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主要从空间角度对图书馆变革及创新进行分析,望能透过理念,使图书馆工作空间、管库形态等方面逐步向立体化发展形态转变。
[关键词]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63-0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档案管理管理的载体也逐步从纸质转变为了数字形式,那么在转变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数字时代下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将档案管理变得更为高效,使档案能够更好的被保存、记录并传递下去,就成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
1.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
数字化的出现对档案管理的空间概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档案保存、记录、传递的形式,对档案管理空间的整体性来说是一场变革,目前,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库管形态
以往的档案管理能够正常运行,主要依靠的是档案馆这类建筑实体的物力空间,档案馆等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由于受地域等条件限制,无法共享资源,因此存在较强的独立性。数字化时代下档案管理将传统纸质档案的文字、图像、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输到计算机中,远程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极大的提高了资源共享的便捷性,将以往只能通过行政管理体现档案管理整体性的现状,改变为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的方式,打破了地域对档案资源的限制。
1.2馆藏来源
以往档案馆的馆藏主要以纸质材或磁性材料为载体,通过购买、接受或征集等方式收集资料,而在数字化时代,馆藏的来源除包括以往的来源外,还包括经过数字转换后的馆藏档案,以及通过网络渠道所获取的各种形式的资料。电子文件的发展及应用使得档案载体有传统的纸张,逐步转变为可供计算机识别的电磁介质,文件的载体多以软盘、光盘等介质进行储存及传播,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载体的形式及种类及收集的方式方法、来源等变得越来越多,较传统的馆藏而言,为满足当前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数字时代的馆藏应将物理空间及逻辑空间进行高效结合,使馆藏的来源更加丰富。
1.3工作内容及平台
按照传统意义而言,档案馆的工作内容基本为收集整理等较为简单、基础的文件处理工作,同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相比较为单调。目前,在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内容除传统的工作内容外,还包括利用计算机,将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以及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等电子文件进行接收、收集、处理、开发等事项。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电子文件的背景、结构及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及完整性,档案部门在处理时应在处理的全程对电子文件的设计内容进行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逐步向前移动,搭建一个一体化的文档设计及处理平台,以将档案管理空间更好的向外拓展。
1.4服务阵地
传统档案管理受管库物理空间限制较为明显,通常只可在管内享有利用服務,而数字时代使档案的形态发生改变后,档案的利用方式逐步从以往依靠实体进行传递的方式转变为信息传递,查找过程也从以往的手工查找转变为计算机自助检索或终端服务,档案管理的变革提高了传统资源的利用空间,有效减小了档案分散性与利用性之间的矛盾,进而缩小档案馆地理位置对档案信息传递的影响。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度较高,档案馆应在保证自身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网络系统使自身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2.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
数字时代主要依靠于网络进行发展,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创新,将新的元素注入到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变得更加立体。
2.1横向连接
为了使档案馆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在线服务功能,应将各个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网络连接,建立国家级信息系统,当前档案馆的建设过程除包含其自身资源的建设外,还应将各地区、单位、种类的信息资源进行归类、整合,提高资源的共享能力,减少区域性限制。在横向连接的过程中,除了应以自身数字化资源为主要资源建设服务平台,使自身档案馆资源站区内总资源的主要部分,还应将传统模式中各自为政的状态进行改正,实现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系统。由于当前数字化档案建设体系标准不够科学、完善,且硬软件设施之间差异性较大,管理系统未指定统一的标准,档案信息资源在共享过程中问题较多、难度较大,无法将信息资源综合后的实际效应发挥出来,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共享时,应对提高对顶层设计的注重程度,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性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资源浪费的现象。
2.2 双向交流
当前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主要分为生产管理、科研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文化普及与日常生活三个层面。数字时代的到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扩大了档案管理的空间,使档案的主体、方式及范围、需求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使社会的特点更加突出。传统档案利用服务的方式可概括为阵地式,主要的服务内容为寻找及需要阶段,其行为表现较为单一,再加上数字时代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变得更加丰富,使得档案利用的需求这边的越来越立体化,因此档案馆应着重对档案利用的双向性及互动性进行提高,在分析用户利用信用的同时,注重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了解档案利用需求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规律,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及针对性,使档案的利用变得更加广泛,使档案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2.3纵深挖掘
档案最终的价值体现其被利用的程度及其是否被利用,那么衡量这一价值的标准即用户使用档案信息后的满意度,在当前社会,创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在数字时代下,档案的内容、载体、形式均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管理的重点工作也已从对实体档案馆进行管理,转变为当前对信息内容进行管理,通俗来讲,档案管理的内容已逐步从实体管理向网络信息化管理进行转变。目前,我国档案管理的阶段仍处于实体管理向网络信息化管理转变的阶段,尚未完全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那么,作为档案信息终端聚集地,档案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应对加强对信息资源挖掘的力度,进行纵深挖掘。在保证各部门及各档案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传统实体档案馆的信息开发及资源的建设为基础,对当前网络中及其他媒体资源中的档案信息进行严格筛选,经过严密的组织及整合后,将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内容、方法进行再次开发与应用,最大限度的将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及价值发挥出来。
结束语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依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传统管理模式与大数字时代下的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在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从宏观角度出发,增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玲丽. 浅议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 兰台世界,2015,32:50-51.
[2] 余红娜. 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1,01:56-58.
[3] 白小薇. 浅议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9:23+25.
[关键词]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63-0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档案管理管理的载体也逐步从纸质转变为了数字形式,那么在转变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数字时代下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将档案管理变得更为高效,使档案能够更好的被保存、记录并传递下去,就成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
1.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
数字化的出现对档案管理的空间概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档案保存、记录、传递的形式,对档案管理空间的整体性来说是一场变革,目前,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库管形态
以往的档案管理能够正常运行,主要依靠的是档案馆这类建筑实体的物力空间,档案馆等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由于受地域等条件限制,无法共享资源,因此存在较强的独立性。数字化时代下档案管理将传统纸质档案的文字、图像、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输到计算机中,远程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极大的提高了资源共享的便捷性,将以往只能通过行政管理体现档案管理整体性的现状,改变为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的方式,打破了地域对档案资源的限制。
1.2馆藏来源
以往档案馆的馆藏主要以纸质材或磁性材料为载体,通过购买、接受或征集等方式收集资料,而在数字化时代,馆藏的来源除包括以往的来源外,还包括经过数字转换后的馆藏档案,以及通过网络渠道所获取的各种形式的资料。电子文件的发展及应用使得档案载体有传统的纸张,逐步转变为可供计算机识别的电磁介质,文件的载体多以软盘、光盘等介质进行储存及传播,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载体的形式及种类及收集的方式方法、来源等变得越来越多,较传统的馆藏而言,为满足当前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数字时代的馆藏应将物理空间及逻辑空间进行高效结合,使馆藏的来源更加丰富。
1.3工作内容及平台
按照传统意义而言,档案馆的工作内容基本为收集整理等较为简单、基础的文件处理工作,同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相比较为单调。目前,在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内容除传统的工作内容外,还包括利用计算机,将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以及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等电子文件进行接收、收集、处理、开发等事项。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电子文件的背景、结构及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及完整性,档案部门在处理时应在处理的全程对电子文件的设计内容进行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逐步向前移动,搭建一个一体化的文档设计及处理平台,以将档案管理空间更好的向外拓展。
1.4服务阵地
传统档案管理受管库物理空间限制较为明显,通常只可在管内享有利用服務,而数字时代使档案的形态发生改变后,档案的利用方式逐步从以往依靠实体进行传递的方式转变为信息传递,查找过程也从以往的手工查找转变为计算机自助检索或终端服务,档案管理的变革提高了传统资源的利用空间,有效减小了档案分散性与利用性之间的矛盾,进而缩小档案馆地理位置对档案信息传递的影响。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度较高,档案馆应在保证自身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网络系统使自身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2.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
数字时代主要依靠于网络进行发展,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创新,将新的元素注入到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变得更加立体。
2.1横向连接
为了使档案馆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在线服务功能,应将各个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网络连接,建立国家级信息系统,当前档案馆的建设过程除包含其自身资源的建设外,还应将各地区、单位、种类的信息资源进行归类、整合,提高资源的共享能力,减少区域性限制。在横向连接的过程中,除了应以自身数字化资源为主要资源建设服务平台,使自身档案馆资源站区内总资源的主要部分,还应将传统模式中各自为政的状态进行改正,实现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系统。由于当前数字化档案建设体系标准不够科学、完善,且硬软件设施之间差异性较大,管理系统未指定统一的标准,档案信息资源在共享过程中问题较多、难度较大,无法将信息资源综合后的实际效应发挥出来,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共享时,应对提高对顶层设计的注重程度,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性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资源浪费的现象。
2.2 双向交流
当前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主要分为生产管理、科研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文化普及与日常生活三个层面。数字时代的到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扩大了档案管理的空间,使档案的主体、方式及范围、需求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使社会的特点更加突出。传统档案利用服务的方式可概括为阵地式,主要的服务内容为寻找及需要阶段,其行为表现较为单一,再加上数字时代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变得更加丰富,使得档案利用的需求这边的越来越立体化,因此档案馆应着重对档案利用的双向性及互动性进行提高,在分析用户利用信用的同时,注重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了解档案利用需求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规律,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及针对性,使档案的利用变得更加广泛,使档案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2.3纵深挖掘
档案最终的价值体现其被利用的程度及其是否被利用,那么衡量这一价值的标准即用户使用档案信息后的满意度,在当前社会,创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在数字时代下,档案的内容、载体、形式均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管理的重点工作也已从对实体档案馆进行管理,转变为当前对信息内容进行管理,通俗来讲,档案管理的内容已逐步从实体管理向网络信息化管理进行转变。目前,我国档案管理的阶段仍处于实体管理向网络信息化管理转变的阶段,尚未完全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那么,作为档案信息终端聚集地,档案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应对加强对信息资源挖掘的力度,进行纵深挖掘。在保证各部门及各档案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传统实体档案馆的信息开发及资源的建设为基础,对当前网络中及其他媒体资源中的档案信息进行严格筛选,经过严密的组织及整合后,将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的内容、方法进行再次开发与应用,最大限度的将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及价值发挥出来。
结束语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依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传统管理模式与大数字时代下的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在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从宏观角度出发,增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玲丽. 浅议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 兰台世界,2015,32:50-51.
[2] 余红娜. 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1,01:56-58.
[3] 白小薇. 浅议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