字号“文丰泰”的牌匾。
民国三十年(1942年)安文忠病逝,享年91岁。其丧事规模很大,仅天津市各慈善团体所赠万民伞就多达70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