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人类何去何从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的快速酸化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关注,人们担忧这种变化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对海洋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和渔业产生严重影响。暖水域的珊瑚礁自然前景堪忧,然而二氧化碳更容易溶解于冷水,因此酸化最严重的海域将是接近两极的海洋。现已发现,南北两极海域中的翼足类动物已经遭受酸化海水的侵蚀,以翼足类为食物的鱼类、鲸类也将受到影响。
  科学界不久前才意识到海洋酸化对生态系统的巨大影响,相关的研究也才开始不久。然而正如科学界所认识的那样:“海洋酸化因人类活动导致,反过来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人力无法让世界海洋水的化学物质回归到工业化前的水平。大自然会通过海水与深海沉积物的作用,让增加的海水酸性得到中和,但这需要数千年时间。解决海洋酸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海洋酸化问题恶化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我国营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一直处于缺乏状态,亟需培养大量人才来指引国民的合理膳食,并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富于创造精神的年龄阶段,因而扛起营养学未来这一重要历史使命,毫无疑问将落到青年学者们的身上。  20世纪90年代,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年委员会)成立,至今二十余年,为营养研究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如日方升  孙长颢,青年委员会中走
期刊
2013年12月,一位75岁的法国老人获得了生命的馈赠,一个外科医生团队成功为他移植了一颗革命性的人造心脏。  据报道,这位病人在欧洲一家医院进行了长达10小时的心脏移植手术。与传统手术不同的是,病人不需要等待捐赠者的出现就能活命,这颗Carmat心脏预计能够连续工作5年时间,让接受移植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甚至有可能使病人重新工作。  人造心脏的发明者,外科医生Carpentier声称,他研发的这种
期刊
关于药,有两个真相——“药食同源”和“药毒同源”。关于药食同源这件事,营养学者们已经为我们详细介绍。那么此处我们就来简单谈一谈“毒”。  从谋杀到治病,毒与药这对相爱相杀的同胞兄弟,曾共同在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药理学对应,有一个学科名为毒理学。如果说药理学是个研究药物的学科,那么顾名思义,毒理学是一门关于“毒”的学问。  食用什么能让人瞬间毙命,什么能不留痕迹地令人逐渐衰竭,什么会让
期刊
2013年12月,数起婴儿接种深圳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案例引发公众不安,这究竟是偶合症,还是异常反应,抑或疫苗质量出了问题?安全起见,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宣布暂停使用康泰全部批次乙肝疫苗。  但与公众对疫苗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相反,疾控和医疗界专家普遍对康泰事件表现淡定。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时有发生,绝大部分被证实是偶合症,属于异常反应的极少,因乙肝疫苗质量造成的事故更是从未发生。 
期刊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宇宙可能会坍塌,陷入其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人类,都将被压缩成非常小而坚硬的球。这个过程可能已在宇宙某处开始,它正在吞噬着宇宙其它部分。这一离奇古怪令人费解的概念已存在一段时间,但现在丹麦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已经利用数学方程式证明了上述推测的可能性。  这一理论的基础在于宇宙力量的彻底转移将导致所有粒子变得异常重。一切事物,每一颗砂砾,每一颗星球和每一个星系——都将变成现在质
期刊
2013年底,《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在回应中国记者的邮件提问时,都承认了影响因子对科研的影响已经走向了反面。  《科学》杂志的首席主编麦克努特博士认为,影响因子的使用已经违背了它的原意。而《自然》杂志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目前科研界过度依赖期刊声誉以及影响因子。  《自然》、《科学》以及《细胞》杂志都以高影响因子在业界享誉盛名。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对地球地下深层环境研究显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地下深处,而不是地球表面。  研究人员发现在地下5公里处存活并繁殖的微生物,从而为地球生命35亿年前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地下隔绝的生命体建立了一个遗传基因相似性群体,尽管与大陆表面生物相分离。  研究人员发现北美洲和欧洲大陆之下岩石结构中的微生物,非常类似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组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矿井深层岩石
期刊
2013年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熇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与科技记者们分享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的喜悦,回应了大众对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  设计先进,避障力强  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
期刊
外媒称,气候变暖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食物供应,也许还会改变食物的味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列出了受气候变暖威胁的食物名单。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3月20日报道,墨尔本大学副教授理查德·埃卡德及其同事发现,许多食物(例如不喜炎热干旱气候的甜菜和胡萝卜)都有可能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发生变化。胡萝卜的味道和口感可能变差,而甜菜的颜色可能变浅。  在炎热潮湿的地区,土豆患晚疫病(一种导致
期刊
2013年12月15日“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主题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展览按照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运用个性化、可视化的历史资料,把科学家们个人成长的小历史与国家发展的大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简要地介绍了中国职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和演进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他们为国家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参观者不仅可以走近一位位有血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