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五花八门的宗教活动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在古埃及,宗教无处不在,影响了政治、文学、艺术、建筑等各个领域。考古的发现和历史文化的研究证明,古埃及宗教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支配作用。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声称自己是代表神明对臣民进行统治的;文化和社会的每一层面都包含宗教精神,早期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以宗教为主题,充满宗教的说教;艺术与建筑是宗教象征的一种表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广泛应用巫术和咒语,因为病被归因于神;天文学的演进是为了确定举行宗教仪式或献祭的正确时日。凡此种种,无不深深打上宗教的烙印。
  一成不变的日常祭祀仪式
  古埃及人信仰的多神崇拜十分复杂,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不过每天在神庙里举行的祭祀仪式,倒是上、下埃及各地都一样,有着固定的形式。神庙一向是古埃及人供奉诸神的场所,神庙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神殿,内设神龛,供有当地神祇的雕像,表示这里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在古埃及宗教里,神庙代表着宇宙,神龛则代表宇宙被创造时的最初地点—原始土丘,所以神龛通常设在神庙的较高处。


  在古埃及人心目中,神龛里供奉着的神像就是神祇的活现形,并相信神跟人一样,有着相同的需要,如食物、酒、油、衣服及沐浴等。在理论上,神庙的祭祀仪式应由法老主持,因为他是众神最高祭司。自古王国第5王朝(约公元前2498—前2345年)以来,埃及盛行对太阳神的崇拜,法老被尊为太阳神拉(Ra)之子,即在世之神,这种观念在古埃及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通过法老,神向埃及人表达其意志,因为王权乃神所授,非人力所能为。因此,法老就是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介,他活着的时候,是神在尘世的化身,死后就成为奥西里斯(Osiris),加入神祇的行列。在神庙的宗教活动中,唯有法老可以进入神殿单独主持祭祀仪式,完成为神洁体、穿衣、奉献祭品等诸多程序。不过,古埃及有那么多神庙,法老不可能日日亲临,例行的祭祀仪式实际上是由法老的代理人—神庙大祭司主持的。




  古代埃及,各地的神廟无论祭祀的是哪一位神祇,每天早晨都要举行一套复杂的仪式,程序固定,每一过程都以神话为依据。祭祀仪式从黎明开始,当事之人,法老或其代理人大祭司先在神庙旁边的“圣池”沐浴净身。因在清晨进行沐浴,故名“晨宫”,又名“圣池”。每当黎明来临,法老便进入“晨宫”,由两名头戴假面具,装扮成荷鲁斯和赛特的祭司取圣池之水洒在身上,并以清水、香料、泡碱之物沐浴全身。这两名以神扮相的祭司已事先沐浴如仪,他们以神的名义替法老沐浴洁身,据说这样就能清洁法老的灵魂,使他们接近神祇。沐浴之后,两祭司替法老穿好祭祀之服,让他手握主持祭仪之器具,并按奥西里斯之礼,为他举行启口仪式。在“晨宫”里进行的这项仪式结束后,法老便在两祭司扶持下进入神庙,穿过露天庭院和列柱大厅,来到神殿跟前,两祭司退下。
  神殿中的神像比常人稍小,近似木乃伊,以花岗岩雕成,也有镀金木或金、铜制成,置于神龛之中,以泥封门。因神殿是神居住之地,神的日常饮食起居,秘而不宣,不得为凡人所知,祭祀仪式只能秘密举行。这里森严阴暗,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神殿或邻近一殿中,还放有一只神舟,置于台座之上,舟内有安放神像的小阁。法老进入神殿后,先点上香炉,走近神龛,揭开封泥,此刻曙光初临大地,神像便出现在法老面前。他拜倒在神像前,接着又站起身来,口唱晨祷诗唤神醒来。尔后,从神龛中将神像搬出,脱下神像身上前一天的衣服,以水及香料洗洁神像,意即为神沐浴,再替神像换上新衣,洒以香水,把它重新送回神龛。最后,法老在神像前摆好供桌,奉上精选的食物与饮料供神享用。祭祀仪式结束时,他重新将神龛的门封好,面朝神龛,倒行退出神殿,退行时,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脚印揩擦干净。


  神殿作为神祇的居室,亦有“天宫”之称。法老或其代理人大祭司每日清晨开启神龛封泥,意即打开天宫大门,唤神苏醒,一如破晓时旭日东升;正午之后,神舟从塔门抬回庙中,由西侧门入神殿,复置台座之上,神殿此时则代表着日落时的西天。由此可见,神庙每天的祭祀活动是以太阳的运行为依归的。
  埃及神庙的这种日常祭祀仪式,从古王国时期至公元前4世纪的埃及传统宗教晚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足见其宗教因循守旧之特点。
  独特的丧葬风俗
  当一个地位显赫的古埃及人去世时,家里所有的妇女便用泥巴涂抹自己的面部和头部,然后到亲戚朋友家去报丧,出门的时候,她们在外衣上束着一条带子,裸露着胸部,并往乳房上涂沙。古埃及男子平日是不留胡须的,但家中有丧事时,就将胡须蓄起,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闻讯赶来吊丧,男人们也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捶胸哀悼。所有这些活动结束后,便商议如何将死者的遗体制成木乃伊。一般来说,一具木乃伊制作的过程长达70天。有钱人家往往还将三层棺椁套在一起,将缠好的木乃伊放入最里层棺内,并在外层棺盖上雕刻死者生前的脸孔。在出殡前,还需要对木乃伊进行“启口仪式”。主持仪式的祭司手握一把形状很怪的、像刀一样锐利的工具,象征性地撬开木乃伊的嘴和眼, 以恢复尸体在冥世的各种生命机能,使木乃伊能开口“说话”,保证它能“看到”和“吃到”祭品。这项仪式之后,丧家便雇用一些职业性的哭丧人员来壮“丧”势。从古代埃及的墓室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哭丧的悲哀场面:雇来哭丧的妇女,一个个嚎啕大哭,泪如雨下,使丧家的悲哀气氛更加浓厚。古埃及丧礼要求死者必须埋葬在底比斯对面的尼罗河西岸,人们相信太阳每夜穿过冥界的旅行是从西方开始的。荒凉的尼罗河谷地山崖斜坡上,布满着黑森森的洞窟,那是为过得起富裕冥世生活的埃及人凿成的墓穴。每当一位显赫的底比斯人的安葬日,在这里就可以看到隆重的出殡场面,一列长长的送殡队伍,把装在棺材内的木乃伊先用大平底船送过尼罗河,这一过程象征着死者从阳界(即尼罗河东岸)到阴间(即尼罗河西岸)的路程。然后,送殡队伍沿着小径缓缓向山坡进行。走在最前面的是剃光头的祭司,手持黑色的木胡狼,象征着胡狼头人身的阿努比斯,古埃及人相信他是引导死者灵魂前往冥世的墓地之神。后面走的是一长串脚夫,他们抬着为死者在冥世生活所需的各种东西,如面包、酒、肉、油、蔬菜、凉鞋、珠宝、衣箱、家具以及装盛香料的器皿。脚夫的后面是一群哭丧的妇女,哀歌响起,她们哭喊着,拉扯着自己的头发。装着木乃伊的棺材放在木撬上的华盖下面,几对公牛拉着木撬慢慢爬上山坡,公牛的前后走着手持香炉的祭司,死者的亲友则走在送葬行列的最后。送葬队伍在墓前停了下来,卸下棺材,在举行过最后的仪式后便把棺材安放在墓穴里。为死者提供的食物,连同陪葬的家具,也都一起放入墓室,然后再请当地的泥瓦匠把墓穴封起来。竖琴师奏着低沉的乐曲,送葬的亲友们悼念着死者,向奥西里斯神祈祷,保佑死者在冥世生活幸福。   把随葬品放进坟墓的习俗在古代十分盛行,有的地方还以护身符代替实物,这类护身符往往包括用小石头或彩陶做成的凉鞋和肉块模型。当然,穷苦人家对死去的亲人只能以粗布裹尸,葬于尼罗河西岸沙漠边缘的公共坟地。不过,在古代埃及,哪怕是最穷的人死后,他的亲属也会想方设法为他举办一个简单的葬礼,替他安排一下冥世生活,尽管为此准备的随葬品不过是几小块食物和几件粗陋的家具。葬礼只是古埃及人为死后做准备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并不是全部,死者的家人还得为他死后的定期祭祀做好安排,以保证死者在冥世的生活得到充分不断供应。死者生前若家产殷富,这些仪式要天天举行;若是小康之家,便只在逢年过节才举行祭祀仪式,这类仪式以供奉食物为主。古代世界许多民族差不多都有过向死者奉献食物的习俗,祭祀仪式结束后一般把供奉的食物当作牺牲烧掉。古埃及人却与众不同,他们生性讲究实际,不喜浪费,祭祀仪式完毕后,家人和客人为了祭奠死者会共享盛宴,便心安理得地将祭品(包括食物、葡萄酒和啤酒)统统吃掉。
  由于埃及人固守传统习俗,对于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总是竭尽全力予以维护,许多古老的风俗便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其中就包括送葬风俗。






  1881年7月,在王陵谷的一个秘密山崖墓穴里发现了40具古代法老的木乃伊,其中有埃及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在运往开罗博物馆途中,两岸农民闻讯赶来,自发为法老木乃伊送行,再现了古代埃及送殡时的悲哀场面。当载有法老木乃伊的轮船沿着尼罗河缓缓顺流而下时,消息向野火一样飞速传遍沿岸村庄,数以百计的农民偕同他们的妻子陪着轮船向前行走。只见女人们边走边号哭,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向自己的脸上和身上涂泥巴,向乳房上涂沙;男人们则大喊大叫,朝天鸣枪向法老的木乃伊致敬。轮船一路行走,不断从远处传来哭声,这真是一支现代埃及人替古代法老送葬的庞大队伍,人们完全出于自愿,没有丝毫的造作,伤心得好像在给自己的亲人送葬一样。
  可以看出,埃及人把他们的法老奉若神明,这种传统信念根深蒂固,至今犹存。
  盛大的宗教庆典
  古埃及各神庙都有日历,记载神庙一年中的节日。每逢重大节日,祭司们将神像装饰得富丽堂皇,用神舟抬出,在仪仗队簇拥下,自神庙送到尼罗河及连接的运河上巡行,去“拜访”其他神庙的邻居。平日无权进入神庙参加祭礼仪式的普通老百姓,只有在此时才获准接近神祇。一尊尊光彩夺目的神像出现在游行队伍中,供百姓瞻仰。人们还可以在游行路线两旁搭建的饮食摊棚中,尽情享受丰盛的餐食、豪饮,参加舞蹈、唱歌及各种狂欢活动。
  古埃及的这类节庆很多,有天狼星节(Sothis Feart)、瓦格节(Wag Festival,纪念死者)、赛德节(Sed Festival)、奥佩特节(Opet Festival)和奥西里斯祭典(Worship of Osiris)等。其中最盛大的节庆是一年一度的奥佩特节。这是古埃及的新年节日,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持续时间长达27天。


  底比斯每年河水泛滥季节的第2个月,阿蒙神便从他的卡尔纳克神庙前往卢克索神庙进行宗教“拜访”。卡尔纳克神庙全体祭司组成一支色彩鲜艳的游行队列,把阿蒙神、穆特女神(Mout,阿蒙神之妻)以及月神孔苏(Khonsu,阿蒙神之子)的神像从庙里迎送到尼罗河边,分别抬上3艘平底神舟。在尼罗河上,3艘神舟齐头并进,溯流而上。尼罗河两岸,观者如潮,人们纷纷向神舟祈祷伏拜。阿蒙神全家出巡,法老也亲临现场,以吸取阿蒙神的神力。阿蒙神像抵达卢克索神庙后,停留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由同样壮丽的队列接回卡尔纳克神庙。古埃及的任何一位法老都不会错过奥佩特节,因为法老与阿蒙神合而为一,极为重要。奥佩特节既是盛大游行庆典和法老法统的体现,也是神话、古代仪式的相互结合。另外,每年夏季的第二个月是河谷节,阿蒙神像又被请出卡尔纳克神庙,乘坐神舟渡过尼罗河,去“访问”西岸的神庙。西岸墓地的工匠们享有参加庆典活动的特权,纷纷踊跃加入游行队列。
  另一隆重的节日,是在阿卑多斯举行的奥西里斯祭典。阿卑多斯是早王朝诸王陵寝所在地之一,相传奥西里斯的头埋在这里,所以阿卑多斯成为奥西里斯的崇拜中心,奥西里斯祭典遂在此舉行,模仿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经历。在举行奥西里斯祭典的复活仪式时,要奉以献礼柱,仪式庄严隆重,为埃及其他城市所不及。阿卑多斯成为古埃及百姓朝圣的目的地,凡有足够经济能力者,皆前往阿卑多斯参加重演奥西里斯神话的戏剧仪式。他们认为,奥西里斯和所有人相同,走过死亡的阴影,不同的是他最后得到了公道及胜利。古埃及百姓参加仪式,皆以为奥西里斯会赐福于他们,使他们获得死而复生的能力。新王国时期,仍在阿卑多斯举行奥西里斯祭典,法老以壮丽的神庙装饰阿卑多斯。同时,无数小型石碑也被蜂拥而至的朝圣者竖立起来,表示对奥西里斯的崇拜。
  古埃及的宗教节日与王权紧密相关。根据神话传说,法老成为荷鲁斯神,乃在登基之日。登基庆典,既有宗教性质,又有政治性质,始于第1王朝的美尼斯(Menes)时代,迄于托勒密王朝末期。仅巴勒莫石碑记载和第1、第2王朝的此类庆典就不下四种:上下埃及之王登基,两地统一(即南北埃及统一典礼),巡城一周(即环绕孟斐斯城白墙之典礼)及赛德庆典。其中赛德庆典对埃及法老尤为重要。“赛德”一词有“万岁”之意,赛德为永恒之神,手执草木萌芽,代表着长寿,法老崇祀赛德神,希冀延年益寿。从理论上讲,赛德节自每位法老在位第30周年纪念日开始,以后每3年举行一次,目的是重新获得法老统治的力量并以此统治整个国家。但许多法老在位期间,不止一次举行赛德庆典,往往因为年龄迈老,不到30年就过赛德节;有的法老更是迫不急待,从做王太子起算,一到30整年就举办赛德节庆活动,足见其愿望之迫切。


  赛德节庆典在圣城孟斐斯举行,这一天,埃及诸神前来向法老致贺,重新确定法老至高无上的地位。庆典仪式富有奥西里斯的色彩,法老身着宽大长袍,自肩及膝,衣边有两洞,以便伸手执弯杖和连枷;法老坐下时,袈裟裹住全身,如同殓服,意即奥西里斯之裹布,经过一连串仪式,算是死亡,成为奥西里斯,并且秘密复活,返老还童。庆典中还有一项重要活动,法老乘坐一顶小轿前去拜谒荷鲁斯神殿和塞特神殿。这两位神祇各自交给法老4支箭,法老随即将箭射向四方,象征着消灭埃及四周之敌。
  (作者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冠状动脉硬化会引起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会引起中风,那么颈动脉硬化的危险是什么?这对不少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问题。其实,它的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前两种动脉硬化。  一、血流不畅,“卡脖子”效应最危急  大脑组织和五官是靠颈动脉供血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或受压,使血流受阻,人会出现像被卡住脖子那样的症状:头晕目眩、眼花耳鸣……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后,很容易脱落,脱落后斑块堵塞脑动脉,就会发生脑梗塞,或因
期刊
明朝皇子封亲王,成年后出藩,驻守于冲要或边塞之地。藩王府第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很少,但藩王及其子孙墓葬却有不少保存较好,是我们今天了解明代藩王制度的重要资料,也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明藩王陵墓现状  自太祖至神宗,明朝先后共有50位皇子以亲王身份驻藩京外,其中后来升为帝系者2府(燕、兴)、始封而被废黜者4藩(潭、齐、谷、汉)、成化(1465—1487)以后始封无后而还葬京师者7藩(秀、歧、雍、寿、
期刊
西周时期,砖已经作为实用建筑材料使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铭文砖。西汉时,制砖技术相对成熟,砖文也日趋精美。西汉宫殿官署中常有吉语砖,篆体精美,装饰意味浓厚,表达了皇帝贵族对生活的种种美好愿望,如长乐宫“长乐未央,子孙益昌、千秋万岁”字砖,建章宫“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字砖等。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海内皆臣”残砖也是宫殿用砖,体现了中央集权、以农为本、保障民生等政治理念,其释意为何?源自哪里?时代
期刊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岗位,也是施展才能,发展个性的天地。求职者常见的误区大都是由于缺乏对自己个性的客观分析,人云亦云;或者盲目追求热门职业,导致主观条件与客观情况脱节,因而在择业上、应聘中屡屡碰壁,遭受挫折,带来无穷的烦恼。  据国际职业分类词典介绍,现代社会职业有3万多种。谋生、承担社会义务、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是构成职业的三个要素。为了能在千万种职业中挑选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作出明智的抉择,下面几
期刊
王先生为妻子患了胃癌,急得彻夜难眠。此时,他儿子又因车祸身亡。他边处理丧事,边安慰妻子,但是1周后他竟服毒自杀了。  这是亡者家属在心理咨询时所作的简单陈述。  当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出现超出人们应付能力的事件时,我们称遇到危机。  处于危机中的人,多数会感到焦虑不安、恐惧、失助,甚至无法接受不幸事实。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姆等人的调查研究,人们心目中的重大危机依次为配偶死亡、离婚、亲属死亡、失去健康
期刊
学会对一切坦然处之之后,这才发现平实简朴的生活反而容易获得快乐。因为要求降低,失望便自然减少。  这两年来,“不修边幅”似乎已成了我的“注册商标”。只要着一套干净的T恤长裤,我可以上菜市场、去交水电费、送孩子上学、到银行、邮局。因为我知道,生活里还有比整天照镜子、修饰自己外表更重要的事,朋友绝对不晓得,我曾有非名牌不穿、不用的虚荣过去史。  渐渐地我对吃也不再挑拣。豆腐、咸鱼配饭是一顿,苦瓜、花生
期刊
隋唐洛阳城实行了严格的里坊制,普通百姓的居住区被限定在里坊内。里坊基本呈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坊门,坊门严格按照律法定时启闭。以隋唐洛阳里坊门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壁画、碑刻等材料对坊门的记载,以及唐代建筑研究成果,可以推测隋唐洛阳城里坊门有单层式与城楼式两种样式,坊门屋顶采用级别较低的悬山顶。  概述  里坊制度  古代中国的城市,为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以及方便管理城市,将普通
期刊
有些人感到现在工作就是竞争,竞争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也可以使人满怀希望、勇往直前。但竞争中也使人在长期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紊乱、身心疲劳、心理失衡等问题,尤其是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间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会出现消沉、精神变态、烦恼,甚至自杀等严重问题。  那么,在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知道,有
期刊
在急诊室里,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病人腹痛难忍,经过检查,却是腰部出了毛病,医生管这叫做“腰源性腹痛”。  我们知道,人体有5个腰椎,每个腰椎都有左右两个横突。第三腰椎处于腰部活动中心,横突最长,所受牵引力最大,但外周的保护结构却不如其他腰椎完善,很容易受到损伤。腹壁的肌肉附着腰椎横突、下位肋骨、骼嵴等处,这些部位出现了病变,可能会影响到腹肌而引起腹痛。再有,人体的感觉是通过外周神经、脊髓传送到大
期刊
经过1998年公房出售的一波波热浪,北京地区多数住户对于成本价1450元/平方米的售价已是耳熟能详。因此对于今年成本价的调整,住户的反应速度要大大快于去年。近日公房售价调为1485元/平方米,已成为不少住户谈论的话题。  新售房办法的四点变化  与1997年公房出售办法相比,1998年公有住房的出售办法维持不变的计价因素有:按成本价出售公房的房价计算公式、付款方式、成新折扣、工龄折扣、调节因素、装
期刊