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是居民到访、享用绿色空间的主要空间载体和路径,街区是实现其均衡服务、高效布局的基本单元.基于路网自然形成的街区空间,利用核密度、Spearman秩相关、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究公园绿地、居住用地、道路及不同等级道路的空间布局关系.结果表明:(1)三者空间分异特征突出,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区域;(2)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道路整体具有一定错配特征.公园绿地与道路的整体数量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均较低,而居住用地和道路关系密切.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数量关系显著负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是居民到访、享用绿色空间的主要空间载体和路径,街区是实现其均衡服务、高效布局的基本单元.基于路网自然形成的街区空间,利用核密度、Spearman秩相关、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究公园绿地、居住用地、道路及不同等级道路的空间布局关系.结果表明:(1)三者空间分异特征突出,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区域;(2)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道路整体具有一定错配特征.公园绿地与道路的整体数量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均较低,而居住用地和道路关系密切.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数量关系显著负相关,空间关系则为正相关;(3)局域空间具有显著的道路等级、尺度分异规律.次干路与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关系均最为密切,支路次之,快速路、主干路最小.以期从街区空间介入,优化公园绿地、居住、道路的协同、适配关系,促进生活空间宜居水平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
其他文献
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应在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状下,满足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从而活态保护聚落人文风貌,深化旅游体验维度.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量化乡村社会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并结合GIS推导村居公共生活需求的空间分布;同时,收集村内旅游业相关POI数据以明确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从公共空间单元布局、交通流线调整、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探讨公共空间微更新.
中小城市属于城镇化体系的末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增长放缓乃至减少,很多县级中小城市将进入收缩时代.对县级城市收缩现象的识别与分析更有利于详细地揭示各地区的城市收缩现象,理解其背后蕴含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对应年份下的城市发展指标数据,对辽宁省各县级行政区的收缩情况进行识别,通过对不同时间跨度收缩情况的把握,量化分析影响县级城市收缩的背景因素.研究表明,辽宁省各县级行政区在2000—2010年出现收缩现象的比例较少,但在2011—2020年出现了县级城市全面收缩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乡土空间所面临的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乡风传承等发展需求,乡村规划的视角从高效率的传统更新模式,逐渐转向尊重地域文化与高品质的微更新模式.文章以村庄作为研究单元,通过区域与村域研究尺度分析乡村发展潜力与发展诉求,并以地域文化作为核心,构建“生态—生产—乡风”乡村微更新模式,提出适宜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局部提升策略,实现平衡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村庄经济效益、弘扬村风传统文化的发展目标.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汤灯村为例展开规划设计探索,以期为乡村微更新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与实践
我国传统村落量大而面广,常因保护与利用的掣肘而处于僵化的发展境地,如何营造“人—地”共生的活态传统村落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难点.本文从活态传承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传统村落失“活”的表征及缘由,对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存在的权威话语掌控、价值认定精英化、人地关系割裂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应转变为社区实践主导、价值认定本土化、人地关系延续的活化策略,旨在为我国村落型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