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侧重对印度和斯里兰卡两国关系的不利因素,分别是历史因素、南亚政策、印度洋政策、印度发展核军备问题和经贸问题。并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大胆预测,最后笔者略谈了改善两国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印度;斯里兰卡;前景
一、引言
印度与斯里兰卡互为近邻,一衣带水,两国之间来往密切。斯里兰卡的两个主要民族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都来自印度次大陆,因而印度对斯里兰卡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都有重大影响。1948年2月斯里兰卡脱离英国独立,这标志着斯里兰卡与印度新型外交关系的开始。在当代,两国都是不结盟运动活跃的成员,在反帝反殖等问题上有共同的立场和看法,但两国的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两国关系的不利因素
(一)历史因素
1.泰米尔人在斯里兰卡的政治地位问题
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印度泰米尔人,一类是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前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国籍,因为1948年和1949年斯里兰卡政府颁布的有关国籍的法律使大部分印度泰米尔人成为无国籍的人;后者则是争取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
根据1964和1974年的协定,这些印度泰米尔人中有一部分可成为斯里兰卡的公民,并将继续留居在斯里兰卡,其余遣返印度。但印度不希望这些人以难民的身份回到印度,因为会加重印度政府的负担;斯里兰卡也不希望这些印度泰米尔人获得斯里兰卡公民权,因为这会增强国内的反政府武装的势力。所以执行起来很困难。1964年10月双方曾达成协议,规定此后15年内遣返52.5万印度泰米尔人回印度,斯里兰卡接受30万人取得该国国籍,其余15万人的地位另行商定。1974年1月,两国达成双方各接受7.5万地位未定人的协定。 但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印度接收50.6万,斯里兰卡接收46.9万。
2.印度出兵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长期以来要求自治和建立泰米尔国。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人建立了许多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其中比较重要和激进的就是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印度政府表面上在斯政府和泰米尔人之间斡旋,实际上对泰米尔人持同情和支持的态度。从1983年至1986年就有2000多名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在印度南部的基地受过训练。这使印斯关系受到严重伤害。另一方面,斯政府不仅把泰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还试图从外国获得武器。据说还雇佣英国和以色列突击队帮助训练军事人员,这也引起印度的不悦,两国关系一度相当紧张。
从1983年起,斯里兰卡国内民族问题激化。该年7月,斯里兰卡爆发了独立以来最大的一场种族骚乱,导致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关系极度恶化,从此长达26年的内战拉开序幕。处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与斯里兰卡仅一水之隔的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斯里兰卡政局的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政府开始充当斯里兰卡政府与泰米尔反政府组织之间的调解人,实际上印度极力偏袒泰米尔武装。
1987年是两国关系最紧张的一年。7月,印斯两国政府签订了旨在结束斯里兰卡民族冲突的《印斯和平协议》,根据协议印度维和部队进驻斯里兰卡,这激起了僧伽罗人强烈的民族感情。斯里兰卡执政党和政府高级官员纷纷要求废除印斯和平协议,印军撤出斯里兰卡。甚至猛虎组织也认为印斯和平协议是不可接受的,10月,猛虎组织与维和部队爆发激战,双方损失惨重,猛虎组织与印度政府的关系也急剧恶化。直到1990年,印度维和部队才全部撤出斯里兰卡。
(二)南亚政策的不同
1.印度的南亚政策
(1)冷战时期印度的南亚政策是在该地区建立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待邻国的政策上,印度领导人继承了英国在喜马拉雅上地区诸王国的角色。
概括来讲,冷战时期印度的南亚政策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印度在南亚居于主导地位;第二,这种主导地位必须为南亚国家所承认;第三,反对任何外部力量介入南亚。
(2)冷战后印度的南亚政策。印度意识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要求其必须改变以往的对外政策,实行全方位的外交,而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就是这一变化的一部分。印度如果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与邻国和睦相处。
2.斯里兰卡南亚战略 “地区均衡、灵活战略”
在独立之初,斯里兰卡就感受到了来自北方印度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以后,斯里兰卡对于印度这种寻求地区霸权地位、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做法颇为不满。当时斯里兰卡奉行面向亚洲的政策,积极发展地区合作,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等一系列做法有平衡地区战略关系的目的。斯里兰卡还鼓励外部大国在这里保持某种相当突出的存在,以增强斯里兰卡对印度采取灵活政策的能力。
1994年以后,斯里兰卡政府开始执行更为“均衡”的外交政策,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这都表现出斯里兰卡希望摆脱印度控制的愿望。
(三)印度洋政策的分歧
1964年,斯里兰卡首倡“印度洋和平区”倡议。1970年班达拉奈克夫人重新执政后,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意图,就是使国际社会接受印度洋和平区的主张。这正是印度所希望看到的。 但事实证明,斯里兰卡无心执行这个政策。如1971年11月,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美苏都向印度洋派遣军舰,斯里兰卡对此未提只字抗议。印度与斯里兰卡最明显的分歧是斯里兰卡坚持把“印度洋和平区”建议与地区大国放弃发展核武器联系起来,这是印度万万不能就受的。在印度坚持发展核武器的情况下,斯里兰卡转而支持巴基斯坦提出的“印度洋无核区”建议,但又不反对印度洋为和平区。为了抵消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绝对优势,斯里兰卡采取了与区域外的国家发展关系的策略。
(四)印度发展核军备问题
从20 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开始试验核武器,是印斯两国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斯里兰卡因此修正了其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立场,转而支持巴基斯坦提出的建立印度洋无核区建议,这引起了印度的不满。前文提到,斯里兰卡奉行“地区均衡”的南亚政策,不希望印度过分强大。因此印度执意发展核武器是两国间最明显的分歧。
(五)经济贸易方面
在经济贸易方面,印斯两国之间的贸易长期不平衡。都是茶叶和橡胶生产国,出口产品品种雷同,在国际市场上相互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互相影响也很大。长期以来,斯里兰卡对印度贸易入超一直很严重,为了促进两国贸易关系,两国政府做出了不少努力。1961年10月,两国为发展贸易关系签订了印斯协议。1968年,又成立了印斯经济合作混合委员会。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斯里兰卡民族问题的尖锐化和印度的介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收到了影响。印度维和部队撤出后,两国经济关系随之改善。1991年7月,印度贸易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两国达成了恢复混合委员会以促进双边合作的协议。1993——1996年,印度对斯里兰卡的出口量增加了一倍,而斯里兰卡对印度的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一时期,贸易逆差也翻了一番。
1994年斯人民联盟执政以后,加强了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提出要把斯里兰卡发展为南亚地区经济交流的中心和外界进入南亚地区的门户的口号。在这一情况下,印斯经济关系也得到加强。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亿美元。印度已成为向斯里兰卡出口最多的国家,斯里兰卡对印度的出口也大幅增加,但贸易不平衡却没有得到改善。1997年,印度向斯里兰卡出口商品的总值达330.23亿卢比,而斯里兰卡向印度出口总值仅为25.82亿卢比。
1998年12月28日,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过夫人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了南亚地区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印度-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协定》。
【关键词】:印度;斯里兰卡;前景
一、引言
印度与斯里兰卡互为近邻,一衣带水,两国之间来往密切。斯里兰卡的两个主要民族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都来自印度次大陆,因而印度对斯里兰卡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都有重大影响。1948年2月斯里兰卡脱离英国独立,这标志着斯里兰卡与印度新型外交关系的开始。在当代,两国都是不结盟运动活跃的成员,在反帝反殖等问题上有共同的立场和看法,但两国的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两国关系的不利因素
(一)历史因素
1.泰米尔人在斯里兰卡的政治地位问题
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印度泰米尔人,一类是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前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国籍,因为1948年和1949年斯里兰卡政府颁布的有关国籍的法律使大部分印度泰米尔人成为无国籍的人;后者则是争取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
根据1964和1974年的协定,这些印度泰米尔人中有一部分可成为斯里兰卡的公民,并将继续留居在斯里兰卡,其余遣返印度。但印度不希望这些人以难民的身份回到印度,因为会加重印度政府的负担;斯里兰卡也不希望这些印度泰米尔人获得斯里兰卡公民权,因为这会增强国内的反政府武装的势力。所以执行起来很困难。1964年10月双方曾达成协议,规定此后15年内遣返52.5万印度泰米尔人回印度,斯里兰卡接受30万人取得该国国籍,其余15万人的地位另行商定。1974年1月,两国达成双方各接受7.5万地位未定人的协定。 但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印度接收50.6万,斯里兰卡接收46.9万。
2.印度出兵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泰米尔人长期以来要求自治和建立泰米尔国。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人建立了许多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其中比较重要和激进的就是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印度政府表面上在斯政府和泰米尔人之间斡旋,实际上对泰米尔人持同情和支持的态度。从1983年至1986年就有2000多名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在印度南部的基地受过训练。这使印斯关系受到严重伤害。另一方面,斯政府不仅把泰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还试图从外国获得武器。据说还雇佣英国和以色列突击队帮助训练军事人员,这也引起印度的不悦,两国关系一度相当紧张。
从1983年起,斯里兰卡国内民族问题激化。该年7月,斯里兰卡爆发了独立以来最大的一场种族骚乱,导致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关系极度恶化,从此长达26年的内战拉开序幕。处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与斯里兰卡仅一水之隔的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斯里兰卡政局的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政府开始充当斯里兰卡政府与泰米尔反政府组织之间的调解人,实际上印度极力偏袒泰米尔武装。
1987年是两国关系最紧张的一年。7月,印斯两国政府签订了旨在结束斯里兰卡民族冲突的《印斯和平协议》,根据协议印度维和部队进驻斯里兰卡,这激起了僧伽罗人强烈的民族感情。斯里兰卡执政党和政府高级官员纷纷要求废除印斯和平协议,印军撤出斯里兰卡。甚至猛虎组织也认为印斯和平协议是不可接受的,10月,猛虎组织与维和部队爆发激战,双方损失惨重,猛虎组织与印度政府的关系也急剧恶化。直到1990年,印度维和部队才全部撤出斯里兰卡。
(二)南亚政策的不同
1.印度的南亚政策
(1)冷战时期印度的南亚政策是在该地区建立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待邻国的政策上,印度领导人继承了英国在喜马拉雅上地区诸王国的角色。
概括来讲,冷战时期印度的南亚政策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印度在南亚居于主导地位;第二,这种主导地位必须为南亚国家所承认;第三,反对任何外部力量介入南亚。
(2)冷战后印度的南亚政策。印度意识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要求其必须改变以往的对外政策,实行全方位的外交,而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就是这一变化的一部分。印度如果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与邻国和睦相处。
2.斯里兰卡南亚战略 “地区均衡、灵活战略”
在独立之初,斯里兰卡就感受到了来自北方印度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以后,斯里兰卡对于印度这种寻求地区霸权地位、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做法颇为不满。当时斯里兰卡奉行面向亚洲的政策,积极发展地区合作,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等一系列做法有平衡地区战略关系的目的。斯里兰卡还鼓励外部大国在这里保持某种相当突出的存在,以增强斯里兰卡对印度采取灵活政策的能力。
1994年以后,斯里兰卡政府开始执行更为“均衡”的外交政策,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这都表现出斯里兰卡希望摆脱印度控制的愿望。
(三)印度洋政策的分歧
1964年,斯里兰卡首倡“印度洋和平区”倡议。1970年班达拉奈克夫人重新执政后,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意图,就是使国际社会接受印度洋和平区的主张。这正是印度所希望看到的。 但事实证明,斯里兰卡无心执行这个政策。如1971年11月,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美苏都向印度洋派遣军舰,斯里兰卡对此未提只字抗议。印度与斯里兰卡最明显的分歧是斯里兰卡坚持把“印度洋和平区”建议与地区大国放弃发展核武器联系起来,这是印度万万不能就受的。在印度坚持发展核武器的情况下,斯里兰卡转而支持巴基斯坦提出的“印度洋无核区”建议,但又不反对印度洋为和平区。为了抵消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绝对优势,斯里兰卡采取了与区域外的国家发展关系的策略。
(四)印度发展核军备问题
从20 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开始试验核武器,是印斯两国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斯里兰卡因此修正了其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立场,转而支持巴基斯坦提出的建立印度洋无核区建议,这引起了印度的不满。前文提到,斯里兰卡奉行“地区均衡”的南亚政策,不希望印度过分强大。因此印度执意发展核武器是两国间最明显的分歧。
(五)经济贸易方面
在经济贸易方面,印斯两国之间的贸易长期不平衡。都是茶叶和橡胶生产国,出口产品品种雷同,在国际市场上相互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互相影响也很大。长期以来,斯里兰卡对印度贸易入超一直很严重,为了促进两国贸易关系,两国政府做出了不少努力。1961年10月,两国为发展贸易关系签订了印斯协议。1968年,又成立了印斯经济合作混合委员会。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斯里兰卡民族问题的尖锐化和印度的介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收到了影响。印度维和部队撤出后,两国经济关系随之改善。1991年7月,印度贸易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两国达成了恢复混合委员会以促进双边合作的协议。1993——1996年,印度对斯里兰卡的出口量增加了一倍,而斯里兰卡对印度的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一时期,贸易逆差也翻了一番。
1994年斯人民联盟执政以后,加强了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提出要把斯里兰卡发展为南亚地区经济交流的中心和外界进入南亚地区的门户的口号。在这一情况下,印斯经济关系也得到加强。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亿美元。印度已成为向斯里兰卡出口最多的国家,斯里兰卡对印度的出口也大幅增加,但贸易不平衡却没有得到改善。1997年,印度向斯里兰卡出口商品的总值达330.23亿卢比,而斯里兰卡向印度出口总值仅为25.82亿卢比。
1998年12月28日,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过夫人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了南亚地区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印度-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