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校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入学率低,在校生流失及生源质量大滑坡的现象,中职学校发展缓慢。本文从生源、学校自身、劳动力市场需求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71-02
  近几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入学率低,在校生流失严重及生源质量大滑坡的现象,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中职学校发展缓慢。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本人经观察思考发现了影响中职学校发展的一些因素和一些解决措施。
  一、因素分析
  (一)生源不足,流失严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大量合格技术人才的职责,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近几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生源不足,质量偏低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社会原因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传统文化观念和人才观使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是生产一线的劳力,不是人才。“望子成龙”心理及“面子”观念等的影响使一些家长和学生不顾自身差异、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学历,而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这种观念使得很多学生盲目地上了普高,这势必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在我县有很多学生中考分数非常低,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也非要报普高,不愿报职高。
  2.政府原因
  这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多,落实不力,保障不及。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像抓普教一样来抓职教,没能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也没能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切实保障中职毕业生的劳动权益,使得就业困难,让学生看不到希望,失去信心,以致最终缀学。我县对职教这方面的投入就非常少,落实也不到位。
  (二)学校自身存在许多不足
  1.招生把关不严
  随着各类学校的不断扩招,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往往忽视生源质量,不看成绩,不重素质,只要交钱,来者不拒。我校由于以上原因,出现生源不足现象。为了保证生源數量,我校只得降低门槛儿。由于招生把关不严,导致一批初中还没毕业或者因违犯校规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进入学校,这些学生进校后不思进取,无事生非,在学生中称王称霸、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影响极坏,他们自己不认真读书,反而妨碍他人学习,使其他学生无安全感,不能安心学习,这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2.教学质量不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还是比较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知识的记忆,专业理论的学习,仍旧以书本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专业技能的教学,根本体现不出职教特色。培养目标的模糊使中等职业教育完全变成了普通高中教育模式的套用和翻版。我们学校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如此。而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开设专业技能课,过分强调适应于单一岗位的就业需求,忽视文化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出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横向转岗的能力低的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学生就业,影响学校生源,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却是建立在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即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没有摆脱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模式。像我校目前的专业课设置还不到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这种情况就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没有职业特点,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也不会有特色鲜明的职业技能。这一方面不利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加剧了学生学习的挫败感,给原本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上课逐渐感到乏味,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导致流失。
  (3)师资水平不高
  目前的职业中学,大多数是由普通中学转制而来。对于有些专业,由于很难从对口行业请到所需的师资,能请到的技能教师绝大多数又缺乏教书育人的经验,只好从学校的教师中挑选一些到相关院校进修。我校的专业课教师目前都是教师到相关院校进修回来的。由实践上先天不足的教师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也就日益显现出来。
  3、实验设备不全,实训基地奇缺
  国家规定,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设专业课和文化课比例不得低于6:4。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设来看,基本上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学校的专业设备简陋、不全,更不可能有实力拥有属于自己的实训基地。我们学校目前计算机专业没有专门的机房,数控专业只有几台车床,更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这种现状不可能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影响其学生对技能、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从而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招生的生源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
  (三)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1、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如果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还是沿用创办初期的模式,没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更谈不上前瞻性。
  2、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滞后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就业岗位的短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一些用人单位只考虑降低劳动力成本,尽量廉价聘用没有受过专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挤占了本属于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发展空间。   二、解决措施
  以上种种原因都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政府要引导分流,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
  为了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当地政府部门一是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改变“重普高,轻职中”的观念;二是要像抓普教一样地抓职教,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三是要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四是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明确社会用人机制,经培训持证上岗人员薪金起点有所体现。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或没参加职业教育学习的,企业一律不准录用,使接受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成为就业的必要条件,
  (二)学校在招生上要走宁缺勿滥,质量强校之路。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上来。要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调整专业带动办学效益的提高。摒弃单纯依靠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生收费等无序竞争发展职教的做法;改革那种重理论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重书本知识和考试轻平时实践表现的教育模式,要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中等职教的下滑局面,把职教这篇文章做大做好。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报读中等职业学校,可利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地处城郊,是一所新兴的职业学校,在招生上更要注意这一点:宁缺勿滥,质量强校。
  (三)学校要面向市场,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
  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一定要面向市场,促进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结合,一是要有前瞻性;二是采取和企业及各种用工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三是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而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操作技能培训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1、注重一般能力的培养,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就业能力比特殊就业技能更为重要。首先,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在加快,一般就业能力强的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掌握新知识、更新技术方面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失去工作不是因为缺乏特殊就业技能,而是缺乏一般的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由于与工作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因而很少被注意到,而事实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般就业能力,许多求职者就是因为一般就业能力不强而未被录用。职业高中要从单纯就业教育转变为立足终身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既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就业后接受继续教育,重新选择职业、继续学习的需要,从满足社會需要和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角度,研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2、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
  职教教法改革最主要是要突破“普教模式”,建立自己的教学方法系统,即使是文化课教学,也要从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独立的方法论体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难点的突破必须举全校之力,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加速改革,在发展中突破难点。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文化基础课教学要降低教学的要求,突出学科应用能力的教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功能。专业课教学要增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一致性,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强化教学的实用性,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努力缩小知识传授与现实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差距。实训教学要强化生产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我校已在着手这方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加专业课比例,文化课教学降低难度,为专业教学服务,专业课教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必要载体,也是专业建设的硬件基础。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致力于实习、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为各种技能教学和训练提供相应的保证。校内基地要充分考虑学校经济能力,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校外基地则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引企入校,合作培养,与企业友好协作,互通有无等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目前我校正在积极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
  (五)要大胆实行学制改革。
  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有利于吸收生源、有利于发展。所以要打破三年全日一贯制的教学设置,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还应增加普教向职教分流层次,加强职教与普教的沟通机会,加大普教的分流力度。在初中阶段分流的基础上,加大普高各个年级向职高的分流力度。我们要控制的是学习的内容,而不应该限制其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期限。这样我们就能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我校每年除在高一进行分专业以外,在高二和高三年级也进行普教向职教分流,并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提前参加高考或就业的机会。
  (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承担者,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目标一致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的基础。过硬的师资才能培养出过硬的学生,对中等职校的教师来讲,由于专业设置的相对不稳定性,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相应也比较高。“双师型”是近年来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提出的目标。学校要通过内培外引,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和技能竞赛,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积极从企业引进或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以满足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我校除选派一部分优秀教师到专业院校进修外,还把教师送到企业培训实践技能,从企业引进和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雷正光.(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4期。
  [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郭耀邦.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5期
  [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张伯邑.观察与思考,2003.5
  [4]《中等职教的归宿:从数量扩张到内涵提高》.裴朝阳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职业中专,
  [5]对职业教育概念的回顾与思考[J].周勇.职教论坛, 2003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分析庄浪县“撤点并校”十年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反思了庄浪“撤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理性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庄浪今后教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撤点并校 教育公平 现状 反思  【课题成果】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Z089。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79-01  200
中小城市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的植物资源,利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丰富本地的植物种类,保持生物多
【摘 要】在小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1)提问具有预设性。(2)提问具有生成性。(3)学生参与提问。(4)提问是交流的载体。新课程提倡师生交流、互动,而提问正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提问正是学生思维的展示与暴露。  【关键词】预设性 生成性 参与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剪纸活动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具特色,发现至今,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较多幼儿园中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剪刀、彩纸即可剪裁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让幼儿参与剪纸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通过学习剪纸,可以锻炼其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为此开展剪纸活动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以及专注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文中对狭义相对论参照系变换的时序颠倒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对于相对论的因果关系做出粗浅的解释。以一具体实例讨论了量子效应对因果关系的影响,从该例中显而易见相对论中考虑量
目的:探讨高置换率和低置换率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出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期刊全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咨询)中所有关
经过数年的试验、研究和总结,对沧州市盐碱城区绿化提出了实施方案,即通过耐盐碱绿化树种的选择、绿化园地土壤处理、绿化苗木管理等措施,提高种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