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思源同学的这幅行书作品一眼就认出是学的《兰亭序》。细看思源同学的用笔,小小年纪对于《兰亭序》的笔法理解得还是很充分的,也能通过理解转化到手上表现出来。看得出已经有相当临帖功夫。从临摹的角度看,单字的字形是比较准确的,而单字笔画的连接关系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兰亭序》是小字作品,思源同学把它放大到四尺对开来写成一件条幅作品,不足之处是缺少了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关连和墨色上的变化处理。当然,这个标准对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思源同学的这幅行书作品一眼就认出是学的《兰亭序》。细看思源同学的用笔,小小年纪对于《兰亭序》的笔法理解得还是很充分的,也能通过理解转化到手上表现出来。看得出已经有相当临帖功夫。从临摹的角度看,单字的字形是比较准确的,而单字笔画的连接关系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兰亭序》是小字作品,思源同学把它放大到四尺对开来写成一件条幅作品,不足之处是缺少了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关连和墨色上的变化处理。当然,这个标准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希望思源同学能继续保持对笔法的理解,能够精微地写出兰亭的面貌,能够更全面的去考量到章法和墨色上的变化,从而提高对整幅作品的创作能力。持之以恒,思源同学的书法之路必将绽放光芒。
李秀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
(責任编辑 秋园)
其他文献
这幅作品是1999年元月份我与几位影友相约,去黑龙江省大海林双峰林场拍摄的,这已是我第三次北上到此地创作。 这群放了寒假的儿童结伴在家附近的山坡上滑雪,嬉闹在一块,开心玩雪的情景,促使我产生创作的灵感,我用美能达X-700相机、70-210mm1:4镜头、柯达专业100度胶卷,F5.6、1/500秒的速度,接近他们拍摄了数张,抓取了这一瞬间。回来洗出照片后,觉得儿童戏雪还不够“味”,但儿童情绪、
电脑合成技术使摄影制作走进数码时代,使拍摄者在摄影艺术舞台上有了更广阔的天空。电脑与传统摄影的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三张同底制作效果各异的作品,在全国影展的评选台上,占据了很长时间,直到各位评委将这几张摆在一起时才发现是同底制作。经评委商议,只留下一张进行最后的角逐。可见电脑制作使原本很平常的照片,在摄影比赛中一下子有了较强的实力。 《征途》这幅作品,是我1997年冬天在甘南郎木寺所拍。
镜头 都是为了拍人像而制造出了各种形式的以拍摄人像为主要目的的专用镜头。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人像镜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对所拍影象起到柔化作用的所谓“柔焦镜头”(SOFT FOCUS),它们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一如美能达AF100mm1∶2.8SOFT FOCUS,佳能EF135mm1∶2.8SOFT FOCUS等等。这类镜头是以加大镜头光学系统的像差为代价,“迫使”影象产生虚化效果
石人山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800里伏牛山东段,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处以自然山水为主的风景名胜区。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总面积268平方公里,主要景观240多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 石人山可拍摄的景物较多,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云海、温泉湖泊、古木奇松皆可成画。奇峰怪石中尤以象形山石著称,像人像兽的山石美不胜收,如石人、大将军、送子观音
利用逆光拍摄可获得特殊效果的摄影作品,镜头上的遮光罩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遮光罩可以有效避免照片眩光的产生。但是有时因光线方向的变化,即使有了遮光罩眩光仍有可能产生。 笔者参考了别人的构思,用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个“通用遮光器”,方法如下: 取厚约2mm的铜片,截成与相机热靴内径大小一样的方块;另截取内径为5mm长约30mm的一段铜管垂直焊接在铜片的中央处。再截取一段长约300-400mm、直径约为
8月18日,我得到了由《大众摄影》编辑部、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名胜管理处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联合举办“人与市场”摄影作品公开评奖的消息。我是河南新乡一家报社的记者,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最大的希望是自己较满意的作品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好的摄影作品如何通过评选最终获得各自的归宿,评选的标准是什么,评选有哪些程序等等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问号。 这次石人山风景区公开评奖的亲身参与给了我了解全过程
认识谢云的书法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能够接受,但一旦接受,你就会觉得特别的好,特别的生动,仿佛它的力度穿越了你的身心一样。 在中国书坛中,谢云的字都是独特的,甚至找不到更多的参照物。他始终一贯地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不知疲倦,缓步悠扬,他的书法极少有很快一挥而就的,而总是一波三折,回环往复,仿佛有某种天意一般。《水浒传》第一回中有“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的篆书,谢云先生书写的正是“龙章凤篆
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动力,书法也不例外,只有脱古出新,才能笃行致远。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冒荒声发野腔者不少,甚至说“书法创新本身就是无知者的恶搞”,主张“好书法要多在传统书法上多下功夫”。 当代书法,植根经典,在传统上多下功夫,无可厚非。不过,这只说到了一半,还有另一半,那就是脱古出新。如果丢掉了后一半,书法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把创新视作“恶搞”,是泥古不化的突出表现,到头来只能是抱残守缺,故步
王亚洲先生近照 王亚洲 1965年生,安徽合肥人,字臻一,号雅舟,别署竹音阁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策展人。中国书协第六届、第七届理事,第六届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次全国书代会代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安徽省书协第四届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五届副主席,安徽省青年书协第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全国展评委。 我喜欢诗,无论古体诗还是
曾明,笔名了云、寄堂。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长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训,学习书法篆刻诗词。书法初学碑,以《石鼓》《石门颂》《石门铭》为范,后从苏轼入帖。中学时与吴长邺先生邻,得亲近金石。篆刻初学汉印、封泥、吴昌硕。三十岁后息刀,退休后又复操刀,参胡匊邻法,尚简靜古质。曾为上海书画出版社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白蕉》撰写《一代名士 旷世才情》,为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赵叔孺》撰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