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缺乏,大学校园内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方法: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师生法律知识;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保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
关键词: 高校 法制宣传教育 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法治”,可见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高校如何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培养成中国梦的实现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法律知识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当前大学生为了就业,大多重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而对法律内容学习重视不够,法律基础知识贫乏。第二,高校以前独立开设《法律基础》课,现在和《思想道德修养》合并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法律的课时数减少,法律知识学得不牢靠;第三,高校理工专业课老师着重教学和科研,忽视或轻视对社科知识,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因此,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提高师生的法律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大学校园内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法制观念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师生的法律知识不足,有的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有的学生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不知道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以相互联系的眼光看待它们,而不应孤立地理解它们;有的学生蔑视人的生命意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为一点小矛盾就起了杀人之心,甚至酿成血案。这些案例虽然有种种偶然因素掺和其中,但他(她)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蔑视人的生命意识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仍然还有不少法盲,或知法犯法者。
(三)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缺乏。
从现行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渠道看,高校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就其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分析,内容薄弱,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老套,以说教为主,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够稳定,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把犯罪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等。
二、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法制宣传教育现状,高校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制环境,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师生法律知识。
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规划等措施,为学校普法工作的落实,增长师生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1.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为学校有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省级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文件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学校普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实施步骤等,要求全校上下以普法工作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为重点,以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为目标,不断加大依法治校工作力度,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2.建立和健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全面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其职责是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协调和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使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学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党政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每年都要认真研究、制订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全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列入部门工作计划。要在全校形成党政工团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二)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保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丰富教育内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法制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1.建立“五个层次”的宣传教育制度,以制度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建立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解决学校在普法教育、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党员、教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党员教职工的普法教育,在每学期政治理论学习中列专题学习。三是建立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要求,保证课程、内容、学时的落实。四是建立学生社团的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大学生社团利用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项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五是建立“法制宣传日”普法制度。以每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2.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学习资料供给制度,为顺利实施法制宣传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学法教材保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学法教材由校纪委和组织部门提供,教职工学法教材由工会、人事和宣传部门提供,学生学法教材由教务部门提供等,确保各类人员学法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为全校师生学法提供通畅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保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要不断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每年都将法制宣传教育需要的授课、场地、资料、器材、音像制品及教材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列入年初预算;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三)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
1.分清层次类别,突出重点内容,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学校党委每年确定一到两个专题作为校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列出学习具体内容和重点研究思考的问题,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学习思考研究。一是学校党委中心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党委中心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出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进行思考研究。二是党员、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党员、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中列专题进行学习。如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和思考与其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三是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外,还应在相关专业学生中开设专业法律课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增加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内容等。
2.结合师生实际,维护师生权益,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一是结合师生实际,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国家新颁布的与师生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报道。首先,利用网络。利用本校新闻网或各职能部门的网页,第一时间登载其法律原文,选载有关对新法解释说明的权威性文章,以便师生查阅学习,帮助师生全面准确理解新法颁布施行的背景、重大意义和与其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具体解释;其次,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成展板放在显要位置进行展出宣传,扩大宣传面;再次,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新颁布法律法规的专题辅导讲座,使教职工不仅对新法基本内容有了总体把握和了解,更对今后如何遵纪守法,运用新颁布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提供帮助;第四,学校组织举办“‘新法’知识培训班”,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部门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并向学生做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工作。二是利用特殊时机、采用不同方式宣传师生现实需要的法律法规。如为配合代表的选举和学校党代会的选举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师生了解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选举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选举的程序和要求,使学校选举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圆满完成选举工作。这样广大师生既学习法律知识,又促进工作开展。再如为配合中央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党风党纪和反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学校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为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营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环境氛围,净化校园环境。在毕业班学生中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知识学习,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实践活动“寓教于用”,对提高师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律意识,效果显著。
3.定期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一是在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法律协会,在学校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放保护消费者权益宣传资料,参加“消协”举办的相关活动等。二是每年开展与“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览、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和录音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向社会宣传善待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共同家园的科普知识。举办地球与环境专题知识讲座,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保护地球和环境。三是每年12月定期开展“安全月活动”,举办大学生安全法规知识竞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12·4”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通过定期开展的系列活动,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关键词: 高校 法制宣传教育 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法治”,可见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高校如何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培养成中国梦的实现者,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法律知识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当前大学生为了就业,大多重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而对法律内容学习重视不够,法律基础知识贫乏。第二,高校以前独立开设《法律基础》课,现在和《思想道德修养》合并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法律的课时数减少,法律知识学得不牢靠;第三,高校理工专业课老师着重教学和科研,忽视或轻视对社科知识,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因此,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提高师生的法律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大学校园内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法制观念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师生的法律知识不足,有的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有的学生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不知道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以相互联系的眼光看待它们,而不应孤立地理解它们;有的学生蔑视人的生命意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为一点小矛盾就起了杀人之心,甚至酿成血案。这些案例虽然有种种偶然因素掺和其中,但他(她)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蔑视人的生命意识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仍然还有不少法盲,或知法犯法者。
(三)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缺乏。
从现行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渠道看,高校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就其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分析,内容薄弱,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老套,以说教为主,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够稳定,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把犯罪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等。
二、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法制宣传教育现状,高校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制环境,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师生法律知识。
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规划等措施,为学校普法工作的落实,增长师生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1.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为学校有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省级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文件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学校普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实施步骤等,要求全校上下以普法工作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为重点,以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为目标,不断加大依法治校工作力度,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2.建立和健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全面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其职责是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协调和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使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学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党政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每年都要认真研究、制订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全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列入部门工作计划。要在全校形成党政工团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二)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保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丰富教育内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法制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1.建立“五个层次”的宣传教育制度,以制度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建立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解决学校在普法教育、职工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党员、教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党员教职工的普法教育,在每学期政治理论学习中列专题学习。三是建立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要求,保证课程、内容、学时的落实。四是建立学生社团的普法宣传教育制度。大学生社团利用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项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五是建立“法制宣传日”普法制度。以每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2.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学习资料供给制度,为顺利实施法制宣传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学法教材保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学法教材由校纪委和组织部门提供,教职工学法教材由工会、人事和宣传部门提供,学生学法教材由教务部门提供等,确保各类人员学法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为全校师生学法提供通畅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保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要不断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每年都将法制宣传教育需要的授课、场地、资料、器材、音像制品及教材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列入年初预算;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三)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
1.分清层次类别,突出重点内容,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学校党委每年确定一到两个专题作为校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列出学习具体内容和重点研究思考的问题,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学习思考研究。一是学校党委中心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党委中心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研究确定学校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出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进行思考研究。二是党员、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党员、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中列专题进行学习。如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和思考与其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法律尊严。三是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外,还应在相关专业学生中开设专业法律课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增加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内容等。
2.结合师生实际,维护师生权益,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一是结合师生实际,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国家新颁布的与师生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报道。首先,利用网络。利用本校新闻网或各职能部门的网页,第一时间登载其法律原文,选载有关对新法解释说明的权威性文章,以便师生查阅学习,帮助师生全面准确理解新法颁布施行的背景、重大意义和与其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具体解释;其次,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成展板放在显要位置进行展出宣传,扩大宣传面;再次,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新颁布法律法规的专题辅导讲座,使教职工不仅对新法基本内容有了总体把握和了解,更对今后如何遵纪守法,运用新颁布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提供帮助;第四,学校组织举办“‘新法’知识培训班”,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部门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并向学生做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工作。二是利用特殊时机、采用不同方式宣传师生现实需要的法律法规。如为配合代表的选举和学校党代会的选举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师生了解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选举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选举的程序和要求,使学校选举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圆满完成选举工作。这样广大师生既学习法律知识,又促进工作开展。再如为配合中央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党风党纪和反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学校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为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营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环境氛围,净化校园环境。在毕业班学生中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知识学习,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实践活动“寓教于用”,对提高师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律意识,效果显著。
3.定期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讲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一是在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法律协会,在学校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放保护消费者权益宣传资料,参加“消协”举办的相关活动等。二是每年开展与“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览、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和录音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向社会宣传善待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共同家园的科普知识。举办地球与环境专题知识讲座,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保护地球和环境。三是每年12月定期开展“安全月活动”,举办大学生安全法规知识竞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12·4”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通过定期开展的系列活动,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