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谈一谈文学语言的问题。
我觉得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上相当普遍地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语言不好。要把语言写好,最基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寫东西,要一句是一句。这个问题看来是很幼稚的,怎么会一句不是一句呢?我们现在写文章,往往一直写下去,半篇还没一个句点。这样一直写下去,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结果一定是糊涂文章。要先想好了句子,看站得稳否,一句站住了再往下写第二句。必须一句是一句,结结实实的,不摇摇摆摆。我自己写文章,总希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每写一句,我都想好了,这一句到底说明什么,表现什么感情,我希望每一句话都站得住。当我写了一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法子把它分成几句,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意念下去,断开了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读者是很厉害的,你稍微写得难懂,他就不答应你。
同时.一句与一句之间的联系应该是逻辑的、有机的联系,就跟咱们周身的血脉一样,是一贯相通的。有些人写东西,不大注意这一点。一句一句不清楚,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句与句之间没有逻辑的联系,上下不相照应。读者的心理是这样的,你上一句用了这么一个字,他就希望你下一句说什么。例如你说“今天天阴了”,大家看了,就希望你顺着阴天往下说。你的下旬要是说“大家都高兴极了”,这就连不上。天阴了还高兴什么呢?你要说“今天天阴了,我心里更难过了”,这就连上了。大家都喜欢晴天,阴天就容易不高兴。当然,农民需要雨的时候一定喜欢阴天。我们写文章要一句是一句,上下连贯,切不可错用一个字。每逢用一个字,你就要考虑到它会起什么作用,人家会往哪里想。写文章的难处,就在这里。
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有时候一千多字要写两三天。看有些青年同志写的东西,往往吓我一跳。他下笔万言,一笔到底,很少句点,不知道到哪里才算完,看起来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写东西时,用字、造句先要求清楚明白。用字造句不清楚、不明白、不正确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那个长得像驴脸的人”,这个句子就不清楚、不明确。这是说那个人的整个身子长得像驴脸呢,还是怎么的?难道那个人没胳膊没腿,全身长得像一张驴脸吗9要是这样,怎么还像人呢?当然,本意是说:那个人的脸长得像驴脸。
所以我的意见是:要老老实实先把话写清楚了,然后再求生动。要少用修辞,要到不用不可的时候才用。在一篇文章里你用了一个“伟大的”,如“伟大的毛主席”,就对了;要是这个伟大,那个也伟大,那就没有力量,不发生作用了。乱用比喻,那个人的耳朵像什么,眼睛像什么……就使文章单调无力。要知道: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写下来的文章,而且写得好,就是最大的本事、真正的功夫。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你所要写的东西,你就可以不用那些无聊的修辞与形容,而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写出来。我们拿几句古诗来看看吧。像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就是说早上起来,听到窗子外面竹子响了。听到竹子响后,当然要打开门看看。这一看,下一句就惊人了,“开门雪满山”!这没有任何形容,就那么直接说出来了。没有形容雪,可是我们看到了雪的全景。若是写他打开门就“哟!伟大的雪呀”“多白的雪呀”,便不会惊人。我们再看看韩愈写雪的诗吧。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但是他写雪就没有王维写得有气魄。他这么写:“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他是说车子在雪地里走,雪随着车轮的转动翻起两条白带子;马蹄踏到雪上,留了一个一个的银杯子。这是很用心写的,用心形容的。但是形容得好不好呢9不好!王维是一语把整个的自然景象都写了出来,成为名句。而韩愈的这一联,只是琐碎的刻画,没有多少诗意。再如我们常念的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说就够了,用不着什么形容。像“满城风雨近重阳”这一句诗,是抄着总根来的,没有枝节琐碎的形容,而把整个“重阳”季节的形色都写了出来。所以我以为:在你写东西的时候,要要求清楚,少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修辞。你要是真看明白了一件事,你就能一针见血地把它写出来,写得简练有力!
我还有个意见:就是要少用“然而”“所以…但是”等转折词,不要老用这些词转来转去。你要是一会儿“然而”,一会儿“但是”,一会儿“所以”,老那么绕弯子,不但减弱了文章的力量,读者还要问你:“你到底要怎么样9你能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话?!”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7我们的大文学家王勃写了两句最得意的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说,后来他在水里淹死了,死后还不忘这两句,天天在水上闹鬼,反复念着这两句。后来有一个人由此经过,听见了就说:“你这两句话还不算太好。要把‘与’字和‘共’字删去,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挺拔、更好吗?”据说,从此就不闹鬼了。这把鬼说服了。所以文章里的虚字,只要能去的尽量把它去了,要不然死后想闹鬼也闹不成,总有人会指出你的毛病来的。
(选自《出口成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有校改,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我觉得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上相当普遍地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语言不好。要把语言写好,最基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寫东西,要一句是一句。这个问题看来是很幼稚的,怎么会一句不是一句呢?我们现在写文章,往往一直写下去,半篇还没一个句点。这样一直写下去,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结果一定是糊涂文章。要先想好了句子,看站得稳否,一句站住了再往下写第二句。必须一句是一句,结结实实的,不摇摇摆摆。我自己写文章,总希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每写一句,我都想好了,这一句到底说明什么,表现什么感情,我希望每一句话都站得住。当我写了一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法子把它分成几句,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意念下去,断开了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读者是很厉害的,你稍微写得难懂,他就不答应你。
同时.一句与一句之间的联系应该是逻辑的、有机的联系,就跟咱们周身的血脉一样,是一贯相通的。有些人写东西,不大注意这一点。一句一句不清楚,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句与句之间没有逻辑的联系,上下不相照应。读者的心理是这样的,你上一句用了这么一个字,他就希望你下一句说什么。例如你说“今天天阴了”,大家看了,就希望你顺着阴天往下说。你的下旬要是说“大家都高兴极了”,这就连不上。天阴了还高兴什么呢?你要说“今天天阴了,我心里更难过了”,这就连上了。大家都喜欢晴天,阴天就容易不高兴。当然,农民需要雨的时候一定喜欢阴天。我们写文章要一句是一句,上下连贯,切不可错用一个字。每逢用一个字,你就要考虑到它会起什么作用,人家会往哪里想。写文章的难处,就在这里。
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有时候一千多字要写两三天。看有些青年同志写的东西,往往吓我一跳。他下笔万言,一笔到底,很少句点,不知道到哪里才算完,看起来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写东西时,用字、造句先要求清楚明白。用字造句不清楚、不明白、不正确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那个长得像驴脸的人”,这个句子就不清楚、不明确。这是说那个人的整个身子长得像驴脸呢,还是怎么的?难道那个人没胳膊没腿,全身长得像一张驴脸吗9要是这样,怎么还像人呢?当然,本意是说:那个人的脸长得像驴脸。
所以我的意见是:要老老实实先把话写清楚了,然后再求生动。要少用修辞,要到不用不可的时候才用。在一篇文章里你用了一个“伟大的”,如“伟大的毛主席”,就对了;要是这个伟大,那个也伟大,那就没有力量,不发生作用了。乱用比喻,那个人的耳朵像什么,眼睛像什么……就使文章单调无力。要知道: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写下来的文章,而且写得好,就是最大的本事、真正的功夫。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你所要写的东西,你就可以不用那些无聊的修辞与形容,而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写出来。我们拿几句古诗来看看吧。像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就是说早上起来,听到窗子外面竹子响了。听到竹子响后,当然要打开门看看。这一看,下一句就惊人了,“开门雪满山”!这没有任何形容,就那么直接说出来了。没有形容雪,可是我们看到了雪的全景。若是写他打开门就“哟!伟大的雪呀”“多白的雪呀”,便不会惊人。我们再看看韩愈写雪的诗吧。他是一个大文学家,但是他写雪就没有王维写得有气魄。他这么写:“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他是说车子在雪地里走,雪随着车轮的转动翻起两条白带子;马蹄踏到雪上,留了一个一个的银杯子。这是很用心写的,用心形容的。但是形容得好不好呢9不好!王维是一语把整个的自然景象都写了出来,成为名句。而韩愈的这一联,只是琐碎的刻画,没有多少诗意。再如我们常念的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说就够了,用不着什么形容。像“满城风雨近重阳”这一句诗,是抄着总根来的,没有枝节琐碎的形容,而把整个“重阳”季节的形色都写了出来。所以我以为:在你写东西的时候,要要求清楚,少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修辞。你要是真看明白了一件事,你就能一针见血地把它写出来,写得简练有力!
我还有个意见:就是要少用“然而”“所以…但是”等转折词,不要老用这些词转来转去。你要是一会儿“然而”,一会儿“但是”,一会儿“所以”,老那么绕弯子,不但减弱了文章的力量,读者还要问你:“你到底要怎么样9你能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话?!”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7我们的大文学家王勃写了两句最得意的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说,后来他在水里淹死了,死后还不忘这两句,天天在水上闹鬼,反复念着这两句。后来有一个人由此经过,听见了就说:“你这两句话还不算太好。要把‘与’字和‘共’字删去,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挺拔、更好吗?”据说,从此就不闹鬼了。这把鬼说服了。所以文章里的虚字,只要能去的尽量把它去了,要不然死后想闹鬼也闹不成,总有人会指出你的毛病来的。
(选自《出口成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有校改,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