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叱咤风云 党员科技工作者尽显风流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3月,全國科学大会隆重召开,标志着“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冲天、港珠澳大桥飞驾伶仃洋……40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爱国、勇攀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共产党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本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特推出一组参与全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的共产党员的群像。 ——编者

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立新——

驭北斗卫星导航全球


  2017年11月5日,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首发双星成功发射,标志着自主创新、分步建设的中国北斗系统在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立新,是我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领军人物之一。25年来,张立新始终致力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有效载荷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程参与推动了我国北斗导航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三次跨越。他全身心地投入我国的导航事业,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1993年,张立新研究生毕业,来到我国北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的诞生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原504所),参与北斗工程的先期论证,负责出站信号体制捕快技术验证、用户机技术开发等工作。
  1997年,张立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党员身份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鞭策。他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钻研国外的导航技术,将新吸收的“营养”合理地补充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在北斗一号基本型用户机初样研制的关键时期,他每天在实验室和家之间两点一线地奔波,半年没进过一次城,凌晨一两点收工是常事。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北斗一号01星、02星成功发射,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双星定位”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张立新亲历了这一过程,和大家继续创造北斗辉煌的信念在他心头深深扎下了根。
  2003年,504所启动北斗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张立新是研制队伍中的主力之一,被任命为导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几年里,他带领团队突破了上行高精度测距、时间保持系统、导航信息处理与信号生成等核心技术,为北斗二号10余颗导航卫星提供了全部的导航分系统,实现了导航分系统中关键载荷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
  为什么要突破核心技术?张立新说:“因为核心技术不突破,就要受制于人,中国人自己的北斗二号卫星就造不出来。”
  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的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张立新和大家的付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没有自满,征衣未解,因为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的征程已悄然起步。
  早在2009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就召开了北斗三号工程启动工作会,这一次,张立新被委以更重的任务——担任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有效载荷负责人,负责北斗三号卫星全部有效载荷技术攻关、国产化的研制工作。
  与北斗二号任务相比,北斗三号工程将最终实现全球覆盖,有效载荷在定位精度、测速精度和授时精度等性能上全面追上GPS同期水平,并在安全性、完好性、可用性、在轨可升级等方面有质的提升。
  张立新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攻关在前、吃苦在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殚精竭虑,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北斗全球系统总体层面的星地一体化方案。在他的带领下,研制团队集智攻关,全面攻克北斗三号卫星载荷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战略目标。张立新还带领团队组织和推进近20家单位开展部组件国产化攻关,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有效载荷部组件级的100%国产化目标,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壮举。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大航天专项之一,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航天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一步。按照规划,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在2020年建成后,每年将为我国带来几千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张立新说,北斗导航的国产化势在必行,这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每个北斗人的光荣使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供稿)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

在伶仃洋上架起“跨海长虹”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完成交工验收,林鸣内心激动不已,12年的奉献迎来了圆梦的时刻。
  作为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长期在施工一线从事桥梁、隧道、海洋工程等技术工作。林鸣主持建设的港珠澳大桥难度最大的岛隧工程,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均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他以一种“强国筑梦”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率领团队承担起攀登世界建桥技术高峰的重任,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即便花上天价的咨询费用,也无法买到核心技术。工程筹备阶段,林鸣的团队掌握的全部建设经验资料只有1张3年前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外国专家笃定地对林鸣讲:“你们自己是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拿起这张宣传单页,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大型沉管工厂化预制、外海沉管浮运安装、整体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技术,创造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一年安装十节沉管的中国速度,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建成世界唯一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等诸多奇迹,不仅解决了许多世界级难题,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带动了我国外海沉管装备、工艺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岛隧工程建设水平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林鸣常说,超级工程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团队的力量,关键时刻,党组织是团队的主心骨,党员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林鸣身先士卒、艰苦创业,以勇于担当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树起了一面旗帜,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早在2000年,林鸣负责建设当时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的润扬大桥,其中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因其体量大被誉为“神州第一锚”。北锚碇需要在长江边上深50米的基坑内施工,长江和基坑之间的土堤若有闪失,江水将瞬间灌满基坑。工人们望而却步,林鸣毅然拿起小板凳坐在基坑底陪工人们一起施工,犹如一根“定海神针”。
  2013年5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开始安装,困难重重、充满挑战。林鸣率领团队连夜现场攻关、连日紧张施工,历经96个小时海上鏖战终于成功安装,创造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在第8节沉管安装准备的关键时期,林鸣因过度劳累鼻腔大量喷血,四天内进行了两次全麻手术。术后第七天,他毅然回到安装船上指挥作战,直到安装成功才下船复查。2014年11月,第15节沉管安装遭遇基槽异常回淤,历经三次浮运、两次回拖,林鸣带领团队持续奋战了150多个日日夜夜,三战伶仃洋,共同应对了一场严峻的挑战。在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后,本着对国家工程的责任担当和自主创新技术的自信,林鸣率领团队在外海连续作业40个小时,将接头部位精调至最佳状态。
  回望30多年的工程建设生涯,林鸣始终心系国家,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上,铿锵坚定地前行。◎(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部供稿)

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总设计师梁建英——

为了中国高铁“飞”起来


  梁建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
  1992年,还是大一学生的梁建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
  2004年,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立“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一条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由此铺开。然而,在引进的过程中,梁建英深切体会到:产品是可以买的,但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我们的合作方,他会告诉你如何去做,但是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外方守口如瓶。”梁建英说,“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
  2006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启动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研发,这次不再是联合设计,而是完全自主进行设计。梁建英担任了这个车型的主任设计师。她自觉践行党员承诺,肯吃苦、勇担当、甘奉献,凡事冲锋在前。1000多个日夜里,梁建英几乎每天“早八晚九”,直至动车组成功下线。那段时间,梁建英根本无暇照顾年幼的女儿,女儿想和妈妈一起吃顿饭的小小请求,正处在研发最紧要关头的梁建英也不能满足。
  ……
  2010年12月,由梁建英担任主任设计师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造出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始实现由“跟随”到“领跑”的蝶变。
  俗话说,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一个新的高度在等着你。2013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启动,开启了中国高铁的新征程。
  这又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仅拿“复兴号”的车头设计来说,为了实现最佳的技术性能,梁建英和团队最初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通过技术优选挑出23个进入工业设计,再遴选出7个头型,通过海量的仿真计算和试验,才最终敲定设计方案。当性能最优的“飞龙”头型出炉时,海量的数据打印成A4纸,足足堆了1米多高。
  2015年6月,“復兴号”样车下线后,开始进行线路试验。梁建英带领研发团队,从铁科院环形试验基地到大同线、哈大线、郑徐线,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研发团队一共做了2300多项线路试验,跟车试验里程超过61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15圈。这段日子,研发团队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整备,白天跟车试验10多个小时,晚上还要整理当天的试验数据,制定第二天的试验方案,每天休息不超过4小时。最热的时候,车厢里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而最冷的时候,试验现场到了零下20多度。
  5年的艰苦攻关,赢来了“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惊艳问世。2017年“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并于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为全球高铁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
  令梁建英感到自豪的是,无论是运营速度,还是在安全性、舒适性、节能降耗等主要技术指标上,“复兴号”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在研发之外,梁建英还要带领团队与国际接轨。在她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两年多的时间,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最终成立。此后,梁建英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中泰、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让技术先行带动中国高铁“扬帆出海”。
  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公司高管,梁建英说,自己能走到今天,是赶上了国家高速铁路事业发展的好时机,是机遇让她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列车,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和速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飞驰在世界的最前沿。”梁建英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韩克岑——

让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


  40年快马加鞭,40年初心不改。作为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韩克岑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是祖国航空事业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见证人,更是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坚定参与者和奉献者。   1978年,17岁的韩克岑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甫一入职,歼轰-7项目全面开展研制,这是第一款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歼击轰炸机,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随着歼轰-7设计定型,韩克岑积累了自己“研发技术的第一桶金”,成为所里年轻的技术骨干。
  2009年,韩克岑调任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并当选研究所党委委员,主管C919大型客机项目设计研发工作。C919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大型客机,采用了最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高要求的适航标准,其先进水平对标国外最新机型。标准很高,基础却很薄弱。要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创新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唯一的选择。
  “我们国家民机发展的道路十分曲折,由于综合国力、技术水平、基础工业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本来想依靠技术引进发展民用飞机,但是经过几个型号的探索,发现根本行不通。”韩克岑说,“没有人会将真正的核心技术拱手相让,一切只有靠自己。”
  作为C919项目在上飞院的技术决策人,韩克岑的压力是巨大的。飞机设计涉及几百个专业,各个专业之间又相互交联,遇到决策不了的问题,在韩克岑这里必须形成闭环,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每天在各种技术会议上听汇报、作决策,辗转于设计、验证、制造、试飞现场,常常忙得连饭都没有时间吃。
  2012年,在韩克岑的大力支持下,上飞院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有限元仿真室。2014年,C919千万级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建成。作为传统强度计算的有力补充,有限元模型在C919静力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精准的计算结果使得设计师们能够成功预测试验样机的高应变、高钉载以及可能的失稳区域,大大提高了静力试验成功率。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9年的时间里,上飞院攻克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全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68项关键技术,对于加快新材料、先进动力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填补我国民用航空工业技术空白,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等基础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我国航空工業面向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克岑干了近40年航空,无论担任什么行政职务,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奋战在型号研制最前线,充当大飞机事业排头兵。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韩克岑明白,干航空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干成的。他铭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一片赤子丹心,攻克技术难关,磨砺国之重器,在祖国航空事业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忠诚,奉献年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供稿) (责任编辑:武淳)
其他文献
我在基层做群众工作20多年了,解决的疑难矛盾和问题上千件,我感觉要把这个工作做好,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过程,我现在已经痴迷其中了。  基层群众不少诉求往往源于实际问题,也有一些是情绪化的结果,往往是实际问题与情绪化叠加。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帮助情绪化的人们恢复理性,有效地控制群众情绪,解决问题就变得轻松了。  做群众工作要站稳立场。现在群众的政治意识增强,开口能讲权利、自由、民主、尊严,如果我们的政治
亿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彪——党旗飘扬 “死亡之海”变绿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坚定了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的雄心壮志,让所有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非常了解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发展中的疾苦,提出帮助民营企业解困的精准措施,比如融资问题、税费问题和思想包袱等,这些都让我们十分感动。  1988年,亿利集团诞生于中国第七大沙
仲夏时节,山青花欲燃。在浙江象山定塘镇小湾塘村的柑橘博览园内,一棵棵品种各异的柑橘树栽植整齐,青绿的果实缀满枝头,在淡淡橘香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园内,一块“天下静橘”的牌匾道出了园主的雄心:“用心血和智慧浇灌每一棵橘树,让中国柑橘看象山。”园主何人?韩氏东道也。  种出好橘子  韩东道出生于象山丹城的一个农民家庭,田间地头长大的他对农业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但我不想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做
2017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应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和进展。  习近平在北京成功主持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首脑齐聚北京,13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踊跃参会,形成世界各国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共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同80个国家和組织签署“一
“我志愿加入为老志愿服务队,认真履行志愿服务计划,不怕吃苦,爱心奉献……”  2014年10月14日,几十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苑社区面对邻里乡亲发出这番誓言。这些志愿者的领头人就是王恒青。王恒青年逾花甲,兩鬓斑白,他铿锵有力地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参加了为老志愿服务,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有困难大家克服,有问题一起去解决!”  “少小离家老大回。”2013年7
假如很多年后,在线教育在中国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授课形式,人们会如何记述这段起源?  见证了这场变化开端的学子在他们的上学软件钉钉的评分页留下了只言片语:“一切都要从一只蝙蝠说起。”  就像站在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会说是2003年的SARS疫情影响了中国电商的发展进程,我们的某些生活轨迹或许也会因今年的这次重大疫情突然转弯。  《瘟疫与人》的作者威廉·H·麦克尼尔说,历史学家总希望人类的历史合乎理性、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为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出了应有贡献。打拐办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筑牢警魂、忠诚履职,重拳打击拐卖犯罪。忠诚是公安队伍永恒不变的警魂。多年来,无论业务工作多么
钟日胜是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仁爱志愿服务队成员。他先后于2004年、2012年两次参加援外医疗队,分别到尼日尔共和国、科摩罗联盟参加援外医疗工作,把中国志愿服务精神延伸到海外。钟日胜在尼日尔服务期间,一共做了2100多例手术的麻醉,参加了200多例危重病人的抢救,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和差錯。  第一次参加援外工作时,当地医院只有他一个麻醉医生,尼日尔方面仅有一个护士,就是这两个人承担了
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引导学生领悟这篇表文的至真情感,走进诸葛亮伟大崇高的情感世界,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学生在课堂上独到的理解和表达,大大出乎我的“预设”。现将教学片断摘录于后。  师:同学们,诸葛亮的《出师表》能传唱千古,成为“表”中之“至文”,被陆游称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们认为关键是靠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但大多数都认为是“真情”。  师:许多
跨栏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既能锻炼快速奔跑的能力,又能锻炼腾空跳跃能力。你知道这种运动是谁发明的吗?英国牧童们在放牧闲暇的时候,发明了一种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把跑步和跳高结合起来,一面跑,一面跳,谁先跑到终点谁就是优胜者。当时跳高的标准是一个英国羊圈栅栏的高度,就是3.5英尺高。因为3.5英尺相当于106.7厘米,所以至今成年男子高栏的规定仍是106.7厘米。    跨栏发展史    100米跨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