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丘陵山区作为典型的农村地区,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典型丘陵山区农村水利现状,进一步探讨丘陵山区农村水利发展措施与思路。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村水利;发展思考
一、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水利必然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列入社会发展大局,并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当前,丘陵山区农村水資源严重缺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水利项目呈现类型繁多,分布广而散,规模较小等特点,在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仍然不高,洪涝干旱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农业还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二是现有农村水利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老化失修严重;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趋势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农村水利资金投入尚显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水利的快速发展,势必影响发展农业现代化大局。
二、农村水利发展的建议与设想
结合当前典型丘陵山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针对丘陵山区的实际问题,笔者建议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将农田水利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继续以突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强化节水措施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路子,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通过扶持和推广“民办公助”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整合灌区资源,发展节水灌溉
针对当前各中型灌区各地为战的现状,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利用中型水库灌区初步形成的蓄、引、提、调、灌、排工程体系和水资源互连互通的有利条件,对各县市中型灌区进行水资源和工程资源整合,并对各灌区实行多水源联网控制,对多水源联网工程进行集中控制和运行管理,调节余缺,提高复蓄率,促进中型水库的洪水控制转变为洪水管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2.改造水源工程,续建骨干工程
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全市丘陵山区自然地形,搞好小型水库、塘坝建设和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在沿河两岸,搞好大口井建设和河道截潜,将水源工程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的工程,不断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1)水库挖潜改造。抓住新一轮在册水库消险的契机,在进行充分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对各县区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挖潜改造,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进一步加大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彻底关闭水库集水区域内的采石企业。
(2)塘坝扩容整修。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利用有利地形修建当家大塘,河道、河沟道修建梯级蓄水坝,抓好塘坝、库、清淤、扩容、加固工作,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和农灌回归水,提高复蓄能力,增加水资源量,提高利用率。逐步淘汰边远高地的三、四级提水灌溉,依靠当家塘坝蓄水灌溉。
(3)续建骨干工程。骨干工程包括除水源工程、田间工程之外的区域补水工程和输水工程,采取区域补水站、渠首工程、干支渠道、排水干支沟等改造方式,加强对骨干工程的改建。
(二)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农村水利发展必须更新观念,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水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使农民群众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小流域治理
通过抓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重点项目为示范和引导,紧紧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这个主题,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退耕还林、造林种草、兴修梯田、建坝扩塘、治河筑路,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合理配套,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进一步完善水质水环境动态监测体系,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农村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使水成为提高新农村品位的重要内容。
2.农村河道疏浚
疏浚整治农村河道,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新五件实事的重要任务。开展农村河道疏浚,在恢复提高河道引排标准,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同时,奠定了农业增产、群众增收、粮食安全的基础,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后,淤泥垃圾被清除,水体变活,水质变清,再现水的灵动,不仅给人以自然淳朴之美,而且引导文明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群众生活习惯。
(三)加强防洪抗旱体系建设,发挥现代农村水利功效
就目前情况看,水旱灾害仍然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农业生产发展。要真正发挥现代农村水利功效,要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防洪安全建设,进一步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县城乡镇关键防洪河道的堤防建设水平,提高行洪防洪能力,逐步完成多座病险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抓紧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一批小型应急抗旱设施,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千方百计为抗旱储备水源,抓紧制定抗旱应急预案,掌握抗旱工作主动权。
(四)深化农村水利改革,为现代农村水利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新型运行管理体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搞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推进水土资源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同时,积极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村供水协会等各类农村用水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民建、民营、民受益”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农田水利条件是基础的基础。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必需途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把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预期效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村水利;发展思考
一、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水利必然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列入社会发展大局,并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当前,丘陵山区农村水資源严重缺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水利项目呈现类型繁多,分布广而散,规模较小等特点,在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水利设施抗灾能力仍然不高,洪涝干旱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农业还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二是现有农村水利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老化失修严重;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趋势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农村水利资金投入尚显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水利的快速发展,势必影响发展农业现代化大局。
二、农村水利发展的建议与设想
结合当前典型丘陵山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针对丘陵山区的实际问题,笔者建议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将农田水利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继续以突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强化节水措施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路子,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通过扶持和推广“民办公助”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整合灌区资源,发展节水灌溉
针对当前各中型灌区各地为战的现状,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利用中型水库灌区初步形成的蓄、引、提、调、灌、排工程体系和水资源互连互通的有利条件,对各县市中型灌区进行水资源和工程资源整合,并对各灌区实行多水源联网控制,对多水源联网工程进行集中控制和运行管理,调节余缺,提高复蓄率,促进中型水库的洪水控制转变为洪水管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2.改造水源工程,续建骨干工程
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全市丘陵山区自然地形,搞好小型水库、塘坝建设和小型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在沿河两岸,搞好大口井建设和河道截潜,将水源工程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的工程,不断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1)水库挖潜改造。抓住新一轮在册水库消险的契机,在进行充分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对各县区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挖潜改造,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进一步加大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彻底关闭水库集水区域内的采石企业。
(2)塘坝扩容整修。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利用有利地形修建当家大塘,河道、河沟道修建梯级蓄水坝,抓好塘坝、库、清淤、扩容、加固工作,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和农灌回归水,提高复蓄能力,增加水资源量,提高利用率。逐步淘汰边远高地的三、四级提水灌溉,依靠当家塘坝蓄水灌溉。
(3)续建骨干工程。骨干工程包括除水源工程、田间工程之外的区域补水工程和输水工程,采取区域补水站、渠首工程、干支渠道、排水干支沟等改造方式,加强对骨干工程的改建。
(二)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农村水利发展必须更新观念,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水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使农民群众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小流域治理
通过抓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重点项目为示范和引导,紧紧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这个主题,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退耕还林、造林种草、兴修梯田、建坝扩塘、治河筑路,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合理配套,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进一步完善水质水环境动态监测体系,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农村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使水成为提高新农村品位的重要内容。
2.农村河道疏浚
疏浚整治农村河道,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新五件实事的重要任务。开展农村河道疏浚,在恢复提高河道引排标准,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同时,奠定了农业增产、群众增收、粮食安全的基础,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后,淤泥垃圾被清除,水体变活,水质变清,再现水的灵动,不仅给人以自然淳朴之美,而且引导文明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群众生活习惯。
(三)加强防洪抗旱体系建设,发挥现代农村水利功效
就目前情况看,水旱灾害仍然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农业生产发展。要真正发挥现代农村水利功效,要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防洪安全建设,进一步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县城乡镇关键防洪河道的堤防建设水平,提高行洪防洪能力,逐步完成多座病险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抓紧开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一批小型应急抗旱设施,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千方百计为抗旱储备水源,抓紧制定抗旱应急预案,掌握抗旱工作主动权。
(四)深化农村水利改革,为现代农村水利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新型运行管理体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搞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推进水土资源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同时,积极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村供水协会等各类农村用水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民建、民营、民受益”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农田水利条件是基础的基础。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必需途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把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预期效果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