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环境活动,对环境保护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煤炭行业为例探讨了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及其在发展环境会计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性发展;煤炭行业;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68-02
一、环境会计的内涵
(一)环境会计的含义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从我国的环境状况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量消耗大国,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据GDP的3%~7%;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经济损失约占据GDP的8%。这说明,环境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而环境会计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我国煤炭行业实行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煤炭矿区环境现状的要求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煤矿每年排出约22亿m3矿井水、1亿m3选煤废水、2亿t煤矸石和10亿m3的甲烷气,每年因煤矿开采而塌陷的土地达2万km2,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利用科学的环境会计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从而促使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是我国煤炭矿区环境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想是人类在追求创造健康和富裕条件的同时,不能用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取得,必须抛弃“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保护我国煤炭资源,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环境会计核算。
(三)正确评价煤炭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
在当今传媒发达,公众环境意识高涨的环境下,企业的行为实际上是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在煤炭企业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不再以单纯的财务指标为标准,而需要考虑一些相关的环境指标。这就促使煤炭企业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了投资决策中,并逐步转变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追求核心经济价值转变为追求生态经济效率。
三、我国煤炭行业环境会计的运用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环境要素考虑到会计体系中去,从而对企业进行核算、考评、批露。把环境科学与财务会计两个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交叉学科,在不改变原有会计体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研究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在保留原有科目的基本概念和柜架,只增设环境方面的一些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应付款”和“环境支出”等,以便于环境会计的相关科目能够在财务报表内单独反映出来。
(一)资产负债表中新增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新增六项:
1.“环境资产—环保固定资产”,核算企业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所获取的环保固定资产。
2.“环境累计折旧—环境资产折旧”,核算对环境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
3.“环境资产净值”,等于环境资产减去环境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4.“环境在建工程”,核算在建而未完成的环保工程。
5.“应付账款—应付排污费等”,核算应付未付排污费款项。
6.“环境负债—环保应付款等”,核算应付环境破坏支出,反映矿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害而应支付的赔偿款。
(二)损益表中新增科目
在损益表中,新增五项:
1.“环境收入”,核算环境要素所发生的收益以及环境资产所产生的效益。
2.“环境支出—排污费支出、环保费支出、环境治理成本”,仅核算用于环境保护方面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3.“环保补贴收入”,核算对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所获得的奖励收入。
4.“环境投资收益—环境收益、环境损失”,核算企业对所进行的环境资产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如损失用“—”表示。
5.“环境利润”等于“环境收入”加“环保补贴收入”加“环境投资收益”减“环境支出”后的余额。
新增以上五项,有利于计算环境利润,在不影响传统会计报表的情况下,清晰地反映出环境资产所带来的效益。
(三)现金流量表中新增科目
在现金流量表中,新增“环保投资支付的现金”,“环保筹资的现金流入”。
四、我国环境会计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缓慢且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境,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会计的计量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环境会计应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核算各会计要素,都应该采用一定的方法折算为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的货币计量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对于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是不太容易计量的,会计不需对其进行核算。然而这些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因而,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对环境会计计量单位,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甚至文字说明等多种计量属性。
(二)企业管理层对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环境保护要得到企业重视,就必须得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特别是董事会支持。没有董事会的直接或者真正的介入,企业只能在绿色化道路上做“游戏”而已。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发展的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经理人市场,国有企业领导人多数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大多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而管理层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另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都不包含环境业绩指标,企业高管对环境会计的认识不深刻,不会主动关心环境会计的引入与实施。
(三)与实施环境会计配套的业绩考核体系没有建立
传统的业绩考核体系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因而要想在企业引入环境会计,就必须让环境意识贯穿企业所有的程序和政策中,包括业绩考核体系。只有企业的所有成员知道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义务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必要业绩的一部分的话,他们才会有环境意识,努力去创造环境业绩。如果企业引入环境会计的话,整个系统中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挂钩。同样,企业中的业绩考核系统也不例外,考核和奖惩活动都应该包括与个人或团体相关的环境问题。
(四)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教育较为落后,环保意识的增强有赖于环保教育的发展,环境会计的顺利推行也离不开环保意识的增强。只有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才能够促进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目前我国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总体来说还比较弱,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需求量也不大,选择投资企业时很少关注企业环境现状以及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因而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不实施环境会计成为了可能。
五、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态信息,严禁处罚违法行为。目前政府已经开始着手从宏观层面启动环境会计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体系。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修改《会计法》,增加环境会计有关内容条款。《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会计核算监督纳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环境会计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手段。
2.完善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制定具体环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短期行为。
3.为了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还应根据具体环境会计准则,设计相应的环境会计制度,以便会计工作的实践运用。
(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
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报告都需要会计全力支持才能有效运行。新的环境会计制度、准则及处理方法出来后,必须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要使环境会计能够真正在企业里得以应用。人才方面的准备是环境会计得以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适当的环境会计理论导向和环境舆论宣传
政府应恰当地引导、鼓励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促使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环境会计理论能早日与实务相结合。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在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和购买决策时自觉地考虑环境因素,形成对管理层核算环境成本、披露环境信息的压力。
(五)企业应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业绩指标体系
如果企业把环境意识引入到业绩评价体系中,很显然,其员工和经理人将忽略他们工作中的环境问题。业绩指标包括管理指标、经营指标以及环境条件指标等,只有把这些指标引入到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中,才能激发全员的环保意识。
(六)引入环境审计并建立环境管理系统(EMS)
环境审计包括内部环境审计和外部环境审计。要想让企业真正把环境事项引入到企业的活动中去,环境审计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而环境管理系统是为了决定和执行环境政策而存在的组织的结构、职责、业务、流程和资源,它是企业引入环境事项所必须建立和实施的系统,并与组织内的其他管理系统,包括会计系统相协调,它的建立会促进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凤玉.关于构建我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27,(2):14-15.
[2]刘洁卉.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措施[J].审计与理财,2005,(4):101.
(责任编辑/石 银)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68-02
一、环境会计的内涵
(一)环境会计的含义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从我国的环境状况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量消耗大国,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据GDP的3%~7%;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经济损失约占据GDP的8%。这说明,环境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而环境会计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我国煤炭行业实行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煤炭矿区环境现状的要求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煤矿每年排出约22亿m3矿井水、1亿m3选煤废水、2亿t煤矸石和10亿m3的甲烷气,每年因煤矿开采而塌陷的土地达2万km2,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利用科学的环境会计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从而促使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是我国煤炭矿区环境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想是人类在追求创造健康和富裕条件的同时,不能用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取得,必须抛弃“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保护我国煤炭资源,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环境会计核算。
(三)正确评价煤炭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
在当今传媒发达,公众环境意识高涨的环境下,企业的行为实际上是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在煤炭企业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不再以单纯的财务指标为标准,而需要考虑一些相关的环境指标。这就促使煤炭企业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了投资决策中,并逐步转变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追求核心经济价值转变为追求生态经济效率。
三、我国煤炭行业环境会计的运用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环境要素考虑到会计体系中去,从而对企业进行核算、考评、批露。把环境科学与财务会计两个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交叉学科,在不改变原有会计体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研究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在保留原有科目的基本概念和柜架,只增设环境方面的一些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应付款”和“环境支出”等,以便于环境会计的相关科目能够在财务报表内单独反映出来。
(一)资产负债表中新增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新增六项:
1.“环境资产—环保固定资产”,核算企业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所获取的环保固定资产。
2.“环境累计折旧—环境资产折旧”,核算对环境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
3.“环境资产净值”,等于环境资产减去环境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4.“环境在建工程”,核算在建而未完成的环保工程。
5.“应付账款—应付排污费等”,核算应付未付排污费款项。
6.“环境负债—环保应付款等”,核算应付环境破坏支出,反映矿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害而应支付的赔偿款。
(二)损益表中新增科目
在损益表中,新增五项:
1.“环境收入”,核算环境要素所发生的收益以及环境资产所产生的效益。
2.“环境支出—排污费支出、环保费支出、环境治理成本”,仅核算用于环境保护方面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3.“环保补贴收入”,核算对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所获得的奖励收入。
4.“环境投资收益—环境收益、环境损失”,核算企业对所进行的环境资产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如损失用“—”表示。
5.“环境利润”等于“环境收入”加“环保补贴收入”加“环境投资收益”减“环境支出”后的余额。
新增以上五项,有利于计算环境利润,在不影响传统会计报表的情况下,清晰地反映出环境资产所带来的效益。
(三)现金流量表中新增科目
在现金流量表中,新增“环保投资支付的现金”,“环保筹资的现金流入”。
四、我国环境会计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缓慢且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境,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会计的计量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环境会计应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核算各会计要素,都应该采用一定的方法折算为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的货币计量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对于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是不太容易计量的,会计不需对其进行核算。然而这些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物品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因而,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对环境会计计量单位,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甚至文字说明等多种计量属性。
(二)企业管理层对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环境保护要得到企业重视,就必须得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特别是董事会支持。没有董事会的直接或者真正的介入,企业只能在绿色化道路上做“游戏”而已。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发展的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经理人市场,国有企业领导人多数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大多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而管理层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另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都不包含环境业绩指标,企业高管对环境会计的认识不深刻,不会主动关心环境会计的引入与实施。
(三)与实施环境会计配套的业绩考核体系没有建立
传统的业绩考核体系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因而要想在企业引入环境会计,就必须让环境意识贯穿企业所有的程序和政策中,包括业绩考核体系。只有企业的所有成员知道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义务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必要业绩的一部分的话,他们才会有环境意识,努力去创造环境业绩。如果企业引入环境会计的话,整个系统中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挂钩。同样,企业中的业绩考核系统也不例外,考核和奖惩活动都应该包括与个人或团体相关的环境问题。
(四)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教育较为落后,环保意识的增强有赖于环保教育的发展,环境会计的顺利推行也离不开环保意识的增强。只有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才能够促进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目前我国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总体来说还比较弱,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需求量也不大,选择投资企业时很少关注企业环境现状以及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因而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不实施环境会计成为了可能。
五、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态信息,严禁处罚违法行为。目前政府已经开始着手从宏观层面启动环境会计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体系。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修改《会计法》,增加环境会计有关内容条款。《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会计核算监督纳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环境会计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手段。
2.完善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制定具体环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短期行为。
3.为了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还应根据具体环境会计准则,设计相应的环境会计制度,以便会计工作的实践运用。
(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
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报告都需要会计全力支持才能有效运行。新的环境会计制度、准则及处理方法出来后,必须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要使环境会计能够真正在企业里得以应用。人才方面的准备是环境会计得以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适当的环境会计理论导向和环境舆论宣传
政府应恰当地引导、鼓励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促使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环境会计理论能早日与实务相结合。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在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和购买决策时自觉地考虑环境因素,形成对管理层核算环境成本、披露环境信息的压力。
(五)企业应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业绩指标体系
如果企业把环境意识引入到业绩评价体系中,很显然,其员工和经理人将忽略他们工作中的环境问题。业绩指标包括管理指标、经营指标以及环境条件指标等,只有把这些指标引入到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中,才能激发全员的环保意识。
(六)引入环境审计并建立环境管理系统(EMS)
环境审计包括内部环境审计和外部环境审计。要想让企业真正把环境事项引入到企业的活动中去,环境审计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而环境管理系统是为了决定和执行环境政策而存在的组织的结构、职责、业务、流程和资源,它是企业引入环境事项所必须建立和实施的系统,并与组织内的其他管理系统,包括会计系统相协调,它的建立会促进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凤玉.关于构建我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27,(2):14-15.
[2]刘洁卉.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措施[J].审计与理财,2005,(4):101.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