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以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论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
  [关键诃]学习兴趣 情感 审美 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讲求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它的学科内容决定了它的广博性和多元性。因此,学生能否学好语文,很大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这一学科有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是很关键的问题了。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也恰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所以,我认为如何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把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契机,进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一、以情感为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关键。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奠始乎声,莫深乎义……上自圣贤,下自愚未有声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干方百计教好学生。如果,教师总是高高在上,这无形中就拉远了和学生的距离,这会使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抗拒和抵触。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率直,有主见,更容易受情感的支配。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让学生先喜欢你,进而喜欢上你教的学科呢?在平日里,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轻声的问候,一次真诚的鼓励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事虽微小,却能点点滴滴深人人心。
  其次,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决定着学生接受信息的态度,决定着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是双向的,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假设,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每天都要面对一张阴霾的脸至少四十分钟,你会是什么感觉?可想而知。师生的情感相融会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了。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要做到:第一,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高涨了,课堂自然就不沉闷了;第二,营造和谐快乐的氛围,我们不用过多的拘泥于繁文缛节,师生是平等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轻松对话,畅所欲言,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堂上多设置一些“活动”,比如“辩论环节”、“情景再现环节”“主观欣赏”等,那么,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符合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观念,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二、以审美为法,调动学生主动感悟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审美情趣又是人文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抑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把美育渗透到课堂当中。调动一切美的因素,使美育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发掘课本中美的因素,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的美
  叶圣陶先生曾提过“美读”。强调朗读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说:“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可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不论在兴味方面还是在受用方面,都可得到奠大的收获。”目前,叶老所提倡的“美读”正盛行于时下的语文课堂中。其实,很多优美的文章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当然,读也有读的方法。比如,教师范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师生齐读。在这里。我认为教师参与朗读是最好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第四、第五段写月下荷塘,写得很美,而这种美如果教师生搬硬套教参必然大打折扣。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好的审美效果就是读。先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到了第四、第五段。教师先范读,把月下荷塘的静谧和荷塘中荷花的婀娜多姿读出来,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美。然后再让学生齐读第四、第五段,通过自己阅读,从视觉和感觉上再次感受荷塘的美。最后的部分还可以师生共同朗读完成阅读。这种通过朗读发掘美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审美的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悟自然美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说没素材,主要是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太少了。文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把自然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例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学生一方面感受自然之美,一方面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闲情雅致。
  
  三、以问题为因,促使学生求根溯源
  
  第一,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只有如此。学生思考回答才有参考依据,才能较快地理解并及时发言。我们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重难点,寻找教学提问的最佳突破口。
  第二,课堂提问要依据学生实际。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但又不能太难。如果所提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回避的心理;太简单又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即提问要遵循“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原则,还要注意优、中、差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所设计提问的问题体现出深浅不同的层次性。
  第三,设计的问题必须精炼。有条理性。要用一个大问题来涵盖几个小问题,“以大带小”、“环环相扣”。不能让学生被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搞到失去了思考的兴趣,而且也会让学生感到思维混乱。没有一个主线。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声像为媒,呼唤学生走近文本
  
  多媒体教学在当代教学发展中已渐渐成为一种大趋势,而作为当代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如,曹操的《短歌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片段,把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场景再现给学生。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唱出来的《短歌行》,而且能感受到曹操一统天下,建立霸业的雄心壮志。看片段的同时,就把学生带入了当年气势磅礴的场景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心中豪迈的情感,对于文章的学习已是迫不及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关键要看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我们只有抓住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问题,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从中获取知识和乐趣。
其他文献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盂建柱部长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精神推动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为此,从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滥"现象与片面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片面理解学生的活动、片面理解多种阅读方法和独立阅读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新课标所强调的主动探究学习,
【摘 要】很多高中生对语文缺乏应有的重视,成绩难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到生动有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现实问题。将音乐融入语文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堂因为有音乐,才有了绘声绘色的效果;因为有音乐,才有了心灵的相通和激情的迸发。  【关键词】语文 音乐 语文教学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一页页地翻阅,沁人的书香迎面而来。一篇篇文言文抑扬顿挫,散发着古韵幽香;唐诗宋词的韵律如雨珠敲瓦
板料冲压成形作为金属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电等行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板料成形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先进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