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随着万物互联概念的提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万物互联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算机应用专业势必由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是多领域高新技术的结合,了解物联网应从其体系结构入手(物联网体系结构逻辑上可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中间的网络传输层最成熟,它可以借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等现有基础设施,感知层和应用层则相对单薄。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物体的感知、识别、监测或采集数据以及反应与控制等。为了实现物联网,感知层需要达到的程度是仿生,即利用多种传感手段的结合,把人的肢体器官能感知的范围延伸,并增加灵敏度。“千里眼、顺风耳”在物联网中的理解大致如此,甚至这些感知设备还能感受到生物所不能感知到的事物。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建设;物联网动态
一、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输
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物联网是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面向物联网产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空间。自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的政策以来,各地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引导信息与通讯技术进行一次互联网式飞跃,现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力争在物联网的发展中找到一席之地。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区,预计2018年总体将上升万亿元。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大规模应用还有待时日。从现今我国已有的研究而言,研究者们对物联网的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我国的技术环境和核心知识等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对物联网的技术结构和关键操作有待进一步分析,提出物联网本身需要完善环境、破除行业弊端、降低应用成本。目前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发展,使创新来源和主要归属,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第一目标。现今部分物联网产业在各大企业已经开展合作。部分学者也针对物联网的产业协同进行了研究考证。提出了互联网的科技标准、技术水平、公众认知、商业应用及信息安全等主要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对物联网产业的链接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对物联网系统的内外层进行全面分析。我国现有对物联网的研究还比较迟缓,主要研究还集中在产业链内部的规划和策略,部分研究者对物联网系统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种产业特点,以中国物联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物联网产业与企业存在着创新共生的系统关系
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科学研究机构、服务机构、高校、政府等共生系统。这些系统通过技术、人力、资金的共同整合,实现技术转移和价值创造的目标。同时它们相互链接、相互应用,体现出了特殊的共生体系,它反应了该体系共生的程度及效率。物联网的共生系统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产生效应,使共生体系内部和环境外部协调一致,是物联网共生体系内部技术运动及效率提高的关键。在我国作为起步不久的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企业协调合作,共同推动。数据显示处于基础层的提供商以及处于应用层的系统企业,其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投入上具以盈利为目标的产业价值创造是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抵御攻击、访问控制、数据认证、隐私保护等方面以保证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以及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作为产业起始环节的提供商需要提供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等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兼顾产品的小型化、低成本。为行业应用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进展速度。用户作为商品的最终消费者,获得物联网相关服务,为产業提供资金和技术。同时解决产业的融资、人才、信息和管理问题,从而降低用户风险和成本,提高创新绩效。现今多样化的运作环境和各种平台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促成更多学研端和政府端的共生参与,这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合作比较,我们要打造“创新中国”的核心,一方面要提供各项服务,一方面要在技术研究的领域,与更多的研究者共同合作推动信息共享物联网产业,使市场的空间更加巨大。使我国现有的物联网实现数据和信息的跨行业共享融合。
结语
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应用领域,可以推动产业规范和社会影响力的持续增长并实现计算机专业建设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动态对接,推动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6.
[2]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等.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0(4):1-8.
[3]王瑾.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6):5741-5742.
[4]季拥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2):78-80.
[5]李卢一,郑燕林.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8-10.
[6]孙秀英,张秋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7(1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建设;物联网动态
一、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输
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物联网是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面向物联网产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空间。自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工作要点”的政策以来,各地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引导信息与通讯技术进行一次互联网式飞跃,现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力争在物联网的发展中找到一席之地。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区,预计2018年总体将上升万亿元。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大规模应用还有待时日。从现今我国已有的研究而言,研究者们对物联网的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我国的技术环境和核心知识等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对物联网的技术结构和关键操作有待进一步分析,提出物联网本身需要完善环境、破除行业弊端、降低应用成本。目前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发展,使创新来源和主要归属,是促进物联网发展的第一目标。现今部分物联网产业在各大企业已经开展合作。部分学者也针对物联网的产业协同进行了研究考证。提出了互联网的科技标准、技术水平、公众认知、商业应用及信息安全等主要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对物联网产业的链接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对物联网系统的内外层进行全面分析。我国现有对物联网的研究还比较迟缓,主要研究还集中在产业链内部的规划和策略,部分研究者对物联网系统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种产业特点,以中国物联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物联网产业与企业存在着创新共生的系统关系
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科学研究机构、服务机构、高校、政府等共生系统。这些系统通过技术、人力、资金的共同整合,实现技术转移和价值创造的目标。同时它们相互链接、相互应用,体现出了特殊的共生体系,它反应了该体系共生的程度及效率。物联网的共生系统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产生效应,使共生体系内部和环境外部协调一致,是物联网共生体系内部技术运动及效率提高的关键。在我国作为起步不久的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企业协调合作,共同推动。数据显示处于基础层的提供商以及处于应用层的系统企业,其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投入上具以盈利为目标的产业价值创造是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抵御攻击、访问控制、数据认证、隐私保护等方面以保证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以及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作为产业起始环节的提供商需要提供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等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兼顾产品的小型化、低成本。为行业应用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进展速度。用户作为商品的最终消费者,获得物联网相关服务,为产業提供资金和技术。同时解决产业的融资、人才、信息和管理问题,从而降低用户风险和成本,提高创新绩效。现今多样化的运作环境和各种平台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促成更多学研端和政府端的共生参与,这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合作比较,我们要打造“创新中国”的核心,一方面要提供各项服务,一方面要在技术研究的领域,与更多的研究者共同合作推动信息共享物联网产业,使市场的空间更加巨大。使我国现有的物联网实现数据和信息的跨行业共享融合。
结语
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应用领域,可以推动产业规范和社会影响力的持续增长并实现计算机专业建设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动态对接,推动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6.
[2]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等.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0(4):1-8.
[3]王瑾.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1(6):5741-5742.
[4]季拥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2):78-80.
[5]李卢一,郑燕林.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8-10.
[6]孙秀英,张秋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