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体系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建工作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但随着近年来党中央严格控制新党员数量,高校面对愈来愈众的申请入党人群,如何教育培养,如何甄别选拔,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中学生党建工作由于其特殊的行政因素,往往专业老师很难参与到学生党建工作中,而一线党务工作者又缺少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构建一套可行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党的性质、纪律和组织原则等,还能有利于选拔优秀团员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党建;工作体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复兴之路。我们的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与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党代表优良先进文化的源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党员是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任务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更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在文化侵略成为新的侵略形式的今天,大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因此,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进步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动力,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课题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纲,以文化自信为线,依据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态,通过“通识教育”、“信仰教育”、“法治教育”三个教育过程,在“传统课堂”、“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信息化课堂”三个教育阵地上,采用“晓中国历史”、“习经史子集”、“悟人本和谐”三种教育培养方法途径,建立适应于当今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最终达到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党员目标。
  針对一年级学生,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区别于以往教条式的学习,采用“晓历史典故”的方法进行教育。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探索史,为我们积累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资源。同时,重新把握学生新入校的时间机遇,帮助莘莘学子尽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他们打开中国共产党这扇神秘而光明的窗户。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于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应该产生了共鸣,因此,在这个时间阶段采用“习经史子集”的方法,巩固一年来的教育成效,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所做的贡献,更加热爱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祖国。“习经史子集”就是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二年级的学生把他们学到的党的知识,看到的国家发展,自身的本领传播到社会中去,基层党务工作者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带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做中学”,在“做中炼”。
  “晓历史典故、习经史子集”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认识中国共产党。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临近毕业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对学生对“法”的学习和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这个年龄的学生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此时开展“法治教育”可以让这些积极上进的优秀学子心存敬畏之心,客观严谨的为学做事,最终帮助他们从一年级的他律,发展到二年级的自律,再到三年级之后的自觉。在这一阶段回归传统教育的方法,强化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加大学生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力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分组管理,建立动态电子档案,实时管理,全面监控,保证学生们能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带领全国人民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正带领全面人民圆每个人的“中国梦”。《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分析—基于全国30所高校的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是崇拜的,但这也就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们及时引导,深入教育,使这些怀揣赤诚之心的爱国学子拥有健康、科学、向上的“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自十八大以来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之一,文化如何落地,如何被广大学子接纳传承,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将两者融合研究,不仅是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项目编号J15ZC22)
  (作者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Abstract:art is the mirror of life.This is Lev Tolstoy's description of "art".We often go to museums and galleries,from which we will see the shadows of many times,the works of art,or the time points
期刊
摘 要:作为职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会需要进行自身的准确定位,并找到在学校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学生会资源,树立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学生会;班级管理;班级考核  一、学生会的价值定义  学生会一般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分支机构。凡在校的中国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均可为学生会、研究生会会员”。各大
期刊
摘 要: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既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师学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重要组织形式。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强化落实;增强体质  学校强化体育活动工作落实,对增强学生体质,巩固和提高课内所学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发展良好个性,具有积极地的促进作用。因此,根据学校特点,进一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每个学校必须
期刊
摘 要: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画家、艺术活动家、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徐悲鸿在长期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美术教育思想,独特、全面、丰富的美术教育思想和美术教育体系是其留给中国美术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该文回顾徐悲鸿的美术教育生涯,进一步研究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探讨新时期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对中国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长久以来,美国动画电影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进军全球,比如高超的技术制作实力、高水准的奇幻视听变现能力以及巧妙的跨文化营销策略等。新世纪以来,好莱坞一直试图将自己转化为全球的文化重点,同时动画电影的创作趋向也逐渐的发生转向。从最先的对抗到如今的对话,从居高临下到如今的携手合作,并对海外合作者之间关系加强重视,对海外观众的文化口味进行了解和重视。在美国动画电影的内部,其精神内容的核心和国家根基的
期刊
摘 要:钱谦益的诗学理论大多都是针对诗坛弊病,有所指斥而提出,由于他对杜甫推崇备至,并且二人所面对的诗坛风气、诗人想要纠正的诗坛弊病也颇有相似,因此在他的诗学理论中我们常常也能看到与杜甫观点相近的观点,他这是继承了杜甫的相关理论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以《后秋兴》与《秋兴八首》为例加以讨论钱谦益的诗与杜甫诗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钱谦益;杜甫;诗学;关系  “杜甫诗学”可以兼指“杜诗学”与杜甫的诗学理论
期刊
摘 要:私摄影自诞生之初就一直不被公众理解,被很多人误认为是情色照片。在私摄影发展之时,理清私摄影照片中肉体和色情的区别、陌生感和熟悉事件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南·戈尔丁、荒木经惟等私摄影师的研究和探索,从人们的窥视欲以及对熟悉事物的陌生感出发,分析和梳理自私摄影发展以来被误读的原因。  关键词:私摄影;窥视;熟悉;陌生感  大多数人对私摄影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私摄影的鼻祖
期刊
情感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那么,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
期刊
摘 要:对于鲁迅,在新时代的提及率久居高榜。但所言鲁迅是否过时,把这当成一种问题,有些荒唐。问起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反应肯定是否定的,至于为什么,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极高的文学成就,还有一种人们对他本能的崇敬。  关键词:鲁迅先生;近代文学;青年成长  个人而讲,我并不是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不是写作技巧差,而是鲁迅的笔墨太浓重,像是大块大块原汁原味的肉,甚至连调料都很少,所以说,看鲁迅的书,需要有一副好
期刊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务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