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独白,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自然且智慧的对话。“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课堂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的对话才会有闪光的课堂生成。构建有效的阅读课堂,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巧妙地抓住契机,架起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鹊桥”。
一、在精彩词句处引领对话,品悟意蕴
所谓精彩词句,是一篇文章最为精华闪亮的部分,是最值得细细咀嚼品味的地方。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气势磅礴的排比,那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等,都可谓是语言中的精品。对于课文的这些地方,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地朗读、感受、思考、表达,从而展现学生个性的独特,生命的精彩。
一位老师在教学《月光启蒙》的“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一自然段时,问学生:“细细地品读这段文字,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后给出精彩的答案:“我感受到母亲的声音很甜美,很柔和,两个比喻让我仿佛感受到母亲的声音就像三月的春风那么温柔,像小溪的流水那样动听。”“读了这一段,仿佛一股温暖的春风拂面而来,是那么温暖,那么舒适。”“我还觉得听了母亲的吟唱,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就像是闻到了夏夜里花草的香味,泥士的芬芳。”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后,教师又问:“继续读读这一段,你还从其它的字词中发现什么了吗?”学生再读,再思考,回答道:“我从‘深情’这个词语中还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感情,所以唱起歌谣来都无比深情。”“我也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因为她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为我唱歌谣的,居然唱得还如此动情,一点没有不耐烦,一点没有粗声粗气,实在是太难得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文章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文字,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品悟,思考表达。学生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学生们思维活跃,个性在课堂飞扬,生命在课堂成长,整个课堂也变得灵动睿智,充满意蕴。
二、在疑虑丛生处引领对话,启发思考
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提问、质疑的思维过程。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疑点,及时引导,进行师生、生生对话,才能更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
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学生自由学习第一段,充分理解、感悟了波兰所面临的悲惨境地以及肖邦的无奈离国后,我发现好多同学的眉头锁得紧紧的,他们是碰到了什么难题了吗?于是我问他们:“这一段中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吗?”一个学生立即举手发问:“老师,文章中肖邦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为什么在自己的祖国遭到欧洲列强瓜分之后,肖邦不拿起武器反抗,而要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呢?”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一群同学的赞同之声。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顺势反问:“对啊,肖邦他为什么要离开祖国,而不是到战场上去杀敌呢?你们认为他是去杀敌好呢?还是离开好?”问题刚一提出,教室里就一片议论声。一会儿的沉默之后,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去战场杀敌好。因为他这样灰溜溜地离开,真是太没骨气了。”另一同学听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书上说肖邦是极富才华的音乐家,音乐家到战场上去,就不能发挥他的作用,只会白白送死!”其他同学听了纷纷附和:“对,他是音乐家,他最大的本事应该是创作音乐,他应该用音乐来斗争!”“他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手中的笔!”“我还从课外资料上看到肖邦离开是因为受到了沙皇的迫害。如果他不走,就有可能被沙皇害死,他也就不可能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了,那不就太可惜了吗?”……
可见,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心理或认识上的局限,经常在学习中遇到许多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教师就必须做个课堂的有心人,巧妙地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节点上品悟、辨析、对话,这样,学生们往往会在多方位、多角度的对话中解决疑惑,锻炼思维,从而一次次产生出耀眼的智慧之花!
三、在语言空白处引领对话,驰骋想象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与“空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或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入乎其内,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品得其中妙谛,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一节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文章的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述。我便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发挥精彩想象,说一说敌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惨样。结果同学们个个神情振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把敌人的狼狈样说了个淋漓尽致,精彩纷呈。这样,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在无形中被拉近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想象得到了发挥,语言表达也获得了充分的锻炼。
四、在针锋相对处引领对话,凸显智慧
在对话型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个性会得到充分地展现,因而经常会出现个体思维的碰撞,也会出现几种观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双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相阐述各自观点,使各种观点凸显出其中蕴含的智慧。
我还清楚地记得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落花生》一课。在学完课文后,孙老师问同学是愿意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苹果、梨一样的人,结果出现了两派并举的局面。于是孙老师就让他们分为正反两方,当场表述观点,进行辩论。当时的辩论相当精彩,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异彩纷呈。我最记得反方有一位同学说的:“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苹果那样的人,它需要有漂亮的外表来展现自己,况且苹果并不是外表好看而实质无用的。外表又好看,内在又丰富,不是更好吗?像孙老师你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如果你不展示你自己的才华,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听你上课吗?”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机会去对话,去辩论,如此精彩的言论不就全被埋没了吗?所以我们教师还需抓住这样的时机,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表达,在理解与表达中,你发现了我,我表现了你,彼此映衬,彼此烘托,让学生的智慧熠熠生辉。 五、在情感郁积处引领对话,宣泄激情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本是有情物,课堂更应关乎情。我们的课堂,时常被一草一木所感染,也为一字一句而动情。学生的情感常随文本起伏跌宕,升腾回旋。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情感郁积处适时地引领对话,那学生的满腹情思将如喷薄的旭日,蓄势待发。
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他引领学生领略了圆明园举世无双和往昔辉煌,感受了圆明园的损失不可估量之后,又安排了拓展阅读《圆明园之最》,补充了圆明园众多震撼人心的史料和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悲情控诉:“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珍贵、最精美的皇家园林,被后人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课件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随后定格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上。同时配放音乐《长江水》)同学们,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话想说呢?”此时,学生郁积了整整五十分钟的情感终于得以尽情地倾泻,尽情地喷发。在这把火灼痛了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的课堂上,学生激愤慷慨,各抒胸臆:“圆明园,你虽然被这场罪恶的大火烧毁了,但你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你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这场大火虽然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但烧不毁这帮强盗的滔天罪行,烧不毁我们对你们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我们中国人要富强的决心!”……
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主旨,往往在各自的主旨背后,又蕴藏着作者乃至编者的千种情感、万般思绪。我们教师在把握课堂时就应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去领会,然后在学生情感达到充盈时,紧紧抓住学生情感表达的郁结点,引领对话,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宣泄激情,提升对文章本质的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当然在这一点上,教师还得注意,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不能任由学生随意体验,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偏颇。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这漫游之旅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自我表达。特别是教师要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对话、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智慧时常在我们的课堂上绽放多彩的光芒!诚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杨菲,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213144)
一、在精彩词句处引领对话,品悟意蕴
所谓精彩词句,是一篇文章最为精华闪亮的部分,是最值得细细咀嚼品味的地方。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气势磅礴的排比,那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等,都可谓是语言中的精品。对于课文的这些地方,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地朗读、感受、思考、表达,从而展现学生个性的独特,生命的精彩。
一位老师在教学《月光启蒙》的“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一自然段时,问学生:“细细地品读这段文字,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后给出精彩的答案:“我感受到母亲的声音很甜美,很柔和,两个比喻让我仿佛感受到母亲的声音就像三月的春风那么温柔,像小溪的流水那样动听。”“读了这一段,仿佛一股温暖的春风拂面而来,是那么温暖,那么舒适。”“我还觉得听了母亲的吟唱,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就像是闻到了夏夜里花草的香味,泥士的芬芳。”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后,教师又问:“继续读读这一段,你还从其它的字词中发现什么了吗?”学生再读,再思考,回答道:“我从‘深情’这个词语中还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感情,所以唱起歌谣来都无比深情。”“我也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因为她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为我唱歌谣的,居然唱得还如此动情,一点没有不耐烦,一点没有粗声粗气,实在是太难得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文章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文字,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品悟,思考表达。学生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学生们思维活跃,个性在课堂飞扬,生命在课堂成长,整个课堂也变得灵动睿智,充满意蕴。
二、在疑虑丛生处引领对话,启发思考
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提问、质疑的思维过程。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疑点,及时引导,进行师生、生生对话,才能更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
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学生自由学习第一段,充分理解、感悟了波兰所面临的悲惨境地以及肖邦的无奈离国后,我发现好多同学的眉头锁得紧紧的,他们是碰到了什么难题了吗?于是我问他们:“这一段中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吗?”一个学生立即举手发问:“老师,文章中肖邦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为什么在自己的祖国遭到欧洲列强瓜分之后,肖邦不拿起武器反抗,而要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呢?”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一群同学的赞同之声。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顺势反问:“对啊,肖邦他为什么要离开祖国,而不是到战场上去杀敌呢?你们认为他是去杀敌好呢?还是离开好?”问题刚一提出,教室里就一片议论声。一会儿的沉默之后,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去战场杀敌好。因为他这样灰溜溜地离开,真是太没骨气了。”另一同学听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书上说肖邦是极富才华的音乐家,音乐家到战场上去,就不能发挥他的作用,只会白白送死!”其他同学听了纷纷附和:“对,他是音乐家,他最大的本事应该是创作音乐,他应该用音乐来斗争!”“他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手中的笔!”“我还从课外资料上看到肖邦离开是因为受到了沙皇的迫害。如果他不走,就有可能被沙皇害死,他也就不可能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了,那不就太可惜了吗?”……
可见,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心理或认识上的局限,经常在学习中遇到许多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教师就必须做个课堂的有心人,巧妙地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思维节点上品悟、辨析、对话,这样,学生们往往会在多方位、多角度的对话中解决疑惑,锻炼思维,从而一次次产生出耀眼的智慧之花!
三、在语言空白处引领对话,驰骋想象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与“空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或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入乎其内,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品得其中妙谛,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一节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文章的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述。我便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发挥精彩想象,说一说敌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惨样。结果同学们个个神情振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把敌人的狼狈样说了个淋漓尽致,精彩纷呈。这样,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在无形中被拉近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想象得到了发挥,语言表达也获得了充分的锻炼。
四、在针锋相对处引领对话,凸显智慧
在对话型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个性会得到充分地展现,因而经常会出现个体思维的碰撞,也会出现几种观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双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相阐述各自观点,使各种观点凸显出其中蕴含的智慧。
我还清楚地记得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落花生》一课。在学完课文后,孙老师问同学是愿意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苹果、梨一样的人,结果出现了两派并举的局面。于是孙老师就让他们分为正反两方,当场表述观点,进行辩论。当时的辩论相当精彩,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异彩纷呈。我最记得反方有一位同学说的:“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苹果那样的人,它需要有漂亮的外表来展现自己,况且苹果并不是外表好看而实质无用的。外表又好看,内在又丰富,不是更好吗?像孙老师你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如果你不展示你自己的才华,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听你上课吗?”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机会去对话,去辩论,如此精彩的言论不就全被埋没了吗?所以我们教师还需抓住这样的时机,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表达,在理解与表达中,你发现了我,我表现了你,彼此映衬,彼此烘托,让学生的智慧熠熠生辉。 五、在情感郁积处引领对话,宣泄激情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本是有情物,课堂更应关乎情。我们的课堂,时常被一草一木所感染,也为一字一句而动情。学生的情感常随文本起伏跌宕,升腾回旋。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情感郁积处适时地引领对话,那学生的满腹情思将如喷薄的旭日,蓄势待发。
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他引领学生领略了圆明园举世无双和往昔辉煌,感受了圆明园的损失不可估量之后,又安排了拓展阅读《圆明园之最》,补充了圆明园众多震撼人心的史料和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悲情控诉:“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珍贵、最精美的皇家园林,被后人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课件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随后定格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上。同时配放音乐《长江水》)同学们,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话想说呢?”此时,学生郁积了整整五十分钟的情感终于得以尽情地倾泻,尽情地喷发。在这把火灼痛了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的课堂上,学生激愤慷慨,各抒胸臆:“圆明园,你虽然被这场罪恶的大火烧毁了,但你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你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这场大火虽然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但烧不毁这帮强盗的滔天罪行,烧不毁我们对你们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我们中国人要富强的决心!”……
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主旨,往往在各自的主旨背后,又蕴藏着作者乃至编者的千种情感、万般思绪。我们教师在把握课堂时就应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去领会,然后在学生情感达到充盈时,紧紧抓住学生情感表达的郁结点,引领对话,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宣泄激情,提升对文章本质的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当然在这一点上,教师还得注意,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不能任由学生随意体验,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偏颇。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这漫游之旅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自我表达。特别是教师要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对话、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智慧时常在我们的课堂上绽放多彩的光芒!诚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杨菲,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2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