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像做菜,融人生百味。课前博观约取,要有苦的准备;堂上亮明观点,要有辣的精神;课堂调节气氛,要有甜的回味;课后反思感悟,要防酸的结局。无论是烹饪“大餐”,还是配制“小炒”,都需要“下厨”的教师熟谙课堂“三味”。
一、在“学科味”中品诗意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思维方式和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要把语文当作语文来教,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例如阅读教学,需依据体裁特点,紧贴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语言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体悟省察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锐感觉,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总之,跳闪腾挪,使出浑身解数,要上出语文的“学科味”,上成一堂有“趣”的课。可以说,是语文的学科气质决定了课堂的生命力,只有创设一个语文教育“场”,才会让学生产生“油然而生”的痴迷、“纯粹忘我”的投入、“理想主义”的疯狂、内心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
二、在“人文味”中品温情
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让学生参与体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少抢学生的“戏份”,甘作排球比赛中的“二传手”,给学生喂球,把主攻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机会让给学生,上出“人文味”,打造和谐生成、思维碰撞、激情飞扬、有生命温度的课堂。要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教师需特别注意四点:
关于问题设置——偏要问你从哪里来。提问是从未知到有知的媒介和桥梁,不是结论寻找和答案传递,不应忽略过程,应扣合重点和难点设计有思维张力的问题,问题应显示梯度,避免提那些“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 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提问,生成问题,共同研讨。
关于小组讨论——让思维飞一会儿。讨论不应成为课堂的点缀和活跃气氛的调味品,应设置在:①学生个体思考无法解决的地方;②分歧争议较大的地方;③需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归纳总结的地方。另外,讨论题提出后,对学生的回答也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期待,不要过早地“围追堵截”。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才是健康的课堂。
关于生成点的捕捉——借我一双慧眼吧。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有预设,少生成,根本原因在于:①教师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②教师知识储备不够;③缺乏敏锐的教学机智;④害怕打破原有的预设流程。其实,课堂不能线性推进,不宜关闭信息接受系统,不应放过每一次引导、纠偏的机会。
关于教师点评——该出手时才出手。啥时“出手”?在学生对话不明时、体验肤浅时、探究“卡壳”时、多元解读有误时、品味重点词语时,才做精要的点拨引导。咋点评?对学生的回答不应无原则地赞美鼓励,理想的评价应是有梯度的评价。教师的点评可采用“定性 分析”的形式,先判其正误优劣,再说其评价理由。
三、在“文化味”中品厚重
语文学科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属性,要求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构建语文教学,以文“化”人。
用文化眼光去解读一个字。汉字由于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在传递文化知识方面有着特殊功用 。如“里”字,上为田,下为土,在古代,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里”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所以“里”字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又如“仁”字,《说文解字》解释说:“仁,亲也,从二人。”表明“仁”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亲密无间。
用文化眼光去品评一个词。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炼字、炼词的典范。贾岛“推敲”的典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祁“红杏尚书”的雅号(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俯拾皆是。仅分析“绿”字,我觉得有“三妙”。一妙在形象。春风吹拂,满目新绿,把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二妙在意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希望,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三妙在理趣。“春风”既是写实又是一种象征。联系作者浮沉的仕途,那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含蓄。
用文化眼光去研读一篇文。《桃花源记》映射出一代隐士的生活理想,展示出平静彻悟的文化心态。《边城》,让读者陶醉于湘西边镇的古朴之中。读《我们家的男子汉》,就是体悟理想主义者的人间情怀。读《<论语>十则》,与孔子对话,让我们懂得了名节、骨气、修德、践行。《孔雀东南飞》有关刘兰芝命运的描写,引发了我们对古代女子命运的思索。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诗经》朴素而真挚的文风,从唐宋散文中品味文人身上不同的时代烙印,从明清小说中感悟精巧奇妙的构思……教材中蕴蓄的丰富文化因素,需要师生以敏感的心、多思的头脑和丰富的情感去感受、去揣摩、去挖掘。
品语文“三味”,悟教学之“道”,我们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理解语言蕴藏的思想和智慧,做有定力的人、有精神底蕴的人。
(责 编 东 方)
一、在“学科味”中品诗意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思维方式和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要把语文当作语文来教,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例如阅读教学,需依据体裁特点,紧贴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语言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体悟省察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锐感觉,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总之,跳闪腾挪,使出浑身解数,要上出语文的“学科味”,上成一堂有“趣”的课。可以说,是语文的学科气质决定了课堂的生命力,只有创设一个语文教育“场”,才会让学生产生“油然而生”的痴迷、“纯粹忘我”的投入、“理想主义”的疯狂、内心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
二、在“人文味”中品温情
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让学生参与体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少抢学生的“戏份”,甘作排球比赛中的“二传手”,给学生喂球,把主攻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机会让给学生,上出“人文味”,打造和谐生成、思维碰撞、激情飞扬、有生命温度的课堂。要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教师需特别注意四点:
关于问题设置——偏要问你从哪里来。提问是从未知到有知的媒介和桥梁,不是结论寻找和答案传递,不应忽略过程,应扣合重点和难点设计有思维张力的问题,问题应显示梯度,避免提那些“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 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提问,生成问题,共同研讨。
关于小组讨论——让思维飞一会儿。讨论不应成为课堂的点缀和活跃气氛的调味品,应设置在:①学生个体思考无法解决的地方;②分歧争议较大的地方;③需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归纳总结的地方。另外,讨论题提出后,对学生的回答也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期待,不要过早地“围追堵截”。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才是健康的课堂。
关于生成点的捕捉——借我一双慧眼吧。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有预设,少生成,根本原因在于:①教师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②教师知识储备不够;③缺乏敏锐的教学机智;④害怕打破原有的预设流程。其实,课堂不能线性推进,不宜关闭信息接受系统,不应放过每一次引导、纠偏的机会。
关于教师点评——该出手时才出手。啥时“出手”?在学生对话不明时、体验肤浅时、探究“卡壳”时、多元解读有误时、品味重点词语时,才做精要的点拨引导。咋点评?对学生的回答不应无原则地赞美鼓励,理想的评价应是有梯度的评价。教师的点评可采用“定性 分析”的形式,先判其正误优劣,再说其评价理由。
三、在“文化味”中品厚重
语文学科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属性,要求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构建语文教学,以文“化”人。
用文化眼光去解读一个字。汉字由于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在传递文化知识方面有着特殊功用 。如“里”字,上为田,下为土,在古代,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里”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所以“里”字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又如“仁”字,《说文解字》解释说:“仁,亲也,从二人。”表明“仁”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亲密无间。
用文化眼光去品评一个词。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炼字、炼词的典范。贾岛“推敲”的典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祁“红杏尚书”的雅号(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俯拾皆是。仅分析“绿”字,我觉得有“三妙”。一妙在形象。春风吹拂,满目新绿,把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二妙在意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希望,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三妙在理趣。“春风”既是写实又是一种象征。联系作者浮沉的仕途,那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含蓄。
用文化眼光去研读一篇文。《桃花源记》映射出一代隐士的生活理想,展示出平静彻悟的文化心态。《边城》,让读者陶醉于湘西边镇的古朴之中。读《我们家的男子汉》,就是体悟理想主义者的人间情怀。读《<论语>十则》,与孔子对话,让我们懂得了名节、骨气、修德、践行。《孔雀东南飞》有关刘兰芝命运的描写,引发了我们对古代女子命运的思索。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诗经》朴素而真挚的文风,从唐宋散文中品味文人身上不同的时代烙印,从明清小说中感悟精巧奇妙的构思……教材中蕴蓄的丰富文化因素,需要师生以敏感的心、多思的头脑和丰富的情感去感受、去揣摩、去挖掘。
品语文“三味”,悟教学之“道”,我们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理解语言蕴藏的思想和智慧,做有定力的人、有精神底蕴的人。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