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生长发育的优劣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在的环境和具体的栽培地点。良好的环境才会使植物生长良好。所以在具体的植物配置时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要为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选择其相对应的环境下种植,如此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良好。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生态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学的概念
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等等,让适应阴、阳、旱、湿的物种能各得其所,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环境、土地、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从而形成功能丰富、生态健全、结构稳定的多层式群落机构。例如:在杭州设计师在植物中杜鹃与槭树的配置就是根据生态学原则来实施的。槭树比较高大,而且树干很直,枝叶茂盛,其特征是可充分吸收群落高处比较强的阳光以及较深处土壤中的养分;而杜娟属于林下灌木,只能对下层比较弱比较散的阳光以及较浅的土层中的养分,充分利用了槭树下层的萌生生态优势。槭树与杜娟无论在体形上、根系上,还是在养分需求以及气候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生态学原则,按照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分异实施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而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了园林景观的优美性、稳定性。
2 互惠共生的原则
感化学作用直观来讲是指异生相克,指一个物种或者有机体受到另一物种或有机体所释放代谢产物的影响,包括抑制与促进。这些代谢产物通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影响某些特定的物种而不会影响其它的物种。部分植物与另外一些植物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地衣就是藻与菌的结合,龙胆科、兰科、豆科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实际例子。植物大千世界中,部分植物分泌出来的物体能有效促进另一些植物生长,如黑接骨木的分泌物就有利于云杉根的分布,七里香、白蜡等等共同生长时,体现出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我们熟悉的核桃与山楂也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它感作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它们健康生长。
3 多元化配置原则
不同的植物在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观赏特征与形态特征。如木本植物,不同的树木在花果、枝干、果、花、等方面在观赏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选用多种园林植物,才能构建出内涵丰富的园林林地景观,从而加强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推荐多种植物的选用,有助于在绿化造园时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栽种各种植物,实现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绿地地段中的养分、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条件的优势。众所周知,植物若要健康成长,是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条件来支撑的。尤其是城市中用作园林绿化的地段,在土壤水分、肥力、光照、湿度等生态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这里得知,少数植物是无法适应园林绿地中不同地段的各种条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对多种植物进行选择原则,从而才能通过绿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植物覆盖率,以及园林面积的植物活体量与叶面积指数,从而更好地实现消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功能。
4 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植物与园林要素的互相配置。拿植物与建筑物的相互配置来说。首先,建筑物旁边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出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其次,配置时要保证建筑物与植物的协调性,对于建筑物自身的提醒过大、呆板、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可以栽培植物进行补救;第三,在具体的植物配置时,要使得建筑物与地面有一个过渡的空间,这样可以起到稳基的作用。植物间的相互配置。园林植物的具体配置方法分为列植、对植、孤植等几种。列植多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道路两旁的绿化,主要是成行成带的种植,如果要作为景观的隔离带,列植也可以变为密植,进而形成植物屏障;对植多用于桥头、广场或者门口,在这些地方进行对称性的种植。对植在具体的园林应用中也是十分广泛的,即可以作为背景或隔离措施实现其功能化作用,也可以作为配景或主景实现其观赏性的作用。空间配置的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的空间艺术手法主要包括对比和衬托的相互运用;均衡和动势的合理搭配。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要相对应的使用不同的空间艺术手法,更好的表现出园林的优美的空间景观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5 遵循植物配置原则改进
5.1适应自然,合理利用空间
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变化规律,地形起伏有缓有急,水域变化有曲有直。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充分做到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要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相协调。植物配置时要兼顾远近、高低和曲直,使植物的设置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花草、果木、藤类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一种层次感。同时,除了种植常绿类的树木,还要有季节性植物,使植物四季景观丰富多彩。
5.2注重色彩配置
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生长习性和形态,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除了利用不同植被,还要运用植被的不同部位。同一植物,它们的花卉、果实、树干等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对植被的部位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实现色彩的合理配置,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5.3遵循植物习性配置植物
5.3.1 乔木配置。绿化中的绿地主要是应用乔木,合理利用乔木可以很好地划分层次。利用丛植、群植等形式可以对空间进行分割,形成一种层次感。乔木的树形、群状的合理布置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观赏地点和路线上欣赏到各异的景象。
5.3.2 灌木配置。园林中的乔木、草坪和水域是相互分离的,要想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和谐的一体,可以充分利用灌木。布置灌木时,要通过植物的姿态和季节变化等布置灌木的层次。
5.3.3 花卉配置。花卉色彩艳丽、花香浓郁,是绿化中的主要装饰植被。在布置花卉时,注意形状的规范性是必要的,但是也应多采用自然栽种式提高自然情趣。
5.3.4 攀援植被配置。以上植被对较低空间的绿化美化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较高的空间却难以到达。此时,攀援类植物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攀援植被生命力旺盛,叶茂花密,成活率大。它可以攀爬到较高的建筑物体上,形成立体景观。
6生态效益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这样才能将更多的功能充分发挥,并且取得理想的生态效益。因此,植物的生态习性要被作为首先考虑对象,让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的物种能各得其所。例如:园林植物配置中,苔藓植物通常都喜欢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而仙人掌耐旱但是却不耐寒的这些特征都是在实际配置中必须多加注意的。其次,要重视园林配置中的生态效益。叶面积系数会直接影响到生态效益的大小。植物的覆盖面积与植物的叶面积综合之比称之为面积系数。例如:在使用地被、乔木、灌木植物进行混交配置时,人工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将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叶面积系数。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配置后的环保作用。重视环保,发挥园林植物对污染物的承载作用,尤其是要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例如:对二氧化硫抗性与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有柑桔;对氟化氢抗性较强的,则有海桐;另外,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如我们常见的芦苇、香蒲等等,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由此得知,选择能有效减少污染量的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的本质功能,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要保持一定的环保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立群.城市住区园林景观的营造要点[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8(09)
[2] 施正飛.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J]. 江苏绿化. 2003(04)
[3] 陈模舜.台州学院校园生态景观的布局与植物配置[J]. 台州学院学报. 2006(03)
[4] 陈韵玲.浅谈城市绿化植物配置三大误区[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05)
[5] 朱学成,张萍,牛月波.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0)
[6] 申屠文月.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5)
[7] 张道海.我国城市森林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与应遵循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9)
[8] 陆海芬,王英姿.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实践的探索[J]. 九江学院学报. 2008(03)
[9] 李艳萍,耿微.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绿化植物配置状况调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10] 覃世霞,庭玉凤,何娟,罗华彦.高校生态型校园植物配置调查与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3)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生态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学的概念
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等等,让适应阴、阳、旱、湿的物种能各得其所,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环境、土地、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从而形成功能丰富、生态健全、结构稳定的多层式群落机构。例如:在杭州设计师在植物中杜鹃与槭树的配置就是根据生态学原则来实施的。槭树比较高大,而且树干很直,枝叶茂盛,其特征是可充分吸收群落高处比较强的阳光以及较深处土壤中的养分;而杜娟属于林下灌木,只能对下层比较弱比较散的阳光以及较浅的土层中的养分,充分利用了槭树下层的萌生生态优势。槭树与杜娟无论在体形上、根系上,还是在养分需求以及气候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生态学原则,按照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分异实施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而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了园林景观的优美性、稳定性。
2 互惠共生的原则
感化学作用直观来讲是指异生相克,指一个物种或者有机体受到另一物种或有机体所释放代谢产物的影响,包括抑制与促进。这些代谢产物通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影响某些特定的物种而不会影响其它的物种。部分植物与另外一些植物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地衣就是藻与菌的结合,龙胆科、兰科、豆科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实际例子。植物大千世界中,部分植物分泌出来的物体能有效促进另一些植物生长,如黑接骨木的分泌物就有利于云杉根的分布,七里香、白蜡等等共同生长时,体现出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我们熟悉的核桃与山楂也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它感作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它们健康生长。
3 多元化配置原则
不同的植物在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观赏特征与形态特征。如木本植物,不同的树木在花果、枝干、果、花、等方面在观赏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选用多种园林植物,才能构建出内涵丰富的园林林地景观,从而加强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推荐多种植物的选用,有助于在绿化造园时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栽种各种植物,实现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绿地地段中的养分、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条件的优势。众所周知,植物若要健康成长,是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条件来支撑的。尤其是城市中用作园林绿化的地段,在土壤水分、肥力、光照、湿度等生态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这里得知,少数植物是无法适应园林绿地中不同地段的各种条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对多种植物进行选择原则,从而才能通过绿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植物覆盖率,以及园林面积的植物活体量与叶面积指数,从而更好地实现消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功能。
4 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植物与园林要素的互相配置。拿植物与建筑物的相互配置来说。首先,建筑物旁边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出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其次,配置时要保证建筑物与植物的协调性,对于建筑物自身的提醒过大、呆板、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可以栽培植物进行补救;第三,在具体的植物配置时,要使得建筑物与地面有一个过渡的空间,这样可以起到稳基的作用。植物间的相互配置。园林植物的具体配置方法分为列植、对植、孤植等几种。列植多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道路两旁的绿化,主要是成行成带的种植,如果要作为景观的隔离带,列植也可以变为密植,进而形成植物屏障;对植多用于桥头、广场或者门口,在这些地方进行对称性的种植。对植在具体的园林应用中也是十分广泛的,即可以作为背景或隔离措施实现其功能化作用,也可以作为配景或主景实现其观赏性的作用。空间配置的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的空间艺术手法主要包括对比和衬托的相互运用;均衡和动势的合理搭配。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要相对应的使用不同的空间艺术手法,更好的表现出园林的优美的空间景观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5 遵循植物配置原则改进
5.1适应自然,合理利用空间
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变化规律,地形起伏有缓有急,水域变化有曲有直。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充分做到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要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相协调。植物配置时要兼顾远近、高低和曲直,使植物的设置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花草、果木、藤类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一种层次感。同时,除了种植常绿类的树木,还要有季节性植物,使植物四季景观丰富多彩。
5.2注重色彩配置
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生长习性和形态,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除了利用不同植被,还要运用植被的不同部位。同一植物,它们的花卉、果实、树干等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对植被的部位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实现色彩的合理配置,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5.3遵循植物习性配置植物
5.3.1 乔木配置。绿化中的绿地主要是应用乔木,合理利用乔木可以很好地划分层次。利用丛植、群植等形式可以对空间进行分割,形成一种层次感。乔木的树形、群状的合理布置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观赏地点和路线上欣赏到各异的景象。
5.3.2 灌木配置。园林中的乔木、草坪和水域是相互分离的,要想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和谐的一体,可以充分利用灌木。布置灌木时,要通过植物的姿态和季节变化等布置灌木的层次。
5.3.3 花卉配置。花卉色彩艳丽、花香浓郁,是绿化中的主要装饰植被。在布置花卉时,注意形状的规范性是必要的,但是也应多采用自然栽种式提高自然情趣。
5.3.4 攀援植被配置。以上植被对较低空间的绿化美化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较高的空间却难以到达。此时,攀援类植物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攀援植被生命力旺盛,叶茂花密,成活率大。它可以攀爬到较高的建筑物体上,形成立体景观。
6生态效益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这样才能将更多的功能充分发挥,并且取得理想的生态效益。因此,植物的生态习性要被作为首先考虑对象,让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的物种能各得其所。例如:园林植物配置中,苔藓植物通常都喜欢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而仙人掌耐旱但是却不耐寒的这些特征都是在实际配置中必须多加注意的。其次,要重视园林配置中的生态效益。叶面积系数会直接影响到生态效益的大小。植物的覆盖面积与植物的叶面积综合之比称之为面积系数。例如:在使用地被、乔木、灌木植物进行混交配置时,人工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将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叶面积系数。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配置后的环保作用。重视环保,发挥园林植物对污染物的承载作用,尤其是要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例如:对二氧化硫抗性与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有柑桔;对氟化氢抗性较强的,则有海桐;另外,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如我们常见的芦苇、香蒲等等,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由此得知,选择能有效减少污染量的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的本质功能,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要保持一定的环保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立群.城市住区园林景观的营造要点[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8(09)
[2] 施正飛.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J]. 江苏绿化. 2003(04)
[3] 陈模舜.台州学院校园生态景观的布局与植物配置[J]. 台州学院学报. 2006(03)
[4] 陈韵玲.浅谈城市绿化植物配置三大误区[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05)
[5] 朱学成,张萍,牛月波.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0)
[6] 申屠文月.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5)
[7] 张道海.我国城市森林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与应遵循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9)
[8] 陆海芬,王英姿.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实践的探索[J]. 九江学院学报. 2008(03)
[9] 李艳萍,耿微.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绿化植物配置状况调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10] 覃世霞,庭玉凤,何娟,罗华彦.高校生态型校园植物配置调查与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