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初学化学者的学习兴趣,以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中不断克服困难和障碍,我认为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重视他们的学习动力问题。另有,通过实验,学生对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现象会长久呈现在大脑里,在解题过程中即使忘了,通过回忆实验,实验现象就会在大脑里再现,这样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学好化学
社会在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要不断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教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胜任现实社会的工作,由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全面树立化学素质观,其中实验问题,很值得我们去重视。要想使学生学好化学,我想必须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到入门的路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针对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也是教学化学的必经之途。
一、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学科的优势就是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仅能揭示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更重要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着“一切以实验为主”的原则。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为确保实验成功,课前坚持预做实验,书本上的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成功率低,我会积极的加以改进,让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正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因此学生不论是学习热情还是学习成绩都非常理想!
我主要以实验为主。通过(1)镁条燃烧前后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2)稀盐酸滴到石头上产生气泡;(3)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4)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5)魔棒点灯,(6)烧不坏的手帕,(7)水底起火,(8)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变红,(9)向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中滴加稀盐酸,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仅有学习的兴趣我觉得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上课是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化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二是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密切关系?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和水污染的内容时,谈到空气、水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水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水污染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煤燃烧的排烟情况和气味;提醒学生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学生到工厂附近闻气味、沿着工厂的废水沟体会;观察生活区附近的河流等。通过此举,学习知道: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生活污水、农药的乱排放和乱施用、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随时对空气质量、水进行监测,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化学课的课堂上,我一直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课堂所有的演示实验,全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总结实验现象、自己动脑归纳实验结论。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不再需要去死记硬背,只要回忆课堂上的实验,就能掌握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了!课后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第二天进行讨论。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蜡烛的性质这一实验时,事先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支蜡烛,通过对蜡烛的观察、对蜡烛燃烧的观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有研究的价值,第二天上课时将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看谁提出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外,坚持每节课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充当评委,做到人人参与,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动脑的能力。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四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四、坚持德育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曾反复强调:“要重视实验,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之点。”理论是基础,这一基础打得越坚实越好。但是,要使学生切实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就必须配合一定的实验。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实验能深动地再现知识,直观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各种化学实验显示的现象,进而深入理解从本质上反映这些现象的理论。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得主——范霍夫,在青年时期,就曾进入糖厂,深入了解和验证他在大学里所学的化学知识,结果他发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事实,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促使他更坚定了实验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侯德榜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教育着每一位学生:侯德榜以十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赴美留学,学成后归国,克服内乱和抗日战争的重重困难,建立制碱工厂,潜心研究,所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欧洲垄断造碱的历史,结束中国使用洋碱的历史,他改进的造碱工艺,被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当然,实验也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只有将实验结果升华成为理论,进而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过来,理论教学中脱离了实验,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成为海市唇楼,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应当重视,理论和实验只有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十分重要,要让学生热爱化学学习,轻轻松松地学好化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以上只是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旨在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学好化学
社会在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要不断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教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胜任现实社会的工作,由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全面树立化学素质观,其中实验问题,很值得我们去重视。要想使学生学好化学,我想必须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到入门的路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针对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也是教学化学的必经之途。
一、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学科的优势就是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仅能揭示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更重要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着“一切以实验为主”的原则。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为确保实验成功,课前坚持预做实验,书本上的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成功率低,我会积极的加以改进,让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正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情绪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因此学生不论是学习热情还是学习成绩都非常理想!
我主要以实验为主。通过(1)镁条燃烧前后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2)稀盐酸滴到石头上产生气泡;(3)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4)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5)魔棒点灯,(6)烧不坏的手帕,(7)水底起火,(8)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变红,(9)向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中滴加稀盐酸,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仅有学习的兴趣我觉得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学科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上课是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化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二是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密切关系?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和水污染的内容时,谈到空气、水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水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水污染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煤燃烧的排烟情况和气味;提醒学生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学生到工厂附近闻气味、沿着工厂的废水沟体会;观察生活区附近的河流等。通过此举,学习知道: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生活污水、农药的乱排放和乱施用、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随时对空气质量、水进行监测,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化学课的课堂上,我一直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课堂所有的演示实验,全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总结实验现象、自己动脑归纳实验结论。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不再需要去死记硬背,只要回忆课堂上的实验,就能掌握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了!课后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第二天进行讨论。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蜡烛的性质这一实验时,事先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支蜡烛,通过对蜡烛的观察、对蜡烛燃烧的观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有研究的价值,第二天上课时将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看谁提出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外,坚持每节课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充当评委,做到人人参与,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动脑的能力。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四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四、坚持德育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曾反复强调:“要重视实验,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之点。”理论是基础,这一基础打得越坚实越好。但是,要使学生切实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就必须配合一定的实验。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实验能深动地再现知识,直观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各种化学实验显示的现象,进而深入理解从本质上反映这些现象的理论。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得主——范霍夫,在青年时期,就曾进入糖厂,深入了解和验证他在大学里所学的化学知识,结果他发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事实,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促使他更坚定了实验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侯德榜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教育着每一位学生:侯德榜以十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赴美留学,学成后归国,克服内乱和抗日战争的重重困难,建立制碱工厂,潜心研究,所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欧洲垄断造碱的历史,结束中国使用洋碱的历史,他改进的造碱工艺,被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当然,实验也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只有将实验结果升华成为理论,进而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过来,理论教学中脱离了实验,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成为海市唇楼,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应当重视,理论和实验只有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十分重要,要让学生热爱化学学习,轻轻松松地学好化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以上只是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旨在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