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伦理的勃兴是对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反思,而生态文明的提出则使生态伦理由理论开始向实践转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变过去主客二分的哲学思路。文章主要论述了高校生态教育的内容以及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张永远(1971- ),男,河南信阳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5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并且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说明我国的文明建设由注重物质生产结果的工业文明开始转入到人(社会)与自然相协调、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开始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物质文明的过度重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
一、现代西方生态伦理的兴起、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1.现代西方生态伦理的兴起与发展。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各种疾病的层出不穷。人类的发展向何处去?人类还是地球上唯一的具有价值的主体吗?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身的价值吗?一系列的问题追问着从古希腊以来的主客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受到了一些敏锐思想家们的哲学反思。在此情况下,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得以兴起,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同和接受。
边沁,伟大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是第一个主张把道德范围扩大到动物的哲学家。他说:“总有一天,其他动物会需要除遭专制之手剥夺,否则决不放弃的权利。”但是边沁的论点在当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满足人类自己需求的狂热情形之下,是没有人真正去思考的。劳伦斯认为,如果人仅仅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无视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权利,那么人类最终会发现他践踏生物原来是践踏自己。美国语言学家伊文斯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的确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物,那种试图把人从大自然中孤立出来的观点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荒谬的。”摩尔则认为,地球上所有栖息者,在生理、精神和道德上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情感不仅适用于人类自身,而且适用于所有存在物。所有存在物都是目的,任何创造物都不是工具。但是这些伟大的思想在当时和边沁的思想一样,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法国思想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施韦兹在1963年出版了《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展现了他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施韦兹认为,只有尊重所有的生命的伦理才是完备的,要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并且伦理上的“善”是保存和促进所有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所有生命。这扩大了善恶所调整的对象范围,把善恶的对象由人类推向所有生命。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的莱奥波尔德认为:“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大地的关系;道德上‘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赋予它们永续存在的权利。”其伦理学所调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以往的伦理学的边界,即“扩展到调节人与大地(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其他自然界的实体”。日本的丸山竹秋则提出了“地球伦理学”。美国的罗尔斯顿在1986年出版了“生态伦理学的划时代文献之一”的《哲学走向荒野》,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以及全球环境伦理学,建构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倡重视生态理论学的实践;提出全球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伦理学从19世纪末发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在20世纪末成为一门显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是人们对周围自然界的关注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等危机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疾病等,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与人类同住在一个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命运。
2.生态文明的内涵。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累积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称。人类文明有三种形态,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三种形态的文明具有递进的关系,后一文明形态要比前一文明形态更具有合理性。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扬弃,解决了农业文明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农业文明生产力低下的问题。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可以解决由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这些危机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才能解决工业文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物种的忽视甚至是漠视的观点;建构生态中心主义,把人仅仅作为地球上一个和其他物种平等的自然物种,在自然权利上,人没有比其他物种更多更大的权利,相反,人比其他物种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以维护地球自然环境的良性运行,建立一种使人与其他物种共生共存的存在方式;生态文明对生态的保护构建人与自然的公平、当代人们之间的公平以及人类代与代之间的公平,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解决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获得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成就需要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比如清洁生产)才能取得。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生态化的,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人们所追求的不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奢侈和浪费,而是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生态文明要求对地球上人类以外的生命持尊重的态度,承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教育体系,实质上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现状教育。对现状的正确认识是进行理论思考的前提,也是行动的前提。大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正确认识是大学生投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的,水污染(淮河沿岸的民谣“20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浇田种菜,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水污染的快速形成及污染的严重性)、大气污染(很多城市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很少见到蓝天)、海洋污染(赤潮等)、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危机的表现相当严重。大学生的心理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承受能力比较强,对我国的生态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利于激发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2.生态平等观念教育。传统的平等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没有涉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大学生理解与掌握得比较好,而人与地球上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没有形成普遍的意识。这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有关,也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工业文明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自然则认为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是客体,因此对自然资源是开发而不顾生态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灾难频频发生。生态平等的观念要求把平等的外延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念。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具有平等的权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能剥夺其他物种生存的机会和权利,同时还要注意和保护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权利。在地球系统中,人和其他物种是平等的,大学生要采取尊重的态度对待所有物种,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
3.生态消费观念教育。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贪婪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人类在工业文明的物欲刺激之下所追求的高消费导致了资源总量的急剧下降,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急剧减少,价格高企;可再生资源(如粮食、木材等)的再生速度无法满足消费额上涨的速度,致使其价格不断走高。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忍饥挨饿并非人类总体粮食生产不足,而是由于畸形的消费观念导致的整个世界物质分配不公。为了追求更多的分配优势和占有更多的资源,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发达国家和资源丰富的国家对物质资源进行了垄断式的占有而不顾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对物质的占有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相反,物欲的无止境必然推动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地榨取地球,而后又产生新的物欲,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就是使他们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念,要求消费的方式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适合,摒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出无比丰富的商品,致使现代文化变成了消费文化。工业化生产要求所生产出的商品必须通过市场消费掉,生产才能维持和不断发展下去。因而在工业社会,刺激(增加)消费是经济政策的目标,要发育巨大的商品市场,用各种途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鼓励消费,通过商业广告出售消费主义,并从而形成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主导那里的消费生活,形成真正的消费文化。要解决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弊端就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不铺张,不浪费,珍惜每一点资源,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目前在一些群体中流行的低碳主义的消费观念就是生态消费的一种形式,也是对消费主义反思后所采取的一种理性消费行动。为了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生态消费观念,作为未来世界主人的大学生应接受生态消费观念教育,形成生态消费观念。
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都要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应该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对整个社会起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1.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我国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有某种意识才能产生做出某种行为的欲望,并进而采取行动。现代生态危机以及生态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淡薄,认识不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具有同等的生存的权利。但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教育或者引导过程。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是要具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这种教育既可以是学校教育,也可以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学校教育在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校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大学教育在生态意识教育中地位更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都比较高,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对我国生态文明意识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有利于我国整体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条件,如果不把这种意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是空谈。大学生很快就会进入社会生产实践,并且将来都会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虽然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批评不绝于耳,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生产所具有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力不容小视,如果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具有的生态文明意识传导给其周围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就会更大。
总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需要国家的制度安排,但是大学生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3]赖章盛.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4]张忠伦,田雅芳.浅析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5]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张永远(1971- ),男,河南信阳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5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并且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说明我国的文明建设由注重物质生产结果的工业文明开始转入到人(社会)与自然相协调、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开始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物质文明的过度重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
一、现代西方生态伦理的兴起、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1.现代西方生态伦理的兴起与发展。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各种疾病的层出不穷。人类的发展向何处去?人类还是地球上唯一的具有价值的主体吗?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身的价值吗?一系列的问题追问着从古希腊以来的主客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受到了一些敏锐思想家们的哲学反思。在此情况下,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得以兴起,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同和接受。
边沁,伟大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是第一个主张把道德范围扩大到动物的哲学家。他说:“总有一天,其他动物会需要除遭专制之手剥夺,否则决不放弃的权利。”但是边沁的论点在当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满足人类自己需求的狂热情形之下,是没有人真正去思考的。劳伦斯认为,如果人仅仅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无视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权利,那么人类最终会发现他践踏生物原来是践踏自己。美国语言学家伊文斯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的确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物,那种试图把人从大自然中孤立出来的观点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荒谬的。”摩尔则认为,地球上所有栖息者,在生理、精神和道德上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情感不仅适用于人类自身,而且适用于所有存在物。所有存在物都是目的,任何创造物都不是工具。但是这些伟大的思想在当时和边沁的思想一样,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法国思想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施韦兹在1963年出版了《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展现了他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施韦兹认为,只有尊重所有的生命的伦理才是完备的,要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并且伦理上的“善”是保存和促进所有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所有生命。这扩大了善恶所调整的对象范围,把善恶的对象由人类推向所有生命。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的莱奥波尔德认为:“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大地的关系;道德上‘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赋予它们永续存在的权利。”其伦理学所调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以往的伦理学的边界,即“扩展到调节人与大地(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其他自然界的实体”。日本的丸山竹秋则提出了“地球伦理学”。美国的罗尔斯顿在1986年出版了“生态伦理学的划时代文献之一”的《哲学走向荒野》,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以及全球环境伦理学,建构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倡重视生态理论学的实践;提出全球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伦理学从19世纪末发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在20世纪末成为一门显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是人们对周围自然界的关注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等危机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疾病等,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与人类同住在一个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命运。
2.生态文明的内涵。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累积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称。人类文明有三种形态,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三种形态的文明具有递进的关系,后一文明形态要比前一文明形态更具有合理性。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扬弃,解决了农业文明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农业文明生产力低下的问题。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可以解决由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这些危机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才能解决工业文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物种的忽视甚至是漠视的观点;建构生态中心主义,把人仅仅作为地球上一个和其他物种平等的自然物种,在自然权利上,人没有比其他物种更多更大的权利,相反,人比其他物种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以维护地球自然环境的良性运行,建立一种使人与其他物种共生共存的存在方式;生态文明对生态的保护构建人与自然的公平、当代人们之间的公平以及人类代与代之间的公平,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解决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获得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成就需要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比如清洁生产)才能取得。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生态化的,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人们所追求的不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奢侈和浪费,而是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生态文明要求对地球上人类以外的生命持尊重的态度,承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教育体系,实质上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现状教育。对现状的正确认识是进行理论思考的前提,也是行动的前提。大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正确认识是大学生投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的,水污染(淮河沿岸的民谣“20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浇田种菜,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水污染的快速形成及污染的严重性)、大气污染(很多城市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很少见到蓝天)、海洋污染(赤潮等)、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危机的表现相当严重。大学生的心理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承受能力比较强,对我国的生态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利于激发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2.生态平等观念教育。传统的平等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没有涉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大学生理解与掌握得比较好,而人与地球上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没有形成普遍的意识。这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有关,也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工业文明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自然则认为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是客体,因此对自然资源是开发而不顾生态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灾难频频发生。生态平等的观念要求把平等的外延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念。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具有平等的权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能剥夺其他物种生存的机会和权利,同时还要注意和保护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权利。在地球系统中,人和其他物种是平等的,大学生要采取尊重的态度对待所有物种,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
3.生态消费观念教育。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贪婪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人类在工业文明的物欲刺激之下所追求的高消费导致了资源总量的急剧下降,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急剧减少,价格高企;可再生资源(如粮食、木材等)的再生速度无法满足消费额上涨的速度,致使其价格不断走高。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忍饥挨饿并非人类总体粮食生产不足,而是由于畸形的消费观念导致的整个世界物质分配不公。为了追求更多的分配优势和占有更多的资源,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发达国家和资源丰富的国家对物质资源进行了垄断式的占有而不顾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对物质的占有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相反,物欲的无止境必然推动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地榨取地球,而后又产生新的物欲,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就是使他们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念,要求消费的方式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适合,摒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出无比丰富的商品,致使现代文化变成了消费文化。工业化生产要求所生产出的商品必须通过市场消费掉,生产才能维持和不断发展下去。因而在工业社会,刺激(增加)消费是经济政策的目标,要发育巨大的商品市场,用各种途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鼓励消费,通过商业广告出售消费主义,并从而形成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主导那里的消费生活,形成真正的消费文化。要解决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弊端就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不铺张,不浪费,珍惜每一点资源,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目前在一些群体中流行的低碳主义的消费观念就是生态消费的一种形式,也是对消费主义反思后所采取的一种理性消费行动。为了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生态消费观念,作为未来世界主人的大学生应接受生态消费观念教育,形成生态消费观念。
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都要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应该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对整个社会起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1.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我国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有某种意识才能产生做出某种行为的欲望,并进而采取行动。现代生态危机以及生态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淡薄,认识不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具有同等的生存的权利。但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教育或者引导过程。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是要具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这种教育既可以是学校教育,也可以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学校教育在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校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大学教育在生态意识教育中地位更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都比较高,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对我国生态文明意识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有利于我国整体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条件,如果不把这种意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是空谈。大学生很快就会进入社会生产实践,并且将来都会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虽然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批评不绝于耳,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生产所具有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力不容小视,如果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具有的生态文明意识传导给其周围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就会更大。
总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需要国家的制度安排,但是大学生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3]赖章盛.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4]张忠伦,田雅芳.浅析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5]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