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国家一直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三农”的关注,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设新农村,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因受市场环境、地理条件、交通情况、基础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农村发展高效农业对农村生产质量、生产效益和农村经济都有积极作用。高效农业的推进是实现农业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率,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效农业;农村经济;影响
一、高效农业相关概念简述
1.高效农业的含义。为顺应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提出高效农业这一理念。所谓高效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发展关乎我国民生,是国家立足之本,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发展农业特别是高效农业不能仅看经济效益,挣钱多不应该是唯一目的,高效农业的发展应追求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相互依托,不能为此损彼,特别是要提高对生态效益的重视,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如阳光、空气、水等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我们需要学会运用经济生态理论,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利用高效农业提高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类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2.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高效农业是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也会发现一些发展机遇。推动高效农业发展的不仅是生物科学成果的广泛应用,还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模式以及相关的支撑体系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公司+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组织、城乡统筹型、一主多元开型。多元化发展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城乡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以及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还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并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校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高效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在农村中,改善过去传统落后的农作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高效农业,首先要改变农村的传统观念,积极宣传先进科学的农产品养殖技术,如先进的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村饲养技术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等。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有利地理环境,进行非农业的经济发展活动,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型行业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关影响。高效农业的推行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要求随之提高,鼓励农村产业结构以不同形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转变以往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业结构符合市场风向,加快优质、多产、高效农业发展步伐。
2.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必须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高效农业的应用除了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还能很好的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下也绝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注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产能是根本,粮食是我们生存的基本保障。高效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村自身优势,将农业科技和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在农村土地上,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强农村土地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防御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环境,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3.高效农业激活边城镇农村经济。在农村投资开发农业项目可以很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通过打造万亩景观苗木观光园,可盘活上千亩效益低下的意杨林,让农户的土地收益翻倍。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块地,但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观光农业、农业科技等可“点土成金”,既实现了土地增资,也让农民实现了“一地双收”。比如:我国江苏省边城镇素有“七山两水一分田”之称,发展农业资源短缺,农业资源在句容处在下游,然而,该镇将有限的资源做出精品,引进了戴村千亩苗木基地、赵庄千亩蔬菜基地、仑山花木场及展示中心等农业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劳务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2013年新增专业合作社18家,通过多途径整合,激发了农业内部潜力,为全镇传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拓展出了一条新路子。
4.提供就业岗位,推进和谐农村的建设。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这不仅不能保证老人受到子女的照顾,安享晚年,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相信他们也不会再背井离乡去外地,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为其添一份贡献。同时,当劳动力市场充足了,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农村的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更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和对策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档升级。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特色农业发展,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活市场的要求,突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做好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带建设力度,加快生态、观光、休闲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一是建设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采取整合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一事一议”建基地等办法,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有自己特色并有规模的产业格局。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围绕优质粮食、硒砂瓜、生物环保猪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继续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扩大产品的加工规模,大力培育清真、绿色、有机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3.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步伐。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起以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与全国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合作,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储备,加快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开发层次、档次。
4.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千亿斤粮食新建仓容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
5.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 蔡永福.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0期
[2] 邓辉.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经济 2013.1
关键词:高效农业;农村经济;影响
一、高效农业相关概念简述
1.高效农业的含义。为顺应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提出高效农业这一理念。所谓高效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发展关乎我国民生,是国家立足之本,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发展农业特别是高效农业不能仅看经济效益,挣钱多不应该是唯一目的,高效农业的发展应追求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相互依托,不能为此损彼,特别是要提高对生态效益的重视,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如阳光、空气、水等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我们需要学会运用经济生态理论,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利用高效农业提高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类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2.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高效农业是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也会发现一些发展机遇。推动高效农业发展的不仅是生物科学成果的广泛应用,还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模式以及相关的支撑体系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公司+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组织、城乡统筹型、一主多元开型。多元化发展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城乡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以及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还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并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校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高效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在农村中,改善过去传统落后的农作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高效农业,首先要改变农村的传统观念,积极宣传先进科学的农产品养殖技术,如先进的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村饲养技术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等。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有利地理环境,进行非农业的经济发展活动,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型行业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关影响。高效农业的推行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要求随之提高,鼓励农村产业结构以不同形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转变以往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业结构符合市场风向,加快优质、多产、高效农业发展步伐。
2.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必须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高效农业的应用除了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还能很好的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下也绝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注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产能是根本,粮食是我们生存的基本保障。高效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村自身优势,将农业科技和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在农村土地上,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强农村土地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防御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环境,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3.高效农业激活边城镇农村经济。在农村投资开发农业项目可以很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通过打造万亩景观苗木观光园,可盘活上千亩效益低下的意杨林,让农户的土地收益翻倍。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块地,但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观光农业、农业科技等可“点土成金”,既实现了土地增资,也让农民实现了“一地双收”。比如:我国江苏省边城镇素有“七山两水一分田”之称,发展农业资源短缺,农业资源在句容处在下游,然而,该镇将有限的资源做出精品,引进了戴村千亩苗木基地、赵庄千亩蔬菜基地、仑山花木场及展示中心等农业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劳务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2013年新增专业合作社18家,通过多途径整合,激发了农业内部潜力,为全镇传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拓展出了一条新路子。
4.提供就业岗位,推进和谐农村的建设。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这不仅不能保证老人受到子女的照顾,安享晚年,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相信他们也不会再背井离乡去外地,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为其添一份贡献。同时,当劳动力市场充足了,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农村的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更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和对策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档升级。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特色农业发展,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活市场的要求,突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做好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带建设力度,加快生态、观光、休闲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一是建设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采取整合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一事一议”建基地等办法,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有自己特色并有规模的产业格局。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升级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围绕优质粮食、硒砂瓜、生物环保猪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继续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扩大产品的加工规模,大力培育清真、绿色、有机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3.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步伐。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起以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与全国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合作,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储备,加快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开发层次、档次。
4.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千亿斤粮食新建仓容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
5.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 蔡永福.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0期
[2] 邓辉.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经济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