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改变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列外。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初中教学势必要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相结合。不少学校已经用到了信息技术网络,它所拥有的海量信息成为师生门新的"知识来源"。因而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教室已是不可阻挡,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它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科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将实物以照片、文字、表格、图形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必然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信息技术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 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新课改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的结合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1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信息化教学虽然为人们看好,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近些年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缓慢,其在教学上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地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 教学观念尚未转变.要使信息化教学得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应放在首位。我国教育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的教师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感情一时间难以割舍,不大愿意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由此可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前提条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1.1 首先要改变旧的教学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如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1.2 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1.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是一门新技术,大部分教师用惯了粉笔,而且对电脑操作不大熟练或者根本不会操作,对电脑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不敢去尝试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难以普及,发展缓慢。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
1.2.1 高度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争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1.2.2 为教师创造学习信息技术条件,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电脑及其网络知识,为信息化教学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应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该让它能运用于教学中,可以作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知识的语言材料和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 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课本上的东西, 很多课外知识也在课堂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学的知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 有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新突破
虽然新课改给全社会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初中教学中仍然得不到广泛推广,因而面对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充分有效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这是许多中学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1 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新转变。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真正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中,必须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含义。祝智庭先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一书中给信息化教育下了定义:信息化教育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征。
据此定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把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实现教育向现代教育模式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它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主体,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2.2 信息技术如何与初中学科相结合
2.2.1 初中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利用学校现有在每个教室装配的“三机一幕”(即收录机、电视机、投影仪和屏幕),将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有机地组合,创设生动、形象的课文中的交际情景。
②情景对话。采用情景导入,视听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感知的联合作用,给学生提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经过口头练习,多钟练习形式等方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感观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看录像之前,可以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效果更佳。
③用投影仪把事先编好的对话显示出来作示范,让学生模仿编对话,这样做比教师口头重复示范更省时。
2.2.2 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课堂演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展翅飞翔的蜻蜓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形象生动,学生较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一个概念。
②课堂实验。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
2.2.3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再现生动、具体的时代背景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大多是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肯定有一个接受程度上的难度。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这些情境再现,便于学生去理解和把握文字内容。比如我们学习一些话剧,或者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它的时代背景不太清楚。《茶馆》那个年代是怎样的?放一段影片,把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一下就领悟了。
②设置动态教学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中,鲁提辖打的那三拳,对于我们了解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设计出三拳的效果图,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直观的形象,既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又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般的教学模式所无法媲美的。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的结合虽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是一次新的跨越,它给全社会教育发展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我相信,在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11-07-08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科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将实物以照片、文字、表格、图形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必然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信息技术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 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新课改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的结合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1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信息化教学虽然为人们看好,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近些年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缓慢,其在教学上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地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 教学观念尚未转变.要使信息化教学得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应放在首位。我国教育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的教师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感情一时间难以割舍,不大愿意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由此可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前提条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1.1 首先要改变旧的教学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如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1.2 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1.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是一门新技术,大部分教师用惯了粉笔,而且对电脑操作不大熟练或者根本不会操作,对电脑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不敢去尝试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难以普及,发展缓慢。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
1.2.1 高度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争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1.2.2 为教师创造学习信息技术条件,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电脑及其网络知识,为信息化教学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应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该让它能运用于教学中,可以作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知识的语言材料和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 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课本上的东西, 很多课外知识也在课堂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学的知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 有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新突破
虽然新课改给全社会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初中教学中仍然得不到广泛推广,因而面对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充分有效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这是许多中学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1 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新转变。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真正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中,必须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含义。祝智庭先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一书中给信息化教育下了定义:信息化教育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征。
据此定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把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实现教育向现代教育模式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它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主体,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2.2 信息技术如何与初中学科相结合
2.2.1 初中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利用学校现有在每个教室装配的“三机一幕”(即收录机、电视机、投影仪和屏幕),将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有机地组合,创设生动、形象的课文中的交际情景。
②情景对话。采用情景导入,视听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感知的联合作用,给学生提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经过口头练习,多钟练习形式等方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感观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看录像之前,可以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效果更佳。
③用投影仪把事先编好的对话显示出来作示范,让学生模仿编对话,这样做比教师口头重复示范更省时。
2.2.2 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课堂演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展翅飞翔的蜻蜓动画,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形象生动,学生较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这一个概念。
②课堂实验。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
2.2.3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再现生动、具体的时代背景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大多是文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肯定有一个接受程度上的难度。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这些情境再现,便于学生去理解和把握文字内容。比如我们学习一些话剧,或者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它的时代背景不太清楚。《茶馆》那个年代是怎样的?放一段影片,把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一下就领悟了。
②设置动态教学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中,鲁提辖打的那三拳,对于我们了解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GIFANIMATOR、AUTHORWARE、3DMAX等设计出三拳的效果图,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动态的直观的形象,既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又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般的教学模式所无法媲美的。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的结合虽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是一次新的跨越,它给全社会教育发展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我相信,在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