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简介: 蒙子伟,广东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开放空间设计、可持续环境设计与公共空间规划。 基金項目:广东理工学院质量工程2018年项目“风景园林重点培育专业”(PYZY2018001);“基于从业方向分类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XSYQ2018001);2019年项目“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视野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XGG2019044)的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蒙子伟,广东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开放空间设计、可持续环境设计与公共空间规划。
基金項目:广东理工学院质量工程2018年项目“风景园林重点培育专业”(PYZY2018001);“基于从业方向分类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XSYQ2018001);2019年项目“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视野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XGG2019044)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针对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大道至简”与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在景观设计上的应用对比进行研究,分析两种哲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异同,论述“大道至简”哲学思想与“少即是多”的美学特征和应用,通过案例对比进行进一步对比阐述,最后将两种设计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同”进行应用创新,结合中国本土文化,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之中。 关键词:大道至简;少即是多;景观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观的指引下,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创造出不同于西式规则秩序的景观设计。它融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等多门艺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给中国带来突变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西式景观设计的一味模仿、推崇,抹杀了中式园林的造景艺术之美。
摘 要:目前,AR技术的开发应用已较为普及,但大多集中在军事、工业、医疗、旅游、娱乐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门层面。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推动下,AR技术在文物展示方面的应用逐渐升温,这种将虚拟模型与现实环境相叠加的沉浸式展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像墓志铭这样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石刻文物,由于缺乏社会普遍关注,一直以来在展示模式上难有突破。特别是以墓志石刻收藏为主的中小型博物馆,受展馆面积和资金技术的制约
摘 要:文章主要以医院环境为切入点,从易视性、简明性两方面分析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公共标识系统;易视性;简明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城市标识系统逐渐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向导。很多的国家和城市,甚至是某一个社会公共环境,都拥有自己完整的标识系统。医院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己完善成熟的公共标识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
摘 要:都市景观往往以规整的形式出现,而当下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突破传统的景观设计空间出现,牵动着人的多方位体验。城市菜园理念将农村的菜园搬到城市,于老人而言,可激发起他们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于孩子而言,则是一个接触自然和学习植物的极佳场所,同时也为老中青三代人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室外景观空间。它集互动性、娱乐性、学习性、观赏性于一体,带给播种、养护、采摘者在互动过程中的
摘 要:文章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改造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空间改造有利于优化建筑布局,改善阅读环境,有利于读者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拓展服务途径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高校要在图书馆空间改造上进行深入探讨,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建筑空间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
摘 要: 近几年,智能餐厅设计在国内外都得到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进入餐饮空间当中。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术让餐饮空间具有信息化、技术化、自动化等特点,积极开发低能耗设备,利用生态设计原理控制好水、光、电的有效利用,降低能耗是智能餐厅设计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智能餐厅;节能;可持续;信息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白云学院科研项目(2019BYKYS2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寧悦,本科,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陈浪华,硕士,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雕塑。 作品材质:木 创作年份:2019年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骆越文化(花山岩画)创意产品开发研究”(2018KY1213)成果。
设计说明: 基于环保理念的旧物改造,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旧物改造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通过一些废旧物品的创意改造,使得物品在保留部分功能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新的艺术价值。被人忽略或遗忘的旧物,一旦注入新的创意,它就变得煥然一新。 本次设计项目灵感来源于当我们身处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发现大部分读者普遍存在站立靠着书架看书的现象,但时间长了容易感到疲惫。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团队以旧物改造
摘 要:乡村场域中的艺术创作与日俱增,文章研究乡村场域中举办的艺术季对于“在地性”的理解,探讨艺术的介入,进行“在地性”的创作,对于乡村文化的激活与乡村的振兴产生何种成效,最终产生何种社会价值。通过具体阐释“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宗旨,分析武隆·懒坝的落地实践,最终探索乡村场域下进行在地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实现。 关键词:“在地性”;鄉村场域;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 一、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