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之我见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史料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应的行动研究,但是,运用史料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从我国历史科课程标准对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要求、高考历史史料入题的趋向和通过适当的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创新的科学态度等方面说明史料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及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史料服务于教学来谈谈自己对史料教学的一些浅显的看法,以请教同行。
  [关键词] 史料;重要性;如何运用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使之能够观察历史现象、思考历史本质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最重要的不是得出什么答案,而是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包括自己的搜集),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像一位历史研究者一样来认识历史、考察历史。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国的历史科课程标准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中国教育部在21世纪初颁布的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提到了史料的运用。例如,初中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来学习历史;高中则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等。此外,初、高中都提到了探究性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学习要求。独立思考,需建立在对历史本来面貌的认识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进行史料教学。高中阶段更提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要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对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高考历史史料入题越来越多,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察趋向日益凸现。根据材料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联系所学知识,培养其理解、概括、比较、分析及文字表达等能力,对增强学生应试能力大有裨益。
  史料丰富多样,通过适当的史料,使历史成为学生能接受的历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创新的科学态度。史料教学强调对历史的探究,注重发现、理解和重建过去,避免历史学习变成对固化信息或僵死教条的接受和记忆。这样,史料的具体功能就在于:一是使学生认识到过去是值得仔细探究的,历史的奥秘是丰富无穷的,不可轻易接受和服从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结论;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史料理解过去的事件与生活方式;三是史料被“广泛地、受指导地、深思地和逐步深化地”用来作为“重建过去”的证据,经由实际的经验逐步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这种“发现”、“理解”与“重建”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探究过程”即不断为历史事实的存在寻求证据的过程。这种做法,一方面是“确保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根植于对历史证据之性质和用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探究实践,模仿历史学家的历史思维。由此,历史思维附上了证据意识,即不仅要将史料“作为证据”,而且要知道“如何成为证据”,如何对各种史料加以相互比较、相互参验、综合运用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要求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运用史料来服务于教学,下面就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供大家商榷。
  一、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
   史料首先来源于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翻开人教版高中新教材,我们看到: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新教材在介绍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除了正文部分外,辅助部分提供了精美的历史图片、图表,以及一些丰富且有趣的栏目:如“学思之窗”“学习思考”“历史纵横”“模块链接”“本课要旨”等,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也提高了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恰当补充史料,加深学生理解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补充的史料应遵循几个原则:(1)史料选取上“要尊重事实,而不凭个人好恶;要追求真理,而不追求奇闻异说;要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想象;要谨慎小心,不能草率行事”。(2)史料与教学重点难点应紧密关联,史料运用要讲求效益,可以通过深加工,将其中的历史信息用足、用好;(3)从学生接受角度呈现史料,注意量要适度,意要深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在补充史料的同时,根据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质、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学科能力。
  1、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先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2、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只有质疑,才会真正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创新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具体来讲,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3、分析归纳,强化史由证来。
  在前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给予学生的是“历史”和“证据”不可分的概念,强化了“史由证来”的意识。
  总之,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作为师生交流的工具,作为学生认识历史事实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尤为必要。而理解史料教学的必要性、掌握史料教学的目的,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还需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3]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李稚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4]《试析高考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目前社会上诚信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上有毒大米、假药、假酒、毒奶粉等假冒伪劣商品;经济生活中随意毁约,逃避债务;人才市场上有假文凭;足坛上有假球、“黑哨”……连政府部门都有作假,为了所谓政绩,虚报产量产值。可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主的风尚,已成为人们的强烈呼声。社会诚信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诚信为基础的,诚信的培
期刊
[摘要]“学习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已有储备。?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决心去探索、去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期刊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仅要做经师,还要做业师。初中班主任就体现了这些。班主任是前线指导员,既要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从教来都任班主任,这里我找了一些班主任工作体会来谈谈,以便抛砖引玉,达到共同研讨提高工作的目的;一个良好的班级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而良好的班级得益于班主任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倾情关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
期刊
[摘要]新课改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已经熟悉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因此,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熟悉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
期刊
[摘要]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没有瑕疵。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往往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是成长的过程。犹如幼儿将饭吃到脸上,将玩具放进嘴里,将大便拉倒裤子上,将鞋子反穿着也感觉舒服一样。这些是成长的过程、成长的必然,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这些必然,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用赏识的语言去夸奖,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用赏识的动作去鼓励,爱是最美的语言,微笑是最具感染力的行为,赏识是最大的认同,是孩子最好的动力
期刊
英国文化委员会特聘专家罗伯特·希尔指出:英语阅读训练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开口说”、“动笔写”。学生花更多时间阅读,读更多的英语读物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词汇储备,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及特殊的语言习惯,更容易学会用英语思考、交流、写作。小学英语教学正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习效果差。许多小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小学英语,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我
期刊
[摘要]教育的实施,多媒体的应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解了这一矛盾,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习习惯,而且更利于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会提供逼真的、生动的学习和交际环境。  [关键词] 远程教育的优势;初中英语教学;运用一、远程教育有哪些优势  1、远程教育给农村学生带来的优势  远程教育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灵活的学习方式,给农村孩子搭建了
期刊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律动又称为音乐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 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学习音乐舞蹈奠定基础。因此,努力让孩子成为律动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孩子们的灵性跳跃起来,是极
期刊
口语是利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活动。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利用语言表达思维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却严重忽略了英语口语的教学,背离了语言教学的方向与目标,导致了“聋哑英语”和“无声”课堂。造成“聋哑”英语课堂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又有主观上的。客观上,学生学习口语缺乏语言环境的熏陶,加上社会上口语教学不重视,中考中无口语考试;主观上,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害怕出
期刊
【摘要】中小学生处在青少年成长期,运用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提升自身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思品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更为科学、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思想;教育;方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