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EPC模式包含设计、采购、施工的的全过程,施工风险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工程成本、质量、工期等,因此,除了进行传统的风险管理外,还要进一步识别影响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的关键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在施工阶段会对风险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0-0076-0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是,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决定了EPC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识别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有利于规避施工阶段的风险。但是,如果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施工阶段的风险将无法控制,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也无从谈起。
1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概述
1.1EPC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EPC模式的参与主体为业主和总承包商两方,专业咨询公司的职能主要是协助业主进行项目策划和决策,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代替业主监督承包商,保证最终目标实现。总承包商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全权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所以,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商要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不管是在资金实力、人员经验,还是在项目管理上。而在该管理模式和合同关系图中,还可以看出,总承包商与设计方、供应商和分包商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就使得总承包商施工阶段风险与各方均有密切的联系,任何一方或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对总承包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威胁。
1.2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2.1方便业主管理 模式简便
EPC总承包模式由中标的总承包商负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权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负责,而在整个过程中,业主也仅仅与该总承包商签订了相关的工程合同,这大大节约了业主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简便的管理方式也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1.2.2总承包商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工期、成本
总承包商可以进行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方案、技术的选择以及建筑材料采购,并对每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影响质量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另外,由于EPC模式下设计和施工相互较差,有效解决了二者相互分离的矛盾,使承包商能够提前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杜绝施工过程中变更和返工的情况,有利于缩短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成本增加。
2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主要风险类型
2.1施工阶段与业主有关的风险
与业主有关的风险主要是指业主的信誉、行为及履约能力对项目施工阶段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业主指定或者禁止分包、功能变更的要求、工程款项支付的足额性和及时性、文件审核的及时性。
2.2施工阶段与设计有关的风险
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要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虽然这部分费用占合同总价的比例较小,但是,该阶段的设计工作对后续工作影响极大,而且,设计阶段的失误将给项目实施造成巨大损失,正如二八定律一样,所以设计阶段的风险是很大的,往往影响层面广而深,会对整个项目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影响。
2.3施工管理风险
施工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质量管理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工期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混乱、供货延误、管理经验不足、施工变更等。EPC模式下,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较多,这就要求总承包商的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对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综合把握能力,以及对组织人员的管理能力,而EPC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完善,这就对总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4施工阶段与分包商有关的风险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规模较大,涉及专业较多,因此,总承包商在中标后会对工程进行分包,由多个专业的分包商共同完成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错误选择分包商的风险,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
3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措施
3.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能否准确的识别EPC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效益。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即为预防式分析和原因式分析。预防式分析,即根据项目经验分析出项目会发生的事件及该事件引起的结果;原因式分析,即根据结果找原因,比如说引起项目进度延误的因素。根据项目特征、环境因素、人员管理等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准确地识别出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识别方法,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风险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这就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分析,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用科学的手段来识别出工程风险,制定出应对风险的管理方法。随着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不确定性因素会逐渐减少,风险关注重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整个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要用动态的眼光来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
3.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的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大小和出现的先后顺序,理清风险之间的关系和风险之间的内在转化条件,再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施工经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它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礎上进行的。风险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常见的定量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其中,蒙特卡罗模拟适用于有多个独立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而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判断各个风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出主要的风险因素。但由于风险因素发生波动的概率不易确定,故结论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一般用于可行性研究。
3.3风险控制
为了更好地处理EPC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在完成风险评估分析之后,要对已经充分识别和评价出的风险进行控制,明确落实不同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应对方式,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风险管理对策文件,指导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风险管理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任何一个过程的风险因素都会对下游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风险管控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风险,实现工程建设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娟.浅析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知识,2017,37(03):105-106+109.
[2]王洪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费用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1):165-166.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0-0076-0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是,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决定了EPC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识别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有利于规避施工阶段的风险。但是,如果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施工阶段的风险将无法控制,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也无从谈起。
1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概述
1.1EPC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如图1所示,EPC模式的参与主体为业主和总承包商两方,专业咨询公司的职能主要是协助业主进行项目策划和决策,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代替业主监督承包商,保证最终目标实现。总承包商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全权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所以,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商要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不管是在资金实力、人员经验,还是在项目管理上。而在该管理模式和合同关系图中,还可以看出,总承包商与设计方、供应商和分包商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就使得总承包商施工阶段风险与各方均有密切的联系,任何一方或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对总承包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威胁。
1.2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2.1方便业主管理 模式简便
EPC总承包模式由中标的总承包商负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权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负责,而在整个过程中,业主也仅仅与该总承包商签订了相关的工程合同,这大大节约了业主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简便的管理方式也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1.2.2总承包商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工期、成本
总承包商可以进行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方案、技术的选择以及建筑材料采购,并对每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影响质量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另外,由于EPC模式下设计和施工相互较差,有效解决了二者相互分离的矛盾,使承包商能够提前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杜绝施工过程中变更和返工的情况,有利于缩短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成本增加。
2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主要风险类型
2.1施工阶段与业主有关的风险
与业主有关的风险主要是指业主的信誉、行为及履约能力对项目施工阶段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业主指定或者禁止分包、功能变更的要求、工程款项支付的足额性和及时性、文件审核的及时性。
2.2施工阶段与设计有关的风险
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要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虽然这部分费用占合同总价的比例较小,但是,该阶段的设计工作对后续工作影响极大,而且,设计阶段的失误将给项目实施造成巨大损失,正如二八定律一样,所以设计阶段的风险是很大的,往往影响层面广而深,会对整个项目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影响。
2.3施工管理风险
施工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质量管理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工期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混乱、供货延误、管理经验不足、施工变更等。EPC模式下,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较多,这就要求总承包商的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对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综合把握能力,以及对组织人员的管理能力,而EPC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完善,这就对总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4施工阶段与分包商有关的风险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规模较大,涉及专业较多,因此,总承包商在中标后会对工程进行分包,由多个专业的分包商共同完成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错误选择分包商的风险,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
3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措施
3.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能否准确的识别EPC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效益。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阶段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即为预防式分析和原因式分析。预防式分析,即根据项目经验分析出项目会发生的事件及该事件引起的结果;原因式分析,即根据结果找原因,比如说引起项目进度延误的因素。根据项目特征、环境因素、人员管理等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准确地识别出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识别方法,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风险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这就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分析,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用科学的手段来识别出工程风险,制定出应对风险的管理方法。随着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不确定性因素会逐渐减少,风险关注重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整个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要用动态的眼光来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
3.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的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大小和出现的先后顺序,理清风险之间的关系和风险之间的内在转化条件,再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施工经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它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礎上进行的。风险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常见的定量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其中,蒙特卡罗模拟适用于有多个独立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而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判断各个风险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出主要的风险因素。但由于风险因素发生波动的概率不易确定,故结论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一般用于可行性研究。
3.3风险控制
为了更好地处理EPC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在完成风险评估分析之后,要对已经充分识别和评价出的风险进行控制,明确落实不同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应对方式,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风险管理对策文件,指导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风险管理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任何一个过程的风险因素都会对下游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风险管控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风险,实现工程建设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娟.浅析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知识,2017,37(03):105-106+109.
[2]王洪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费用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