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当代文坛的结构来看,莫言一直是翘楚,作为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他的作品中并没有过于华丽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里面都是他耕过田的汗渍,散发着高粱酒香气的农村小屋。莫言的笔更像是一个魔法棒,将高密北都乡的农村变成一个具有浓郁墨香的文学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他可以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真实又虚幻的故事。
  一、莫言——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
  莫言在很多文章中都谈到农村的生活,并直言农村的生活非常无聊,他只能独自一人望着天空或者与飞鸟和游鱼对话,这个细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事情,但是对于童年的莫言来说确实无聊透了。
  从莫言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从小出生在山东高密的农村家庭,家庭中共有13口人,生活贫困,他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家人都疲于生计,很少有人去关注他。莫言和哥哥的年齡相差比较大,他在小学时,哥哥已经读大学,而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实属难得。对于莫言来说,哥哥就是自己的榜样。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提到大哥放假回来的欢乐时光,他可以带着大哥的校徽在村子中招摇过市,可以获得大哥带回来的各种书籍,这些都是莫言成长中的精神食粮。而莫言笔下最难忘、最痛苦以及最后悔的事情往往都与母亲有关,莫言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经常为莫言的成长而叹息,而母亲的叹息也是让自己最难过的声音。从莫言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在12岁辍学后放羊的经历,这也是莫言最无聊的时光,他的讷讷自语以及独自望向天空的状态都让母亲认为他可能精神不正常。
  莫言的转折是他在1976年应征入伍,离开了家乡后莫言获得了重生。在部队他接到通知可以报考解放军工程技术大学,这对于只有小学文凭的莫言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接着莫言娶妻,并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莲池》,陆续又发布了多篇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使莫言引起部队机关的关注,并在1983年被调动到北京部队机关工作,同时1984年莫言被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录取,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到大学报到后,莫言的作品愈加成熟,并创作了《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等文学作品,同时也受到文学批评和部队的行政干预,使得莫言不得不转业到《检察日报》。
  二、莫言的文学世界
  莫言在文学世界的构建中是以童年经历的淡淡忧伤来探寻自己失落的家园,虽然故乡并没有为自己留下鲜活的色彩,甚至是凄凉和灰暗的,但是进入到大城市后的莫言也没有在光鲜的城市中找到归宿感。因此他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创作出一个自己的王国,那里面有他希望看到的人和事,也包含很多的回忆,结合他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一)鲜活的生命
  莫言笔下描绘了很多的生命,这些生命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生命都具有相通性,通过将三者的融合实现各种生命体系间的转化。比如在《金发婴儿》中,所有对妻子的描述都与水果有关,“面如金桔,唇如樱桃,目如葡萄……”而且连照片中散发出来的味道都是水果的味道。同时莫言的小说中还习惯于将没有生命的食物赋予生命,或者将静态的场景向动态场景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天地人、动植物交织在一起的生命世界。此外,莫言的文学世界中还包括生理以及心理间的互相沟通与转换,身心间的生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界限感,而是互相融合的。
  (二)扭曲的欲望
  莫言笔下的欲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表现,分别为饥饿引起的食欲以及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性。莫言笔下对饥饿的描写是触目惊心的,这与他童年时期的饥饿遭遇有关,因为经历所以更鲜活、更生动。在《饥饿与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中,莫言提到在饥饿年代他们与伙伴吃煤块的经历。同时性也是莫言小说中非常重要的关于欲望的描写内容。莫言笔下的性往往都伴随着畸形和病态,没有自然而然的性,而是两个极端,在性压抑和性放纵两个极端进行展示。包括《红高粱家族》中高粱地里面狂热的性,《天堂蒜薹之歌》中欲望下的肉体之性。在莫言的笔下不仅有对性欲望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滥欲下的人性堕落。
  (三)永恒的主题——爱情
  莫言笔下的爱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中爱情是人类一种自由表达的意志和生命力。《红高粱》中爷爷奶奶的野合以及《天堂蒜薹之歌》中高马和金菊的私奔都是以爱之名,由爱而起。同时,莫言文学世界中的爱情大部分是缺乏精神吸引的,而是来自于肉体的欲望。比如“红高粱”系列中的文学作品、《金发婴儿》等中涉及到的爱情都是由肉体迷恋开始的。而且莫言笔下的爱情大部分都是悲剧结局,是一种缺乏理性的肉体本能行为,爱情具有显著的盲目性,甚至存在破坏性,这也是莫言笔下爱情悲剧的主要因素。
  (四)死亡的恐惧与向往
  莫言的文学世界中出现很多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本应该具有恐惧色彩的死亡,在莫言笔下却往往是美丽和让人向往的。比如《红高粱》中描写奶奶临死时的场景中,认为奶奶面临死亡时应该是温暖的、快乐的、和谐的和舒适的。同时在《金发婴儿》中关于老太婆死亡的描写中,老太婆的表情也是微笑着的,像婴儿入睡一样安稳、恬静。而且莫言笔下的死亡大部分并非自然死亡,而是选择自杀,主人公的自杀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对生命的自由选择。比如《枯河》《老枪》《天堂蒜薹之歌》等作品中主人公大部分都是以惨烈的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五)人性的善恶
  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表达内容比较丰富,人性的善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容易存在争议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的文学作品来看,莫言文学世界中对人性的探究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他没有从某个静止的角度对人性进行描述,而是从动态的发展中实现对人性的揭秘,也就是莫言在对人性的描绘时更注重人性的转化过程。比如《红高粱》中黛凤莲的描述就是一个柔弱女子向女中豪杰的人性转变,进一步说明一个人的人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发生一定的转变,是环境和自身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六)邪魔鬼祟
  莫言小說的世界中除了大量的农村生活纪实之外,还涉及到一些邪魔鬼祟。第一种是动物精灵,比如《弃婴》中,开始描述的是老头遇到一个断腿的狐狸,后来被儿子开枪打死。之后下锅煮饺子,饺子全部变成驴屎蛋子,夜里门窗乱响,最后通过为狐狸出殡的方式才得以安宁,以及《草鞋窨子》中能像人一样说话的“话皮子”等。第二种是鬼魂,从科学角度来说人去世后就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不存在鬼魂。但是莫言的小说中却多次描述过鬼魂,而且这些鬼魂的姿态各异,都有各自的来路。有一些是生前认识的熟鬼,比如在《奇遇》中遇到的邻居“赵三大爷”,还有一些并不认识的来路不明的野鬼,同样在《草鞋窨子》中描述的老光棍家中的鬼。第三种是一种可以附体在人身上的妖怪,比如《丰乳肥臀》中描述的鸟仙,可以轻盈地在树上跳,而且可以给人看病。第四种是生活中具有魔性的人,比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小黑孩,他具有特异功能,像一个精灵。
  (七)乡野文化和农民
  莫言文学世界中乡野文化和农民一直是主旋律,在莫言笔下体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莫言从小生活在山东的农村地区,一直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齐鲁文化本身具有自由自在、刚劲豁达的特点,也塑造了莫言自由的品质,培养出莫言强悍的人格。这种文化背景和环境熏陶下,莫言的创作中也表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农民出身的莫言,在他的文学世界中能够表现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首先是对乡村以及城市文明的批判。相对于大部分乡土作家来说,莫言并不是一味地对乡土质朴民风进行歌颂和赞扬,反而将乡村温情面纱层层揭开,露出对乡村的不满。比如《白棉花》中表达的不满,《白狗秋千架》对高粱地闷热环境的咒骂等。同时莫言文学世界中对农民的关注大部分都是从他们物质生活上的困苦进行观察和评判,这与鲁迅先生对农民的关注有很大不同,鲁迅先生更关注的是农民精神上的疾苦和精神上升华。
  三、结语:
  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的原因为莫言的文学世界具有超前性和颠覆性,莫言的文学世界中不仅讲述了中国故事,同时也传达着人类发展的命题,他的作品将这些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从文学类别来看,莫言的文学作品属于乡土文学类型,但是并没有一味地延续鲁迅和沈从文的书写特点,而是结合时代的进步大胆突破。所以这些作品的创作和问世受到很大的争议,甚至因为这些作品而不得不转业。但是莫言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文学世界,在他的文学世界中他可以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为文坛留下更多值得欣赏和品味的作品。
其他文献
山樂  荆棘丛中觅出路  偶遇一株野山桃  主枝已死侧枝发  娇红鲜嫩绝世夸  我名寂静常知乐  寂灭同汝赴莲山  静七  晨雨应吾心  静联生吾房  不应浮尘心  共解联深处  采薯歌  采薯万千里  魂暮夜色归  得之全蒸惜  小儿窥又窥  砂坝街  深蓝色的裹头巾  她脸上绽放光彩  因为有  戴眼镜的  配对老头  唱山歌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而且决定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小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听力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听力活
新版《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
期刊
事情只有距离如今足够久才方便讲述,只是仍不简单。就是在此时,我仍不知道如何写下那些事。我只是感受到情愫在内心深处跳跃或沉潜,我仅仅想在自己还未完全忘却那些事之前,把这朦胧的感受存放,把这转瞬即逝的文字写下。冬季寒冷,我打算从阳光灿烂的日子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似乎每个童话故事都是这样开始。我们班级转来一个女孩子,老师介绍给同学们,她叫刘同。这是小学三四年级的事情,自己不知道的是,在三年之后我会
期刊
岁末总使人沉静吧,尤其是这有雪的岁末.而沉静,大抵是会让人滋生出一些回忆来的.rn这样的滋生又具体从何而来呢?细细作想,应是这一片白的雪,覆盖住这世间,任这世间在岁月里沧
期刊
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接近尾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所以在学期期末写下学习中的成长思考以及小小心得.rn柏拉图说:“人的灵魂包括理性、激情和欲望,教育
期刊
张爱玲小说多写家庭、婚恋、爱情,大多数女性形象塑造得色彩浓郁。现今学术界出现的“张爱玲热”现象,最普遍的就是对于其笔下女性形象、畸形心理和“无爱”世界的研究,相比之下,男性形象关注较少。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因其冷漠、自私、虚伪的特质,一贯被认为是造成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却很少有人对男性形象自身的悲剧性加以分析与研究,实则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受到社会、原生家庭以及自身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这些男性形
期刊
张洁的小说《一生太长了》通过书写一只狼的个体经验和内心思索,体现了作家晚年关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从女性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并引用作家的散文作品
期刊
空间叙述是《城堡》和《围城》共同的写作手法:事不关己、尔虞我诈的社会空间显现出现代人被悬置、被压迫的命运;麻木不仁、缺乏沟通的精神空间导致个体一度被排挤在生存边缘,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存在。主人公的空间困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外在反映,更是作家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探索反思。本文以《城堡》和《围城》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本空间符号的解读,探讨其指向的生存困境,从而探寻超越的可能。  《城堡》是卡夫卡的遗作,讲述
期刊
《人生》是出悲剧。这悲剧是个人追求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这悲剧也是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造成的。这悲剧同时又是贫穷和富裕、有权和无权之间的鸿沟造成的。高加林是个悲剧人物,值得同情,令人惋惜。  一、故事和主要人物关系  小说《人生》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小说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改革开放初期,陕北高原高家村,农民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三年后被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