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rn在德文中,Naturkunde的一个含义是英文的natural history,其实就是对动植物、矿物、天体等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博物学.博物学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个概念,是有关自然科学不同知识领域的一个整体表述,它包括对今天我们称之为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矿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以及部分考古学、地质学与岩石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这些知识领域的研究人员称为博物学家.一七二八年英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c.1680-1740)在《百科全书,或艺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在德文中,Naturkunde的一个含义是英文的natural history,其实就是对动植物、矿物、天体等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博物学.博物学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个概念,是有关自然科学不同知识领域的一个整体表述,它包括对今天我们称之为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矿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以及部分考古学、地质学与岩石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这些知识领域的研究人员称为博物学家.一七二八年英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c.1680-1740)在《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辞典》(Cyclopaedia,or an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一书中附有“博物学表”(Tab.Natural History),这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博物学内容.尽管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有关自然的研究早在古代和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了,但真正的“博物学”却是在近代出现的,只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仅仅出于兴趣爱好而已,并非将之看作一种职业.德国文学家歌德就曾是一位博物学家,他用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过地质学和植物学.在十八、十九世纪之前,自然史——博物学的另外一种说法——一词是相对于政治史和教会史而言的,用以表示所有科学的研究.传统上,自然史主要以描述性为主,而自然哲学则更具解释性.
其他文献
一rn“那位老人是一位地质学家,想必在海洋的表面感到孤独.”这种描写心理活动、忧伤而充满隐喻的句子想必不会出现在中国人类学家的民族志里,但在前人类学者所写的小说中,可能比比皆是.rn作家淡豹的第一部小说集《美满》出版近一年,同时收获了赞誉和批评.批评的声音认为《美满》缺少成熟的故事和立得起来的人物,语言冗长、拗口、翻译腔,各种主人公都在说作者风格的大段独白.这些批评有其道理.在写小说之前,作者是一名记者及社评人;更早前她是一名从业近十年的人类学者.一方面,熟悉其风格的读者都知道,她在公共媒介上的发言常常是
我从张中行老师的文章中得知了一个“四七二十七”的故事:二人争论不休,一个说四七二十八,另一人坚持四七二十七.官员过问,问第二人,你是否确认四七二十七,回答绝对如此.官员说好了,无罪释放.然后下令打四七二十八论者的板子.此人大呼冤枉、不公,官员乃告之:“他都认为四七二十七了,你还和这样的人争论,不打你打谁呢?”
柏拉图假苏格拉底之口在《斐多篇》中贬低海洋,说它产不出任何堪与大地相提并论的美好事物,这片液体沙漠里“长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物产,换言之,海里没有任何完美的东西,有的只是岩洞、沙砾、无穷无尽的浊泥污水,就在陆地与海洋交接的地方”(110a3-6).尽管我们的星球百分之七十被海水包裹,海洋却是难以被地图编绘者锁入轮廓线和地名群的“无托邦”(atopia),只有滚滚波涛与漩涡在暗处开辟着看不见的通道.
时·空rn一九七八年,二十一岁的陈福民考上了河北师范学院.学校校区在离张家口三十公里的宣化县境内,离县城十多公里.从家乡承德到北京,再乘京张铁路去上学,那条线路从丰台站出发,经过著名的居庸关与青龙桥,经过宣化与汪曾祺下放地沙岭子,到张家口,“共计三十一个站点,平均七公里一站”,确实不是瞬息千里的高铁时代可以想象的慢.但它有个好处,能让人仿佛揣想尚不遥远的古代,想见戍边、入侵与逃难的路线.
当下关于对人文冷遇的抱怨或说鸣不平每每见诸报端,诸如若任其萎缩社会将付出惨痛代价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这些文章多数是站在人文有什么用的立场上为其辩护的.于是,历数甚至如数(家珍)人文在中外无能例外的功用成为这些作者的根本立足点.在笔者看来,这种按常规套路以用攻用的做法其实很不讨巧.要知道,就“用”尤其是实用或说急功近利之意义上的直接运用而言,人文学的实用寥寥.在很多时候,捉襟见肘不说,甚至连一块“襟”都难以见到,在“用”的意义上与其他学科比身手、量高低,那无疑就是以卵击石.结果的尴尬、不堪可想而知.
石泉先生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研究生论文《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之中国政局》,在经历半个世纪“历史风雨尘埃的冲刷掩埋之后”,易名《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以下简称《晚清政局》,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在一九九七年重新行世,至今又过了二十多年,这部“少作”“旧作”具有的学术价值业已获得公认,成为跻身经典之林的杰作.
南朝至唐朝,御府对收藏的名家书迹,设有鉴定制度,这制度却在变迁.rn起初是押署之制,始于南朝刘宋.通过鉴定的藏品,宫廷鉴定人须署名其上,是为押署.这些服务宫廷的专业人员,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称为“鉴识艺人”,并录有名单,宋、齐、梁、陈、北齐、隋朝皆有,多则十四人,少则一人.
法治思想与社会契约论都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共同奠定了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两种起源于不同历史时期、内在逻辑迥异的政治思想在理论结构上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这种矛盾不仅引发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系列争论,而且,在波云诡谲的革命历程中也成为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
年近百岁的老人何兆武先生(一九二一至二○二一)仙逝之后,学界一片哀悼,读来为之动容.笔者年轻的时候,也曾有数次机会向何先生请益,记得有一次我去清华园拜访,还承蒙何先生赠书请饭,至今记忆犹深,心存感激.何先生为人之谦虚和蔼,对后辈之热诚提携,有口皆碑,其受益者亦非我一人而已.因此本文的写作,虽然以悼念为由,但更想从学术的层面,不揣浅陋,仔细探讨一下何兆武先生的史学思想.
北宋皇祐四年(一○五二)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这次回乡,有可能是这位享誉北宋文坛的大儒唯一一次回家乡,因为他幼年时是否回过江西老家,已经没有很确切的记载了.欧阳修回老家的主要目的是将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是年冬天,欧阳修返回颍州后,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泷冈阡表》自不必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阐述“孝道”的典范古文,其中名句“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至今为人传颂.《欧阳氏图谱》则是欧阳修对其祖先谱系的整理,他从欧阳氏得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