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铜街梦如昨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读世家”一直是中国传统家族叙事的理想图景,但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周期性震荡与朝代更替,常常使这种理想化为乌有。至明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领风气之先的江南地区,成为各地商帮竞技拼搏的大舞台,原先处于“四民”之末的商人阶层迅速崛起,而“至今吴中缙绅士夫多以货殖为急”,就是说苏州的士绅阶层也纷纷参与经商。“士商交互”使社会秩序重新洗牌,催生了一种经商与科举并举的新型家族,“贵潘”家族就是典型案例。
《贵潘家族传奇》 沈慧瑛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0 年 7 月版

  “贵潘”出自徽州,那是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徽商发源地,享有“无徽不成镇”的美誉。徽州大阜潘氏一支,明末清初来苏州经营盐公堂与酱园业,历经四代人的艰辛努力,到乾隆年间“奕”字辈三兄弟有二人中进士,正式入籍苏州,从此开启一个家族的兴盛传奇。至清末,苏州这支大阜潘氏出进士九名(其中状元一人、探花二人),举人三十六名。沈慧瑛《贵潘家族传奇》(以下简称《贵潘》)一书,即以潘氏家谱为基础,以史料档案文献为线索,通俗而全景式展示了“贵潘”的家族史。“贵潘”不仅影响苏州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还在清朝国家政治舞台上留下了诸多身影。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策。那为什么明清经商的人会越来越多,连士绅阶层也纷纷投身其中呢?宏观原因当然是经济发展后出现了剩余产品,贸易获利丰厚,商人阶层逐渐有了经济话语权。但也有微观原因。其一,经商求生存。“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徽州山区,山地贫瘠,靠耕田根本无法养活,出外经商成为徽州传统,“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江南地区虽为鱼米之乡,却赋税沉重,明清时,仅浙江一省与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税粮,要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苏州一府竟超过浙江一省。《贵潘》中专门讲述了潘氏家族利用与清政府的人脉关系,帮苏州百姓呼吁减赋税而终获批准。所以江南靠经商生存已成为必需。其二,科举道路的壅塞。每三年一次“大比”,每次不过进士二三百人,这样的搏杀何等艰辛!如潘家“奕”字辈的祖父潘暄,连续考了十三次没有考上,最后只能告别科场。其三,许多读书人连考试盘缠都付不起,为了生存,弃儒从商。连“贵潘”这样的家族,经商积累了雄厚的家财,也经不起几代人折腾,所以家族中必须有人守住祖业经商,牺牲科举。《贵潘》中讲述了潘暄的儿子潘冕,为了家族上下三代人的科举,止步于国学生,专心经营祖传盐业,为“奕”字辈金榜题名,并正式入籍苏州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所以,潘家的后辈们在享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同时,仍然不忘“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基础,要说“传奇”,这是“贵潘”不同于传统“耕读世家”,也不同于江南原先文化世家的最大“传奇”。
潘世恩故居,現为苏州状元博物馆

  对明清“士商互动”而引起社会阶层变迁的研究,学界成果颇丰,而我以为,尽管阶层重组现象相当普遍,但本质上的传统价值观仍占主流地位,这从潘家科举显贵后一系列回归“礼”“孝”的行为,以及“崇文重教”的家教家规中彰显出来。为《贵潘》作序的徐茂明教授,在他的专著《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与社会变迁》中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潘家在苏州已经百余年,直到“奕”字辈高中进士后才正式入籍苏州呢?我以为它的背后,或许还是传统价值观巨大的影响力,这是文化顽强而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归有光曾自豪地评价家乡苏州文化之盛:“吴为人材渊薮,文字之盛,甲于天下。”这使“新苏州人”潘家要想在苏州真正融入,必须“入乡随俗”。比如明清时由徽州来苏经商的汪氏家族,也是经商与科举并举,虽科举不如潘氏兴盛,但与潘家世代通婚,并热衷于融入苏州社会,道光年间,汪氏把家族义庄定名为“环秀山庄”,修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境界。可见,在经商尤其是科举获得一定成功后,回归传统“礼仪之家”的价值观成为新型家族的另一特征。《贵潘》在爬梳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讲述“贵潘”显赫后,一门博雅,广交名流,热心慈善,传承文化的许多风雅之事,如潘奕隽归隐苏州后,与江南文化圈诗酒唱酬、悠游林下,还赶时尚收了一批女弟子。潘世恩之子潘曾沂与林则徐是诗友,道光七年(1827)三月二十四日,林则徐途经苏州,留下了“听雨铜街梦如昨”的诗句。当然,广为流传的还是潘家保护两座国宝大鼎,最后捐献国家的故事。
  随着苏州古城区状元府(潘世恩宅)、潘曾莹故居(探花府)等多处潘氏故居重修并对外开放,以及讲述潘家护鼎故事的苏剧《国鼎魂》公演并获国家文华奖,一直在苏州流传至今的“贵潘”家族传奇,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不仅是“贵潘”,对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的大户人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宏观来看,这是承平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因为大户人家无论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还是流传下来的学术类、诗文类、生活类著述,更有成为人类遗产的江南私家园林、深宅庭院……都让人对自己先人的日常生活图景充满遐思和想象。值得注意的是,《贵潘》在讲述潘氏家族百年兴盛的主线故事时,不断会提到哪一支、哪一家因为人丁单薄而逐渐淡出了家族的视线,因为“多子多孙”是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对大户人家的叙事,让当下以小家庭为主要结构的人们,不仅燃起了对早已远去的历史的好奇心,或许因阅读也弥补了些许已不可复制的遗憾。
其他文献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可粗略分为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二战”之前的量子力学的建立时期,按照杨振宁先生的观点,这一时期可称为现代物理学的“黄金时代”,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第二个时代是“二战”之后到二十世纪末的量子力学的发展时期,包括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凝聚态物理学和量子光学的发展等。杨振宁先生把这一时期称为现代物
期刊
一  鲁迅留下的照片中少有双人合影,但有这样一帧:他旁边站着的是一位身材高峻、西装革履、发型一丝不苟的年轻人。这人是谁?许多熟悉现代文学的读者都会觉得陌生。其实,他就是鲁迅最后几年交往频数的姚克(1905-1991)。他比鲁迅小二十四岁,作为鲁迅小友,后来成为鲁迅葬礼上的抬棺人之一。  鲁迅与姚克交往的许多信息保留在存世的三十三封书信中。打开这些信札,时光倒流至一九三三年三月五日,如同晴空的云朵向
期刊
马班(Yves Mabin Chennevière,1942-2020)  老韩(韩沪麟)来邮件伤心地告诉我:“马班走了。”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得知这个消息,我还是一时接受不了。往事历历,浮上心头。  伊夫·马班·谢纳维埃尔(Yves Mabin Chennevière,1942-2020)是法国诗人、小说家、外交官,但对我和老韩来说,他更多的是一个朋友。我不知老韩是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可能比我
期刊
《论电影》[ 法 ] 阿兰·巴迪欧著李 洋 许 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正在兴致盎然地阅读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的《论电影》时,传来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辞职的信息,心情立刻沉重起来。尽管《电影手册》这本杂志还在,但我想其骨血已非从前,就像如今的爱情,已经发酵或勾兑成其他模样。法国电影或世界电影与《电影手册》的关系,阿兰·巴迪欧或者法国哲学家与《电影手册》的
期刊
讲读《史记》多年,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从鲁迅的那一句名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引申的,众口一词《史记》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的说法,从逻辑上细想,有一个非常大的悖论:如果《史记》是一部非常厉害的文学名著,那么司马迁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家;从作家的角度讲,作品的真实性应该不是第一位的。而如果真实性不是第一位的,它的文学性越强,史学性就越弱,那它怎么可以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史学名著呢?  跟
期刊
道光年间,金山钱氏对江南文化做了两项特殊贡献,值得今人铭记。第一项是道光十五年(1835)的冬天,钱熙祚(1801-1844)出资,率领弟弟熙泰、同邑顾观光、南汇张文虎、平湖钱熙咸、嘉兴李长龄及海宁李善兰,“寓西湖,就文渊阁校书”(白蕉《〈钱鲈香先生笔记〉序》,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他们三度去杭州四库全书文澜阁,抄书四百三十二卷,校书八十多种。回到金山后,顾观光、张文虎等人把录得的钦本与江南藏家诸本
期刊
牛顿的光学实验  一八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英国画家本杰明·罗伯特·海顿(Benjamin Robert Haydon,1786-1846)在家举行了晚宴(后来被称为“不朽的晚宴”[The Immortal Dinner])。晚宴之上,受邀参加的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与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一起指责科学家伊萨克·牛顿在其一七○四
期刊
二○一九年十一月,日本上映了改编自平野启一郎作品的同名电影《マチネの終わりに》,中文译作“剧演的终章”或“日间音乐会散场时”。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蒔野聪史和记者小峰洋子。两位主角设定的年龄为四十岁,扮演者福山雅治和石田百合子的实际年龄均为五十岁。电影完全使用胶片摄制,每一帧都认真对待,剪辑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唯美主义的主旨。故事发生的舞台在三座国际大都市,东
期刊
从性别构成论,梁山泊头领中只有三员女将。按照出场顺序,她们分别是: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当然,如果按名字上透露出的大二三排序,她们仿佛早就确定了落草梁山泊的因缘。一丈青扈三娘明陈洪绶水浒叶子  如你所知,梁山英雄乃至《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一个绰号作为他们区别性特征的招牌,这不妨视为市民社会发育之后表露乃至张扬个性的一个元素,并且也因《水浒传》的影响力而成为后世侠义类小说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标配
期刊
一叶灵凤(1905-197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新文坛,鲁迅与叶灵凤多次笔仗。起因大概是一九二八年五月叶灵凤发表了一幅鲁迅的漫画像,将鲁迅描绘成躲在酒缸后面的“阴阳脸的老人”(刊于《戈壁》第1卷第2期)。这自然引起鲁迅的不满,以“年青貌美,齿白唇红”对叶灵凤和潘汉年反唇相讥。当时鲁迅与创造社激烈论战,尽管叶、潘只是创造社“小伙计”而被捎带,但从此以后鲁迅和叶灵凤就你来我往笔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